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光史火 ‖ 三分钟看懂中国古代诗歌史

2019-03-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

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

中国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

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 兴(起兴)

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

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楚辞》

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

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天问》

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配乐演唱的机构

乐府民歌内容: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上邪》《陌上桑》。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句式:五言为主。

(汉末)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抒情诗的最高峰。

魏晋南北朝时期

1、建安文学

三曹(曹操 、曹植、曹丕 )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时期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建立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 《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

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宋代:宋诗重理趣

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杨万里(“诚斋体”)、苏轼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陆游、尤袤、范成大、杨万里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清代

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综上所述,中国诗歌的发展史大致是: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中国诗词歌曲均源于民间,它们虽然各自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各有其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血脉相通,都是借客观事物抒发主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