《中国好声音》孟楠终于《领悟》了唱歌是什么
《中国好声音》第四期,出现一位叫孟楠的选手。她一曲《领悟》,歌声朴素,有意识地将这首歌化难为简,倾诉式的静静演唱。在台上,她最想说的是对音乐的理解,甚至喧宾夺主点评起四位导师来。
从年初至今,只要你喜欢,每逢周末,打开电视必有两三档节目在选秀唱歌。透过荧屏,看着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前热切地表露他们的音乐梦想,看他们在骄阳似火下排长队参加海选的那份执着,有时不禁迷惑,这些选秀节目的意义何在?除非它们对解决当下年轻人的就业问题也大有贡献。
选秀节目越来越多,目标却越来越模糊。选秀伊始,《超级女声》时代,让草根登上舞台的机会,秀出自我,电视台制造全民狂欢,音乐不过是展现个性的载体。
下一波《我爱记歌词》淡化了选手,突出了狂欢,选手和观众在经典老歌里集体怀旧。进入第三波高潮《中国好声音》时代,音乐节目终于将音乐本身摆到了主要位置,这次,电视人许下宏愿,要为进入严冬久已苦无出路的中国唱片工业“正本清源”,为歌坛选拔新生力量,虽然一直以来,流行音乐圈普遍认为,大家踏踏实实作好音乐、好歌手的信心正是毁于网络盗版和速成造星的电视选秀节目。
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全民参与度不亚于昔日的《超级女声》,导师们以专业音乐知识点评,而不再毒舌,个人攻击、打口水仗。尽管如此,音乐人们依旧认为,它本质上是一部音乐电视剧,而非音乐本身,没有批判,没有思考,好声音里缺乏情感与表达。
伴着这样的争议,“好声音们”占满了今年的周末荧屏,从《中国最强音》和《中国梦之声》、《快乐男声》等一干节目里看到,对选手的流水线加工方式越来越清晰,明星导师作秀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待到最受注目的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在变与不变中显现的大趋势让人分外遗憾,几乎印证了音乐人当初颓丧却清醒的判断。
前三期节目里,选手们的巨喉炫技式演唱与导师们的折腾式表演让观众在兴奋后顿感疲劳,节目里充斥的是各种声音秀,故事秀和梦想秀。选秀标准非但没有向音乐的核心价值校准,反而偏离更远,这样能为中国歌坛贡献有培养价值的新生力量吗?
直到《中国好声音》第四期,出现一位叫孟楠的选手。她一曲《领悟》,歌声朴素,有意识地将这首歌化难为简,倾诉式的静静演唱。在台上,她最想说的是对音乐的理解,甚至喧宾夺主点评起四位导师来。那英称赞她不做作,不炫技,态度坚决,而汪峰更欣赏她在歌唱中表达出了自己的态度,在众多选手中尤其难能可贵。
如果《中国好声音》给更多孟楠式的选手们舞台机会,一定符合音乐人的期望,但甄选的导演们或许担心,不讲传奇经历、感人恋情,只让他们诉说音乐,能有收视保障吗?眼下结论已经有了,第四期结束,微博话题量达到1.5亿,搜狐视频的点击率也再创新纪录。这期节目被很多人认为是四期以来最好看,也最合理的一期。
梦想固然色彩浓郁,听来格外动人,但实际生活中,不断指引、校准人生方向的常常是迷惑、思考和求解的过程。如今贵为歌坛天后,王菲的个性、声音和那些经典歌曲吸引了几代人,成就了华语乐坛的传奇。而昔日,当她不满20岁签约唱片公司,还是一个刚从北京移民香港,满身严重文化冲突的北妹时,是被怎样塑造的呢?第一位与王菲合作的香港制作人回忆,她是个不断提问,充满表达欲望而非甘于被塑造成某一种模型的女孩,喜欢有深度的音乐,人生观比较严肃,觉得音乐不是嬉戏。
唱片公司的工作人员虽然不满她那些讨厌的问题,诸如“没事我为什么要笑?”“为什么我来唱歌,还需要去外边做宣传?”“为什么媒体问我有没有男朋友?关他们什么事?”但也没强求她改变。
1993年,王菲在香港推出专辑《十万个为什么》被乐评人瞩目,大陆人很容易明白这个源自流行百科全书的名字,表达了她对人生百态的各种困惑。但她的香港制作人完全不理解,却也随她喜欢。那时的香港流行文化虽然歧视大陆,90年代香港乐坛也正处于黄金时期,制作人还是敏锐地意识到,王菲虽然“难搞”、“费解”,但她不断探索个人风格,不从众的音乐精神贵在主张、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