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近况 张海迪谈近况:20年前的宣传为我带来烙印太深
经过痛苦的磨炼,她对残疾二字有着自己的理解
张海迪:有残疾要装作没有残疾,有病痛要装作没有病痛
20年前那场宣传给她带来了什么
张海迪:当时那个烙印太深了可能
她如何评价自己
张海迪: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尤其勇敢
《面对面》记者王志专访张海迪
人物介绍
张海迪
1955年9月生于济南
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第二集正文
空镜:张海迪介绍自己的博客
张海迪:我这篇文章叫《我给你们煮咖啡》,我选的是小野丽莎的歌,
看,海迪咖啡。好看吧,像一部老电影吧。
字幕:张海迪在互联网上有自己的博客。在这里,她与网友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记者:很多的典型很快就被人们忘记,但是海迪的博客网站点击率已经达到17万?
张海迪:我看过博客上面一些留言,我有一天下午,我自己在看的时候,我自己看哭了,我非常非常感动,那会儿怎么也忍不住了,我多么感谢这些同志、朋友,他们还记得我。
空镜:博客留言
张海迪:我当时就那么想,如果究其原因的话,我是一个创造着的海迪,是一个创造着的海迪姐姐,是一个创造着的海迪阿姨,尽管我自己有病痛,我要用我自己的生命来给你们创造一个健康的,精神的海迪。
解说:5岁的时候张海迪患上脊髓血管瘤,最终导致高位截瘫。在成长的过程中,她一边与疾病抗争,一边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课程以及英日德等多门外语。在随父母下放农村期间,她还自学了针灸、无线电修理技术,为当地老乡提供无偿帮助。上个世纪80年代初,她的事迹经媒体宣传后为全国所了解,成为当时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张海迪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全国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模范人物。
空镜:海迪的演讲
记者:大家仍然认为,海迪今天的一切都打上了宣传的烙印?
张海迪:如果公众这样看的话,我不会介意,因为当时的那个烙印太深了可能,包括我现在到很多地方去,大家都说,海迪姐姐,我小学的时候听你讲话,有的说我初中的时候怎么样,有的说我大学的时候怎么样,这个好像是什么,我就觉得我自己要有两个自我,一是本我的海迪,一个是被别人说来说去的海迪,我不会在乎被别人说来说去的海迪,作为一种宣传,作为一种印象,让别人说去好了。
空镜:演讲
张海迪:所以在今天看来,如果有谁否认我们还需要高尚的话,我就有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我们每个人还是要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要争取做一个在社会上很高尚的人,有高尚风范的人。 记者:那你怎么定义高尚呢? 张海迪:高尚风范我觉得对于我个人来讲,尽心尽力地帮助别人,关心他人,能够为社会多做自己能够做的事情,甚至叫贡献。这是一个最主要的定位。再有一个就是关于牵扯到自己,不要把自己的痛苦无限地放大,影响到别人,影响到社会,要学会营造,要学会创造。我们今天尤其要学会创造生活,
记者:如果没那次宣传,海迪会怎么样,今天的生活又会怎么样?
张海迪:我觉得我今天也会生活得很好,起码也是能够在单位(胜任工作,)因为当时我已经有工作了,我也相信我自己能够做得很好,因为有过实践了,我给这么多老百姓治好过病,我当时在无线电修理铺,修理那些破烂收音机,老百姓的(收音机)可脏了,有的时候就是我要给他擦得很干净,用酒精,棉球什么的,都给它用皮老虎给它吹一吹,很多地方都用酒精都给它擦得很干净,甚至我修好的收音机递给老乡的时候,他们都说,哎呀,咋像新的一样,我就是那种工作态度,所以从那个时候看,今天来讲,我觉得如果没有被宣传,我依然是这样。
记者:那还会有那么多豪言壮语吗?
张海迪:我认为人应该有豪言壮语,豪言壮语是一种激励,首先如果有豪言壮语的话,首先激励你自己,我们作为一个人也应该激励自己身边的人,激励我们周围的人,豪言壮语是一个褒义词。豪言壮语应该是一个褒义词,而不是贬义的。我没有给大家说,我想要什么,我要什么?而我觉得,我自己奉献了自己,我从人民群众那里,从他们满意的笑脸,从他们治好病,说的那些话,我真的就感到,真的快乐,真的觉得自己活着有意义,生命总是要有意义的,否则的话仅仅就是一个人而已,生命非常偶然,来到这个世上,我们就要好好地活着。
字幕:张海迪的家,家里的装修是张海迪自己设计的。
记者:为什么还要做那么多呢?比方说家里的装修,也要自己来设计?
张海迪:我觉得作为残疾女性,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生活,我见过很多很多的人,很多残疾人,我看见过很多残疾人生活的状态,从看别人评判别人,我更加丰富了自己更加坚定了自己,我看过弱者,弱者比我要病得轻,躺在床上,我去看他们的时候,有的人拉着我的手就哭了,我怎么办?我今后怎么办?我说你自己一定要起来,一定要认为自己能行,而不是不行。比我轻的病人有的时候躺着,就是要别人喂饭,我说你可以试一试,你自己起来自己来做,要别人整理床铺,我说不要,你自己来做,别人抱上轮椅,不要,一定要自己你试一试。
空镜:张海迪用缝纫机做被罩
张海迪:除了出去参加活动,汽车不方便的话,需要别人抱下来,或者是抱上去,但是其他在家里,基本上包括我的先生,他都觉得我像健康人一样,我如果嘱咐他一件什么事,我会转着轮椅,自己从床上下来,接着我就转着轮椅出来,我告诉他,跟他什么,没有别的什么感觉。我觉得我们应该创造这样的生活,不要把自己当作残疾人,如果有残疾,要装着没有残疾,有病痛要装着没有病痛。
记者:有残疾能装着没残疾,有病的能装着没病吗?
张海迪:我觉得可以,今天有些悲哀悲哀的事情是我看到了一些健康人,没病装病,没有残疾装残疾,去换取一个什么照顾,残疾证,或者是其它的,事实上这真的是很悲哀的。但是我觉得,人要有志气,如果残疾了,要装着没有残疾,这个所谓的“装”是什么,就是不要让大家在意你的残疾,觉得你真的时时刻刻是需要别人照顾的,你如果真的是一个自强者,你会找出来很多很多办法,来让你自己克服困难,在别人面前,真的是平等的生活,你能够像健康人一样拥有你理想的生活,只要你去创造,只要你去尝试,你不但可以学到知识,你不但可以获得工作,你可以取得成绩,你也可以有美好的家庭。
记者:你的家庭呢?你觉得家庭幸福吗?
张海迪:我觉得家庭非常幸福,而且我真的希望很多很多的残疾人姐妹,都能够像我一样,拥有这样的家庭生活,
解说:张海迪和丈夫王佐良在1982年结婚。丈夫现在在山东师范大学从事翻译工作。多年来两人的生活一直过得很平静,丈夫希望能够保持这样的生活,所以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
张海迪:我结婚23年了,就这样,我觉得我跟我先生,就像好朋友,好同志,他是我的好兄长,他是家里的非常重要的,我的一个依靠,我也是他的依靠,很多事情他问我呢
记者:先生为什么选择你呢?
张海迪:我觉得也是朋友介绍,也是很长的通信。外界有很多人,就是说是不是我被宣传了,我先生然后就来找我,怎么怎么样。
记者:真实情况呢?
张海迪:真实的情况就是我先生在我被宣传之前我们就结婚了。当时还有,我被宣传的时候,也有的同志劝过我就是让我解除婚约,也有人说过,张海迪,你不是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那你为什么还要结婚呢?当时我听了这样的说法的时候,我真的感到非常的悲哀,我所做的所有的努力,就是让我被人们忘记我是一个残疾人。假如你们认为我是一个残疾人的话,我希望你们能够看到,通过我的努力,我争取到了,争取到了和你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记者:你们两个结合过程中,你的残疾没有成为障碍吗?
张海迪:没有。当时我的公公、婆婆在上海,他们也有过一点障碍,但很快就消除了,听见我先生回家说情况,只是说行吗?会有很多困难吧,只是很淡地说,因为他们到后来实践证明,真的我的公公、婆婆他们都是那么好的上海老工人,那么朴实的家庭,他们信任他们的儿子,他们也信任了我。这样我跟我先生就一直到现在,在我们的各自的工作中我们都有自己的成绩,并不是说好像(有了)成绩怎么样,我们应该有成绩。成绩是什么?就是你努力的结果,他每天上班去了,今天是星期六,他依然是加班,他好几个星期六、星期天都要加班,他加班就加班他的,我就在家里,如果自己有时间,我就会收拾好家,或者做一些什么事情,我有时候把衣服就洗了,或者他有空的时候他就会把衣服都洗了,就是形成一种默契。解说:1 9 9 8 年上半年,张海迪和丈夫王佐良合作,共同翻译了美国当代作品《莫多克—— 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这本书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
张海迪:我结婚就是一种超越,就是健康人审视残疾人的婚姻(的视角),我就觉得(看待)残疾人的婚姻,有的时候包括一些文学作品,文艺作品里我也不喜欢那样做,一个健康人找到一个残疾人,好不容易找到了,这个健康人就会对他(她)做出多少奉献,就是这样照顾他(她),他(她)再怎么怎么样,这样去赞美一种残缺的情感。
记者:但是客观的事实是,一般的夫妻,他们之间所正常拥有的,对你们来说,可能都是弥足珍贵的。
张海迪:应该我觉得,只要是心态健康的话,婚姻也是要创造的,残疾人的婚姻也是要创造的。甚至我有时候说过,我在思想、情感,特别是情感方面,我可能给先生的,比他给我的都多,就是从情感上,因为我是一个浪漫的人,他是一个沉静的人,我会用自己的想像去说生活,或者去创造生活,我觉得没有什么,真的没有什么。所以平淡看待残疾人的婚姻,残疾人的生活,我希望超越一种世俗的观点,把残疾人的婚姻看成是大家庭里兄弟姐妹的婚姻一样。
记者:您这么想,您先生呢?
张海迪:我先生在这点来,他是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男性,非常优秀的一个人,从来我对社会做些什么事情,没有任何一点点障碍,并且他会大力的支持我,很多汇款都是他帮我寄出去的,包括寄东西,现在很多残疾朋友,包括健康的朋友,他们收到我的书,或者什么,都是我先生,一般都是我先生寄的,国内、国外的信件,一般都是他帮我带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