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中四百脸谱绘众生(图)
每日甘肃网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脸谱在我国戏剧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古老的剧种秦腔,其戏剧脸谱之丰富更是其他剧种无法超越的。4月13日,记者从兰州大剧院了解到,该院艺术决策委员会副主任、导演张江中经过30多年的挖掘整理,共收集绘画了400多个秦腔脸谱,几乎囊括甘肃、陕西秦腔中各个流派的脸谱,风格独特,观赏性强。
脸谱起源于原始图腾。据史料记载,脸谱的发明,最早是中国北齐时代的著名大将兰陵王高肃,可称为脸谱的鼻祖。秦腔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剧种之一,其脸谱作为秦腔戏曲艺术的固有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一套完整体系,多年来一直保持。如今秦腔已走向衰落,秦腔脸谱的绘制者也是后继乏人。
张江中从1978年开始从事秦腔表演至今已有30多年,这个阶段时值传统戏逐年开放上演时期,他领略了众多前辈艺人们的演技才干。由于他自幼喜爱美术,有一定绘画功底,故喜爱绘画脸谱。“从艺30多年,挖掘传承和收集绘画秦腔脸谱成了我专业和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张江中说。
为了抢救并保存各流派的秦腔脸谱,30多年来,张江中的足迹遍及陕西、甘肃等地,遍访天水鸿盛社等秦腔百年班社,深入民间,寻访名家,挖掘秦腔脸谱。同时,张江中还曾先后得到了刘茂森、米新洪、蒲子英、黄新闽、李映东、张希元、王自治、王忠彦、耿玉民等9位戏曲界名人的支持和教诲,从而挖掘传承收集了以西路风格为主又含有中路、南路及其他风格的秦腔脸谱。
近期,耿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王振江,将20多个极具代表性的脸谱送给了张江中,从而又丰富了张江中的脸谱收藏。
在张江中家里,记者见到了这些风格各异的秦腔脸谱,它们既不同西安易俗社、三意社的风格,又与兰州“耿家”脸谱的风格相异。
这400余张脸谱中,有近20个类型,有泰山眉型、旋脸型、通天柱型、老脸型、三页瓦型、四页瓦型、圈圈型、娃娃脸型、文武白脸型、僧道型、太监脸型、阴阳型、象征型、砌末型、神仙型、鬼怪型等……一个个脸谱笔法娴熟,线条勾法很有功力,工艺性、观赏性都很强。同时,由于张江中在舞台上30多年的经历,对每一个剧中人物的性格神态都比较了解,因此勾画出来的大将人物气度不凡,神话人物神态怪异,反面人物则奸邪暗藏。
张江中告诉记者,在挖掘整理秦腔脸谱时,他发现艺术界对一些非主角类脸谱的“弱化”。比如在水族、小鬼、番将(匈奴、突厥、辽、金、西戎、北狄、吐蕃)等方面还不太完善,但它们又是秦腔脸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意识到这一点后,张江中对这些脸谱又进行了再创作。
采访中记者得知,张江中收集绘制的400余张秦腔脸谱将整理成册,拟由甘肃文化出版社于今年6月初出版《中国秦腔脸谱》。张江中认为,脸谱艺术与戏曲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