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溶瘤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分析此病的治疗方案
溶瘤综合征可发生于任何肿瘤细胞增殖速度快及治疗后肿瘤细胞大量死亡的病人,一般常见于急性白血病、高度恶性淋巴瘤,较少见于实体瘤病人,如小细胞肺癌、生殖细胞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等。肿瘤溶解综合征具有以下特征: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而导致的低钙血症等代谢异常。少数严重者还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速和室颤、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医生应判断出肿瘤溶解综合征的高危患者,加强预防和检测,一旦发现立即开始治疗。
预防
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化疗前24小时开始给予别嘌呤醇600mg/d,口服,持续用药1-2天。此后可给予别嘌呤醇,每日300mg口服。对于需要立即抢救的病人,给予相同剂量的别嘌呤醇,并需要碱化尿液(pH>7),静脉输注含0.4%碳酸氢钠的溶液和利尿剂,使尿量维持在100-150mL/h。在给予足够液体后,如果未达到理想尿量,可静脉给予呋塞米20mg。若尿pH<7.0,增加碳酸氢钠用量或每日四次口服乙酰唑胺250mg。
监测
对有发病危险者,在进行化疗前及化疗期间应至少每日一次测血清电解质、磷、钙、尿酸、肌酐水平。对于高风险病人(例肿瘤体积大的高度恶性淋巴瘤)在治疗开始后24小时至48小时之间,每6小时检测上述的实验指标。检测过程中,一旦血清值发生异常,即应给予适当的治疗,并且每6至12小时重复检测异常的值,直至化疗完成或达正常实验室值。
治疗
确诊后,必须给予足够的半生理盐水水化治疗,口服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高磷血症。
可用多种方法治疗高钾血症,但从机制上可分为两种式:
一是促进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葡萄糖、胰岛素或碳酸氢钠),一是使钾快速排出体外(速尿促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聚苯乙烯磺酸钠树脂促其通过肠排出)。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钙血症者,应做心电图检查,并长期监测心律,直至高钾血症纠正。对继发于高钾血症和低钙血症的潜在性心律失常,可以通过静脉给予钙剂保护心肌。
推荐的治疗方法如下:
1.血清钾不高于5.5mmol/L,增加静脉输液量,生理盐水和静脉给予呋塞米一次(20mg)即足够。也可用碳酸氢钠2安瓿(89mmol/L)替代生理盐水加人1升5%葡萄糖或水中给予。
2.血清钾水平在5.5-6.0mmol/L之间,增加静脉输液量和呋塞米的用量,并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钠树脂30g和山梨醇。
3.血清钾水平高于6.0mmol/L或有明显心律失常者,应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首先静脉给于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10ml,然后增加静脉液体输入量及呋塞米剂量加50%葡萄糖20mL和10单位的普通胰岛素。亦可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钠树脂和山梨醇,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的病人或左心室功能减退的病人禁用。透析可用于顽固性高钾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