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是哪里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些浙商可不是这么看的

2019-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浙江在线9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白丽媛)从去年的亚布力事件到今年的长春长生的问题疫苗事件,"投资不过山海关"仿佛对东北投资环境的一个魔咒,制约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东北软环境真像传闻中的那样吗?东北经济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昨天,在浙江省工商联的带队下,涌金君和近300位浙江民营企业家代表飞赴吉林长春,参加在这里举行的"浙吉携手共谋发展" 经贸洽谈系列活动.今天上午,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会见了浙商吉林行代表团主要嘉宾.山

浙江在线9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白丽媛)从去年的亚布力事件到今年的长春长生的问题疫苗事件,“投资不过山海关”仿佛对东北投资环境的一个魔咒,制约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东北软环境真像传闻中的那样吗?东北经济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吗?昨天,在浙江省工商联的带队下,涌金君和近300位浙江民营企业家代表飞赴吉林长春,参加在这里举行的“浙吉携手共谋发展” 经贸洽谈系列活动。今天上午,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省委副书记、省长景俊海会见了浙商吉林行代表团主要嘉宾。

山海关是哪里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些浙商可不是这么看的

“东北的营商环境确实大不一样了。”两天马不停蹄地采访下来,涌金君注意到,这成了与会浙江企业家最常提起的一句话。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一魔咒,真的被打破了吗?

“掘金”东北,这些浙商看中了啥?

浙江和吉林相隔2000多公里,但这些年来,浙江和吉林之间的经贸交流合作频频:去年8月,吉林和浙江两省就签署了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今年4月,吉林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学习考察,双方共同签署了对口合作框架协议、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多项合作协议。

山海关是哪里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些浙商可不是这么看的

此番,浙江再次带着满满诚意而来,在今天举行的吉林省—浙江省知名企业家座谈会上,12个浙商合作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额超过63亿元。浙江企业将与吉林省在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医药健康、现代服务业等多个领域深入展开合作。而此前,已有万丰奥特、精功集团、亚太机电等知名浙商企业在吉投资兴业。

山海关是哪里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些浙商可不是这么看的

会场上,涌金君偶然听到一段当地人的对话:当别人还在津津乐道于“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时候,这些嗅觉敏感的浙商们早已开始在东北“掘金”了。

令涌金君好奇的是,这些远道而来的浙江企业家,为什么要来东北投资兴业呢?他们最看重的又是什么呢?涌金君与其中的几位浙江企业家聊了聊——

会议间隙,涌金君遇到了一位老朋友——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瑞立集团是国内商用车制动系统领军企业,2004年,张晓平在考察了国内多个省份之后,最终在长春创办了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汽车ABS等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长春瑞立科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是被当地政府的招商热情所感动,二是看中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装备制造业优势和完善的整车生产体系,东北振兴的发展机遇和政策红利,我们汽车零部件企业当然不能错过。”据张晓平介绍,仅2017年,瑞立集团在吉林省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在张晓平看来,近年来,东北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普遍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营经济繁荣发展方面的确做了很大努力。“现在东北的投资环境比较好,能够深深感受到’亲商、富商、安商’的氛围。”

“吉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有一汽、长客、吉化等一批大型企业,工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产业技术硬、人才资源多,这些都是我们浙江民营企业所渴望的宝贵资源。”精功碳纤维产业副董事长夏建明告诉涌金君,正是如此,2016年,精功集团与吉林当地企业合资建设了碳纤维生产基地,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

2万吨大丝束碳纤维项目,规划建设6条千吨级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一期首条千吨线已于2017年底建成投产,待项目投产后,吉林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基地。”夏建明对于在吉林的前景,信心很足。

年轻的嘉兴“创二代”陈克定是浙江奇翼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这次是自己驾车来参会的。此前,他已三次自驾北上,把东三省的十几个城市全部细细考查了一番。这个年轻人正在酝酿一番新的投资计划:他父亲创办的服装企业已有43年历史,是嘉兴市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这些年经过转型升级,打造出一家专注于智能健康穿戴的高科技服装生产企业。

近年内,陈克定准备在中国布局众多线下体验店和体验点,其中东北地区是他最看中的市场。“我们最近刚中标了由哈尔滨市政府采购的巡警加热服装项目,哈尔滨分公司也马上要成立了。”但是陈克定向涌金君坦言,投资东北地区,他的确是又爱又怕。

“我用自己的实例来说明’投资不过山海关’这句话是不准确的,我觉得东北还是很值得我们投资的。”听到我们的对话,杭州锦江集团生态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英慎林忍不住接过了话茬。从2014年开始,英慎林为公司的垃圾发电项目频繁地奔走于浙吉之间。

短短4年时间,公司已完成在长春、吉林、松原、白山、四平等几个城市的布局。“我们的垃圾发电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一共才用了2年时间,这种项目即使放在东部沿海地区,没有3年时间是根本做不下来的,这正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如何打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东北的营商环境备受民营企业家们诟病,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并不健全,政策落地难,执行僵化,效果很差。

涌金君也曾听说过,曾有某商会向全国工商联反映,有企业拿着政策文件找到有关部门申请补助,办事人员告知“政策有,但钱真没有”;还有企业反映,在东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

可是这次,涌金君的感觉却大不一样。昨天刚下飞机,就已感受到吉林政府“店小二”般的贴心服务:对所有参会浙商全部开通机场vip通道,由当地经信部门工作人员一对一接待、服务。建华集团董事长许荣根连连向涌金君感慨,“各地的招商引资活动参加过不少了,服务这么贴心且专业的,还真是不多见。”

晚宴时,有眼尖的浙商发现,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手机操作一款专门为这次大会开发的会务软件,只要输入参会浙商的名字,其所乘坐的航班号、入住酒店名字、接待人员联系方式等都能准确显示。问起缘由,那位工作人员莞尔一笑:我们都是培训过的,绝对专业。

要让投资过得了山海关,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前提条件。而好的发展环境,对企业来说,好比空气、阳光和水,一刻也离不开。近年来,吉林省全力推进“放管服”和“只跑一次”改革,成立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在多个维度出台多项政策,采取多种措施,以优化市场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而涌金君也相信,如今当地“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行动,不仅仅只是嘴上说说,而是真刀真枪打破了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

据公开报道显示,目前在吉林省,社会投资参与的一般性产业项目审批时间从260天降到130天。今年以来,全省新登记企业增长32.9%,平均每天生成企业200多户。上半年,吉林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和个体工商户均增长8%以上。今年年初以来,吉林省还密集高效地开展了针对央企、京企、上市公司,以及苏浙沪等地的系列招商引资活动40余场次,对接近两千家目标企业。

对于吉林省营商环境的变化,吉林省浙江商会会长、吉林省凯利置业董事长周良善感触最深。他告诉涌金君,他的企业发展得非常快。今年,由他作为“媒人”的长春新区浙江产业园项目正式启动。接下来,将积极引进浙江省优势产业资金、项目和技术、合作共建,进一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与资源共享,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如果说吉林投资软环境不好,我们能有这个底气吗?”周良善笑着说道。

构建新型的政商关系仍是当务之急

“过去四十年,哪座城市能够建立法治市场经济,哪座城市就有前景;未来十年,哪个城市能够赢得民企的信任,哪个城市的未来就会显得异常光明。”日前,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在一篇名为《杭州,为什么成为民营企业的圣地?》的专栏文章里写道。

正如叶檀所说,无论在哪里投资,健康稳定的政商关系对于稳定预期、提振企业家投资信心都是最为重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举措,着力破解政商“亲”而不“清”、“清”而不“亲”等问题,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切实保护民间投资的合法权益。

两天的采访中,也有一些吉林当地的官员向涌金君坦言,虽然近几年东三省在营商环境的建设上都下了大力气,但对标江浙地区,吉林相关部门在项目推动效率上还有待加强。“除了企业自身练好内功,政府部门从管理员变成服务员也很重要。企业依法经营,最需要的也是政府营造公平、公开、透明的经商环境。”

涌金君觉得,对于吉林当地来说,要想释放市场活力,培育好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新型的政商关系仍是吉林的当务之急。当前,吉林省民间投资虽然呈现出向好态势,但制约民间投资积极性的因素依然存在,今后吉林各级政府仍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和政策落实力度,继续为投资者投资创造良好条件,切实把支持投资者在吉投资发展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打消投资者在外投资发展的后顾之忧。

涌金君由衷地祝愿浙吉对口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