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爱国诗歌 爱国古代诗歌:王昌龄的爱国诗
2011年10月1日是祖国成立62周年的国庆日,小编整理了有关国庆节爱国诗歌,给同学们参考。
王昌龄的爱国诗
王昌龄,宇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京兆万年(今属西安市)人。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授汜水尉,再迁为江宁丞。一生曾两次被谪蛮荒之地:一次约在开元二十五年秋,他获罪被谪岭南;一次约在天宝六载秋,以所谓"不护细行"被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他避乱至江淮一带,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有《王昌龄集》。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殷璠《河岳英灵集》把他举为体现"风骨"的代表,誉其诗为"中兴高作",选入的数量也为全集之冠。这些都可见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边塞诗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中的边塞诗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就相当丰富了(如《小雅出车》《六月》等)。唐朝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以高适、岑参与王昌龄为主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他们的边塞之作,表现了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抒发了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还描写了西北边强奇异壮丽的景色。同时也反映了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边塞诗反映了这个时代中有关战争各方面的现实,产生了许多优秀杰出的诗篇。
王昌龄的边塞诗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另外还深深蕴含了诗人对下层人民的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扩大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王昌龄在写作方式上擅长以景喻情,情景交融。这本是边塞诗所最常用的结构,但是诗人运用最简练的技巧,于这情境之外又扩大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在最平实无华的主题之中凝练出贯穿于时间与空间中永恒的思考;最具代表的就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名作,明代诗人李攀龙曾经推奖它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清沉德潜《说诗ㄧ语》说:"‘秦时明月’一章,前人推奖之而未言其妙,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之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归重‘至今人说李将军’也。
防边筑城,起于秦汉,明月属秦,关属汉,诗中互文。"此诗以"秦"、"汉"渲染兴起,切入题旨,然后用"飞将"、"胡马"和"阴山",完成叙事的巧妙替代。
在语气转换时,由"但使"到"不教",做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流畅纵情。诗人的情感内敛得只显示一个山脚,却给人无限的猜想。而其中最耐人寻味便是首句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明月,关是边塞诗中最常出现的物象,明月代表幽思,关代表战事,这二者间所能发出的感慨几乎以被古往今来的诗人写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然而没有一首能像《出塞》这样,凝练,平实而又悠长;而这所有的风味都在这"秦"与"汉"之中。
中国古代诗人擅长发亘古之幽思,这"秦时明月汉时关"也不外如是,但妙就妙在它起得突兀却耐人寻味;在无兴处生发出无限的思虑;明月在秦关在汉,而眼前的诗人在当世,言内言外的物象因时空的不同在一瞬间成为永恒。
这就使其后的"万里长征人未还",从一个征人,一队征人变成了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征人;一个不还,一队不还,变成了千千万万的不还。这不由让人想起王昌龄的另一首《塞下曲》"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诗人对这样的兵士的悲剧怀著一种悲凉的感伤,而在感伤之外,又一激昂的声音高呼"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著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
这句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也足以统摄全篇。诗歌之美,诗歌语言之美,往往就表现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说,就表现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确切最关键的地方。
而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体现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闻一多曾指出,王昌龄诗给人的印象是"点"的写法,而且"使人读起来产生颤动的感觉",这"可说是王昌龄的独创风格,功绩不可磨灭"。《出塞》中"秦","汉"这两"点"可谓将诗人的炼字之功尽现无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