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梅兰珍 观锡剧名家王彬彬、梅兰珍的《拨兰花》
今日下午打开电视,象上农贸市场买菜一样把几十个频道翻了个遍,最后一页是我们无锡的戏曲频道,正在播锡剧名家王彬彬和梅兰珍的《拨兰花》,饶有兴趣的看到播完。王梅两人在无锡名气很大,演技唱腔也确实好,现在无锡的锡剧名角众多,但包括王的儿子王建伟(艺名小王彬彬)在内,我看是无出其右。
电视虽播完了,但我意犹未尽,心中玩味良久,想到以前在QQ空间写下的一篇小文,就想用长微愽的形式试发表一下。本人不是戏评家,连戏曲爱好者都算不上,只是借锡剧乱侃一番,如有……哈!请大家鉴谅。
无锡有个地方戏—锡剧。源于民间滩黄,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终于登堂入室,成为我国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美仑美奂的奇芭。60年代,中央调戏进京,周恩来总理指定锡剧进京汇演,一曲现代戏《红花曲》唱响大江南北,使锡剧一跃成为数个著名度极高的地方戏之一。
锡剧唱腔优美,唱词通俗易懂,深受苏.锡.常.沪等地民众的喜爱。锡剧剧目大多以爱情题材为主,诸如《珍珠塔》.
《拨兰花》.《双推磨》.《摘石榴》.《庵堂相会》等等,剧情也大都沿袭兄弟剧种的传统套路,即"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这种情节很能激起观众的共鸣,特别是上了些许年岁的中老年看客,可谓津津乐道,百看不厌。
我最赞赏锡剧的唱词,通俗而不失优雅,听起来很有韵味,尤其对一些经典的唱段仍记忆犹新。有一部戏这样唱道:"他在桥上放风筝,我在桥下挖芦根;他在桥上叫秀英,我在桥下喊阿兴,叫一声来应一声,听在耳内记在心"。
这一段唱词说明女一号秀英和男一号阿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秀英接着唱道:"当初攀亲是两家贫,种田人相攀草鞋亲",哦!两家当时都是穷苦百姓,可谓门当户对,接下来可谓不妙了,为什么?且听唱道:"爹爹上了白粮船,忘记当年吃糠饼",女方发迹了,有些忘本了,"要想赖起陈家婚,要把我另攀高头亲",大事不好了,女方要赖婚了。
这种事在当今的金钱时代,也是有的,就是婚后发迹了,弃妻儿于不顾,离婚再婚的,也是大有人在,更有甚者,还没有发迹也没有本事发迹的人,竟也梦想着换老婆。
不信?我就亲耳听到过,有人在买彩票时发狠说,如果中了五百万,要先换妻子,再买车子,再造房子。当时我就心说此人心术不正,老天爷切莫让他中奖,否则世上又多了一个陈世美呀。
旧社会婚姻是没有自由的,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要赖婚再攀"高头亲",做儿女的一般只能乖乖就范。但戏中的秀英可不是这样的女孩子,她对爱情的理解值得我们现代人好好的学习,她在戏中唱道:"千金难买我心中愿,爹爹赖婚我不肯"。好一个"我不肯"啊!岂不让现代的陈世美.潘金莲之辈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