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史话】周培公与《皇舆全览图》没瓜葛

2018-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电视剧<康熙王朝>有一场戏,康熙面对周培公临终所献之宝--<皇舆全览图>,在勤政殿独自守了一夜,肝肠寸断,惋惜之痛自责之情溢于言表.在史册上,确实有<皇舆全览图>,不过跟周培公没什么瓜葛,而是康熙授意他人所为.这仅是电视剧情节艺术的需要,在此作文,以正误导.  <皇舆全览图>又名<清代内府舆图>,由清康熙帝亲自主持为官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至五十六年(1717)测绘,五十八年(1719)全图告成.康熙亲命名为<皇舆全览图>

   电视剧《康熙王朝》有一场戏,康熙面对周培公临终所献之宝——《皇舆全览图》,在勤政殿独自守了一夜,肝肠寸断,惋惜之痛自责之情溢于言表。在史册上,确实有《皇舆全览图》,不过跟周培公没什么瓜葛,而是康熙授意他人所为。这仅是电视剧情节艺术的需要,在此作文,以正误导。

  《皇舆全览图》又名《清代内府舆图》,由清康熙帝亲自主持为官修。康熙四十四年(1705)至五十六年(1717)测绘,五十八年(1719)全图告成。康熙亲命名为《皇舆全览图》。在当时,该图是“大清最精最全之地图”,也是“中国自古以来最精最全之图”。是中国第一次经过大规模实测、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用科学方法绘制的全国地图。其范围之广,内容之精详,超过了以往任何中国地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地学卷》中指出,该“图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所有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记载:“康熙四十四年(1705),遣西洋传教士分赴各省测地绘图。康熙五十八年(1719)颁《皇舆全览图》。”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收复台湾,国家统一;二十八年(1689)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边界条约》,中俄稳定;三十六年(1697)平定噶而丹,安定西北。自此后,康熙大帝采取了整顿行政,掌握国家机制的各项政策,国内呈现政通人和,平稳发展的大好局面。四十四年(1705),全国基本统一,政局日益稳定。康熙决定绘制一幅较为详细的中国全图。于是派西洋传教士雷孝思、杜德美、白晋等10余人,和本朝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组成测量队伍,开始了大规模全国范围的实地测量。

   其实,早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康熙就下令地方各官“绘图送兵部,备披览征战之用”。并学习天文、历算及几何知识,掌握了利用纬度精确测绘的技术;购置仪器,借巡行、出兵之机实地测量,为绘制新地图积累素材。在亲征噶尔丹的行军途中,每到一处都进行测量,明确部队与京师的距离及其所在方位,做了绘图前的准备工作。

   康熙之所以派传教士担此重任,是因为在中俄尼布楚交涉时,法国传教士进奉了一幅《亚洲地图》,其测绘之精标识之详给康熙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传教士掌握当时最先进的经纬测图法、三角测量、梯形投影等测绘技术,他们还拥有大量的精密仪器。

   测量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经纬差各一度的网格图法,梯形投影。全国共测定经纬点630处,绘制了包括满、藏、疆以及内地各省在内分幅。详细地表示了地形、水系、居民地间相对标点及其汉字名称,开中国近代地图的先河,奠定了中国近代地图的科学基础。图成后铸以铜版印刷成册。合之则为一图,分之则为三十二图,纵横约数丈,比例尺为1比14万,具有较高的精度。乾隆二十六年(1761),内府舆图又增加新疆部分。内府舆图自铸成铜版后,仅印刷一次,藏于内府,外间别无传本。

   当时欧洲尚未有如此大规模的测量活动。在这份地图的绘制过程中,雷孝思、杜德美发现了地球经线的长度因纬度上下而有所不同,从而第一次在实践中证实了地球为椭圆形的理论,为世界地学作出了重要贡献。《皇舆全览图》的测绘,也成为世界地理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康熙《皇舆全览图》(局部)

   康熙五十六年(1717),出木刻版《皇舆全览图》,有总图1幅,分省图和地区图28幅,西藏及蒙古以西地方多空白。

   康熙五十八年(1719),印行铜版图,以纬差8度为1排,共分8排,41幅。这种以经纬度分幅的方法在中国是第一次使用。在文字记注上则是内地各省用汉字,东北和蒙藏地区用满文。故后人又题名为《满汉合璧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流传较广。

   康熙六十年(1721),又刊印一次木刻版。木刻版的所包含的地域范围与康熙五十八年的铜版图相似。总图已详绘有西藏和蒙古及以西地方,分省图和地区图增至32幅,其范围东北至萨哈林岛(库页岛),东南至台湾,北至白喀尔鄂博(贝加尔湖),南至海南岛,西北至衣里必拉(伊犁河),西南至拉打克河屯(列城)以西。在西藏边境还标注出朱母郎马阿林(珠穆朗玛峰)。

   由于舆图主要用于战争,也是行政权力的象征,私人收藏舆图就有谋反之嫌。故深藏内府,未能刊行,没有进入到社会应用领域。这种作法和观念影响了舆图的普及,妨碍了舆图的技术进步。所以历史上有关的文献记载都较为零散,给后人研究该图带来一定困难。雍正元年(1723)意大利人马国贤把这幅地图带到欧洲,制成铜版四十一幅。一九二九年在沈阳故宫被发现,题名《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才开始为世人所知晓。雍正四年(1926),此图收载到《古今图书集成》书中,分图216幅。雍正十一年(1733)由法国地理学家丹维尔译为法文,传到欧洲。

   雍正继位后,对《皇舆全览图》以及为绘图所广泛搜集的中外地图和中亚与东亚的地图资料,格外重视。特命法国传教士雷孝思、杜德美、巴多明等,再绘以中国为中心及广大周边地域(包括北冰洋沿岸、西伯利亚和中亚及南亚)的巨幅地图,全图共分十排,自北向南排列,每八条纬线为一排,俗称雍正十排图,正名仍称《皇舆全图》。

                                 雍正《十排皇舆全图》(局部)

   到乾隆时又扩大了测绘范围,补测了西北地区康熙朝未及实测的地方。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西北边疆,先后两次派遣人员带领洋人和西藏喇嘛,前往新疆准噶尔诸部和回部等地区测绘,将天山南北雨路补绘齐全。乾隆二十五年(1760)完成了《乾隆十三排地图》(即《乾隆内府舆图》)。《乾隆内府舆图》图幅比《皇舆全览图》增加了一倍以上,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度洋,西达红海、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实际上是一幅亚洲大陆全图。至此,中国疆域版固完成大一统之格局,再现了汉唐之世的统治疆域,时称“传三十六国之规模,宏二千余年之声教”。

   嘉庆以后,各省在舆图绘制中抛弃了科学的测绘方法,退回到传统的计里画方上,制图水平大为衰退。我们看到康乾之后的许多舆图,都是传统的编绘。

   同治二年(1863),湖北景桓楼刻本《大清一统舆图》,也是根据《康乾内府舆图》编制的,是一部对后世影响较大的舆图集。它起到了公开内府舆图的作用,成为以后编制舆图的蓝本。

   到了清末光绪年间,清政府创办了陆军测量,开始引进近代科学技术,测量和绘图以及舆图的出版有了一些发展。

   康熙、乾隆年间的地图测绘成果不仅影响了整个清代,还影响到民国初年。《皇舆全览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清中叶至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渊源于此图。有学者称,《清代内府舆图》与《古今图书集成》及《四库全书》,均为18世纪中国文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当时走在世界前列,比西欧各国要早将近一个世纪。

   最后说一下周培公。历史上确有其人,名昌,字培公,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今湖北省荆门人。周培公文武兼备,初为图海幕僚,因劝降陕西提督王辅臣被康熙攫升为为参议道台、衔一品,立大功。康熙十五年(1676)始,曾在山东任登莱道,后又任过三年布政使司。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戌边,恪尽职守。康熙四十年(1701),卒于任上,终年69岁。

  《皇舆全览图》仅测绘过程就逾十年之久,人力物力所耗也绝不是区区小数,这岂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达到。就算这个人具有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