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一中校长郭小明 呼市一中:百年名校的课改新路

2017-10-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课改之难,一难在观念转变慢,当校长不支持.教师不理解.学生不认同的时候,课改便难以向前推进;二难在架子放不下,尤其对部分名校而言,害怕因课改而有损名声;三难在尾大难掉,一旦学校规模过大.涉及面太广,难免有人在改革面前望而却步.面对这些"难",有些学校选择"按兵不动",有些学校却选择"迎难而上". 走在课改路上的人,大多"痛并快乐着". 时下,关于课改之难,我们仍然能够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然而,面对困境,却总会有"敢为

课改之难,一难在观念转变慢,当校长不支持、教师不理解、学生不认同的时候,课改便难以向前推进;二难在架子放不下,尤其对部分名校而言,害怕因课改而有损名声;三难在尾大难掉,一旦学校规模过大、涉及面太广,难免有人在改革面前望而却步。

面对这些“难”,有些学校选择“按兵不动”,有些学校却选择“迎难而上”。 走在课改路上的人,大多“痛并快乐着”。 时下,关于课改之难,我们仍然能够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然而,面对困境,却总会有“敢为人先”的勇者,地处西部边塞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便是这样一所“勇敢者”的学校。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重点中学,呼市一中拥有110年的历史,它底蕴深厚,早已经闻名塞外,不折不扣是当地的一所名校;论起规模,学校拥有4000余名学生与300余名教职员工,在当地屈指可数。

但学校同样面临着一些困境:地处西部,环境相对闭塞,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在这样的环境下推进课改,困难可想而知。 改革者能碰到的难处,呼市一中无一例外地都遭遇了。

值得庆幸的是,几年来学校在质疑与反对声中一往无前,践行“学生第一,教师第二,校长第三”的“金科玉律”,放下架子,迈开步子,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让教师的才能得以发挥,而学校领导,则甘居幕后,成为学生与教师前行的坚实后盾。

重构课堂生态:开创“导·学·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 呼市一中,曾经是当地独占鳌头的重点校。上世纪80年代,学校撤销初中,只保留高中,并在此后开始大规模扩招,由于优秀生源稀释,管理不善,90年代初期,学校成绩曾一度大幅下滑,声誉也大不如前。

为了改变现状,时任校长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力行改革,确立管理引领学校发展的思路,提炼出新的培养目标与办学理念……在新面貌新气象的感染下,为了“争回一口气”,教师干劲十足,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早出晚归,常常加班加点工作,好多老师都是连轴转。看到当时大家那种辛苦劲儿,彼此之间都很受感染。

”一中副校长张浩韫回忆说。 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严格管理,成为当时呼市一中重振旗鼓的不二选择。当然,这些举措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校秩序明显好转,办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然而,长期“苦中教学”的状态毕竟难以为继,“缓过劲”来的一中人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别人在怎么做?有没有更好的出路? 为了借鉴他山之石,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学校大手笔投入,派遣多名骨干教师前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多省市学习当地的先进教育理念与经验,并在回来后反复研讨——我们要学什么,我们要怎么学? “别人的生源基础好,这个咱学不了。

但那些前沿的理念和做法,我们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来尝试。

”张浩韫说。 2003年,在借鉴的基础上,呼市一中开始了“学案教学”的第一步尝试。当时所谓的学案,与今天我们认识的导学案还有所差别,编写学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上课流程进行最大限度的预设,包括每一个环节怎么去教,上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出现问题如何解决……所有的细节都需要在其中体现出来。

每一本学案,实则是一部详细的课堂教学操作手册。可想而知,学案编写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往往一写就是又满又厚的一本。

”一位老教师说。 尽管编起来煞费苦心,但学案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路径也更清晰,学习效果有目共睹。 改革的脚步一直向前迈进。2007年,呼市一中骨干教师去多所课改名校游学归来,开始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以往的学案,毕竟还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写,当我们看到别人的高效课堂之后,我们认为,必须更进一步放大学生的‘学’,并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张浩韫看来,以前大家对学案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由此,呼市一中也开始了由学案教学向导学案教学的过渡,这一过程的完美收关,也标志着“学生第一”这一办学理念的真正落地。 2011年,原任呼和浩特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的汤俊文开始担任一中校长,在为一中教师辛勤工作、学生高强度学习感动的同时,他陷入深深的思考:如何让学生轻负担、高质量学习,从而获得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动力?如何让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体会到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经过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组织各级教学人员讨论、多方座谈,全校上下形成共识:必须深化改革、全面改革;必须在高效课堂建设上有突破,在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上有变革。

由此,汤俊文创造性地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导·学·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

导,包括学案导学、问题导思、疑难导讲、主干导练。学,包括课前自学、小组互学、班级群学、课后固学。评,则包括个体自评、小组互评、班级群评、教师点评。 在“导·学·评”教学模式的主要建构者之一,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政治特级教师王允山看来,“四导”是新型课堂模式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着力点,“四学”是新型课堂模式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点,四评是新型课堂模式中教与学质量的保障点。

“‘导·学·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它对学生在学习方式的改进、自主发展愿望的增强和学习力的提升以及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结果。

”王允山说。 这一模式的运用,也带来了课堂上有目共睹的变化。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着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他们在课堂上集思广益,在思想的相互撞击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得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们不仅敢说了、会说了,也学会了如何评价别人的发言。 据张浩韫回忆,一次,呼和浩特市市长同市教育局局长一行前来学校调研,立刻被学生们热烈讨论的氛围吸引了,而孩子们并“不太理会”前来观课的领导,或在小组激辩,或上台展示,没有一点儿“怯场”。

“现在的孩子,胆子够大。”市长从教室里出来后,笑着说。 其实这是孩子平时练出来的。 高二(9)班的一名学生说:“小组学习让学习成为乐趣,同学们畅所欲言,形成了一种宽松又不乏严谨,活泼却不失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心态放松,讨论激烈,展示欲很强……” “从前总是羡慕国外的教育,灵动自由,总是抱怨自己的学习环境过于呆板,直到高中时学校用‘导·学·评’模式进行教学,我才发现,原来学习也可以变得趣味十足……”一位名叫塔娜的学生说。

“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带来了学生精神状态的变化,也带来了学习成绩的提升。 在2014届内蒙古自治区学业水平测试中,呼市一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政治学科取得自治区第一名,历史、地理、化学学科荣获自治区第四名,物理学科荣获第六名。

“‘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的全面铺开,营造了全新的课堂文化。

在这里,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积极引导,师生融洽相处,已经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汤俊文如是说。 打造阳光校园:从“学生第一”出发 课堂是学校的灵魂,在呼市一中的课堂上,“导·学·评”教学模式带来了师生关系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呼市一中的课堂文化,也真正将“学生第一”的理念落地。

然而,学生的成长,还不仅仅限于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市一中在各个方面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

“学校的价值在于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成长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王允山说。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学校不定期开办名师大讲坛,邀请各界精英前来为学生讲学,这里面有从事生物工程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有来自文化、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

“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最新的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面。说不定某一次讲座甚至是某一个知识点,就能从此让某个学生爱上一门学问。”张浩韫说。

与此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处、团委到学生中收集问题,凡是学生搞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都可以提交到学生处。待学生处总结归纳后,将各个问题分到各年级组予以解决,或是专门聘请外地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这一民主的做法,深受学生欢迎。

呼市一中还为学生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最大便利。学校的所有设施,只要学生申请,都可以使用。学生自发组织的各个社团,学校也全力支持,例如资助他们外出交流、比赛,还专门派遣教师跟队指导。

由于呼市一中的学生不住校,为了方便学生雨天出行,学校特意买了1500多把雨伞放在后勤处。只要哪个学生忘了带雨伞,都可以前去借用。几年来,这里雨伞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一些学生把自家富余的伞填充进来,伞的总数越来越多。

“学校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汤俊文说,“这是学校一笔难得的财富。” “以前学校对学生的头发长短、发型样式都有严格规定,学生对学校的感情中更多是敬畏,现在我们不能再停留在那种低层次的阶段,对学生的管理也不是去关注他是不是违纪,而是如何让他更好地发展,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学生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学校。

”张浩韫强调。 呼市一中现在对学生的要求不是让他们做“乖乖学生”,而是做“阳光学生”。

在他们看来,阳光的学生拥有远大的志向、坚忍的毅力、开朗的性格,阳光的学生敢于完成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敢于深入钻研学科知识,敢于与同伴、老师和专家一起,应用创新思维力和批判性思维力完成有意义的学习任务。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起来,呼市一中着力“以文化人”,打造属于学生和班集体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班级的魂之所在,呼市一中的每一个班级,都力图找到自己的“魂”,他们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也总是在“同与不同”之间。

不同的是,各个班级对外的表现形式总是千差万别,但相同的是,每个班里都充满着激情与爱意,充满着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和温暖人心的凝聚力。 高三年级组副组长秦焕生对此感触颇深。

去年,他所带的“弘毅20班”接收了大量来自旗县的孩子,他们家在几百公里之外,大多只能住校。刚开始,部分孩子在生活自理、语言交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为了尽快让他们适应学校的生活,秦焕生极力营造宽松、民主的班级氛围,鼓励他们说普通话,并在军训期间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中秋节那天,孩子们有些想家,秦焕生就把他们一起带到食堂,和他们一起包饺子、唠家常,很快,孩子们的心里的那道坎被磨平了。

就是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一个学期之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已经亲如兄弟姐妹一般。 在教室右侧的墙上,有孩子们自己设计的文化墙。“每日赠言”、“我的理想大学”、“一家人”等多个板块记录着他们的点点滴滴,传达着孩子们的心声。

那里也被孩子们视为自己的一片田地。 在呼市一中,几乎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名、班徽、班歌,而这些文化元素,大多是由学生们自己完成的。例如,“焱翎14班”是高一年级政治教师杜建亭所带的班级,这个班级的班徽整体由火焰构成,象征着炽热、激情、活力和竞争。

学生们说,其中由火焰组成的“14”是两只意化为带翎的火凤凰,“代表卓尔不群的我们渴望翱翔长空的心,以及不断为梦想努力进发的脚步。

”他们的班级目标是:“高飞鸿鹄远,博古更通今,雅志遇良友,优学登荣名”,嵌入了学校校训“高博雅优”。这些内容全部是学生自主的创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这个班级的学生,也如他们所诠释的一样,充满着火热的激情与积极的心态。

每一面教室的外墙上,都记载着学生们自己设计的千姿百态的文化符号。那里有他们理想的大学,有他们欣赏的名言,有他们成长的心得,有他们青春的合影…… 这些外显文化的背后,正寄托了学生们心里的那份情怀,也是他们将青春挥洒在呼市一中,在阳光下自由成长的内驱力。

只有学生阳光了,学校才会阳光。一所阳光的学校,必然培养出一群朝气蓬勃的学生,发展中的呼市一中,正沐浴着阳光向前进发。

创新成长机制:从“常识分子”到“知识分子” 学生第一,教师第二。 呼市一中所强调的“教师第二”,绝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漠视教师的地位。相反,这所学校始终坚持不懈地在抓教师队伍建设。多年来,学校凝聚了一大批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并在不断培养年轻教师的过程中,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合理搭配的教师队伍。

呼市一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从学术委员会学术引领和青年教师队伍打造两个方面入手。 2011年,在汤俊文的主张下,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

作为一个纯学术研究机构,学术委员会承担着各个年级的教学指导与学术引领的重要责任。为了保证机构的权威性,每个学科只选取一名带头人入围该委员会,现在,学术委员会共计有13人。

事实上,学校课改模式的确定,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导·学·评”教学模式实施的各项文件制度等,很多“大事”都是由该机构来完成的。 “学术委员会的成立,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学术委员会主任、化学特级教师于秀娟说,“尤其令人欣慰的是,一批老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带头课改,比青年人更早一步完成了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使得我们的改革增添了许多动力。

” 为了进一步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学校还准备组建“名师工作室”。

每个工作室由名师和3-5名成员构成,采取双向选择方式,搭建多渠道交流平台,实现名师资源共享。 在老教师发光发热的同时,呼市一中人也认识到,学校的未来在青年教师的手里,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理应成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于每一位新进校的教师,学校都会为其制定“334”三个阶段的十年发展规划,青年教师经过第一个3年发展,要在讲台上立得住,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经过第二个3年发展,要求他们能在某些方面崭露头角;待到第三个阶段,要求他们用4年时间,成为教坛新秀与教学能手。

“知识分子如果不学习,就会变成常识分子。尤其对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必须不停地进步,不停地自我突破,才能融入到整个学校‘向上向前’的文化氛围之中。

”王允山如是说。 可喜的是,近年来,学校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从他们入校之初便为他们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师傅”,通过传帮带,提升他们的教学实力,很多青年教师在短期内便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学校教学队伍的主干力量。

杜建亭2011年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来校,刚进校就与学生打成一片,每天与学生吃住在一起,两年内,在无数次听课与不断摸索、试错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去年已经担任高一年级班主任,在期末评比中,他所带的班级被评为校“先进班集体”,在15个普通班中,仅有4个班级获此殊荣。 地理教师乌日娜,2003年来到呼市一中,历经10年磨砺,现在顺利“出段”,成为学校地理教研组的骨干成员。

…… 青年教师积极学习的姿态让不少老教师也感到“长江后浪推前浪”,从而促使他们也不断学习。学校里,学习的风气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学校还为教师提供舒心的服务,教师的幸福指数连年飙升,大到给教师提供多种外出培训机会,小到每周为每位教师提供10斤有机蔬菜,许多举措都让教师感到“心暖”。

“既无后顾之忧,又有前行的动力,在这里感觉很幸福。”一位教师由衷地说。 如今的呼市一中,大踏步地走在培养阳光学生、建设和美校园、实现教师幸福的路上。

虽然有些教学设计尚有缺陷,有些课堂结构还有待研磨,有些理论还有待深化,但他们正在做和已经做了的工作,彰显着他们对学生成长的关切,蕴藏着他们对幸福教师的渴望,也饱含着他们对学校走向辉煌的期待。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情,作为校长,真正理解、实践‘以人为本’在当下的时代肯定会有困难,但我想,一所学校的校长一定要有这样的思想,并且把它变成自己和教师的职业操守。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坚持‘终身学习,全面发展,幸福人生’的价值追求,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思考、有效组织、重点突破,让所有生命在百年一中更加绚丽地绽放。”汤俊文如此展望呼市一中的未来。

记者手记 在呼市一中采访的3天里,我们不停地被感动、被震撼着。 在教育并不先进的内蒙古勇于改革、乐于改革,敢于直面和克服改革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在生源不理想的情况下逆水行舟,把所有学生培养成阳光、向上、大气、有思想的优秀毕业生,这就是呼市一中的魅力。

成就一所学校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毫无疑问是人。而呼市一中最引以为傲的,便是他们不可替代的学校团队。 在校长层面上,无论是呼市一中的上任校长郭小明,还是现任校长汤俊文,他们都对教育有着独特深入的理解,具有教育家的思维和视角。

在中层管理层面上,呼市一中有一支年龄层次合理、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层干部队伍,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有想法、有干劲、有很好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在教师层面上,百年的历史传承在学校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教师,他们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乐于付出,勇于担当,善于思考,勤于创新,在专业发展中寻求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他们用激情点燃了学生的生命。 有了这样的校长、这样的团队,才会有一所学校的发展,才会成就学校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