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蓄菜的功效与作用

2018-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什么是萹蓄菜 萹蓄菜的功效与作用 扁蓄菜的食用方法 萹蓄草又叫萹蓄.大萹蓄.扁竹.竹节草等,是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经过干燥而成的一种中药材.一般多在夏季叶子繁茂的

什么是萹蓄菜

萹蓄菜的功效与作用

扁蓄菜的食用方法

萹蓄草又叫萹蓄、大萹蓄、扁竹、竹节草等,是蓼科植物萹蓄的全草经过干燥而成的一种中药材。一般多在夏季叶子繁茂的时候采收,去除根和杂质,然后进行晒干。

萹蓄菜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萹蓄的全草,又叫萹竹,一般在郊野道路旁比较多,在初夏的时候,会盛开出淡红色或者白色的小花,秋天的时候,结出籽,其嫩叶可以入药。

【分布】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均有分布,尤其是在河南、四川、浙江、山东、吉林、河北等地产量比较大。

【采收与储藏】在芒种至小暑期间茎叶生长茂盛的时候采收,割取地上的部分,经过去杂质、清洗、浸软、切段后晒干。

【考证】出自《神农本草经》,(1)《尔雅》郭璞注:萹蓄似小藜,赤茎节,好生道傍,可食,又杀虫。”(2)《本草图经》:“篇蓄,今在处有之。春中布地生道傍,苗似瞿麦,叶细绿如竹,赤茎如钗股,节间花出,甚细微,青黄色,根如蒿根。四月、五月采苗阴干。方书亦单用治虫。葛洪小儿蛔方,煮汁令浓,饮之即瘥。”

【化学成分】萹蓄甙、槲皮甙、d-儿茶精、没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硅酸、绿原酸、p-香豆酸、粘质、葡萄糖、果糖及蔗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克或捣汁服用,外用取适量捣敷护着煎水洗。

【副作用】脾胃虚弱以及阴虚患者慎用,同时服用过量的话会导致损伤精气。

【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膀胱、大肠经

萹蓄菜具有利水通淋、杀虫止痒的作用,主治淋证、小便不利、黄疸、带下、泻痢、蛔虫病、钩虫病、妇女蚀、皮肤湿疮、疥癣、痔疾等。

利尿中医认为萹蓄菜具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发现,萹蓄菜确实具有利尿的作用。将萹蓄菜煎煮成药汁给大鼠灌喂之后,可以使其尿量、钠和钾排出量增加,有人认为起作用的是钾盐,也有人认为是萹蓄甙。

将萹蓄菜煎煮成成药液后,发现对宋内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须疮癣菌、毛羊状小芽孢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皮肤真菌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将萹蓄菜的提取物注射后,对猫、狗、兔等都具有降压作用。

萹蓄菜的提取物能够加快血液凝固和使子宫张力增高的作用,可用于流产、分娩后子宫出血的止血剂。

萹蓄菜还具有增强呼吸运动的幅度以及肺换气量,有轻度收敛作用,可用作创伤药。

if(typeof showBodyUI==="function")showBodyUI("body.5");

(1)治热淋涩痛: 扁竹煎汤频次。(《生生编》)

(2)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咽干口燥,大渴引饮,心忪面热,烦躁不宁,目赤睛疼,唇焦鼻衄,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又治小便亦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芯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局方》八正散)

(3)治热:BIAN竹取汁顿服一升,多年者再服之。 (《药性论》)

(4)治蛔虫心痛,面青,口中沫出:BIAN蓄十斤。细锉,以水一石,煎去滓成煎如饴。空心服, 虫自下皆尽,止。(《药性论》)

(5)治小儿蛲虫攻下部痒: BIAN竹叶一握。切,以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空腹饮之,虫即下,用其汁煮粥亦佳。(《食医心镜》)

(6)治肛门湿痒或痔疮初起:BIAN蓄二、三两。煎汤,趁热先熏后洗。 (《浙江民间草药》)

if(typeof showBodyUI==="function")showBodyUI("body.7");

(1)《本经》:主浸淫,疥瘙疽痔,杀三虫。

(2)《别录》:疗女子阴蚀。

(3)陶弘景:煮汁与小儿饮,疗蛔虫有验。

(4)《药性论》:主丹石毒发冲目肿痛,又敷热肿效。

(5)《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浊,热淋,瘀精涩闭关窍,并治妇人气郁,胃中湿热,或白带之症。

(6)《纲目》:治霍乱,黄疸,利小便。

(7)《贵州民间方药集》:治小儿疳积,消臌胀。

(8)《江西中药》:治肛门作痒由于湿热者。细捣烂,加1-3天可获痊愈。

萹蓄菜的食用部位为萹蓄植物的嫩茎叶,一般是将其炒着吃或者凉拌食用。

凉拌萹蓄:准备250克的萹蓄嫩茎叶,去杂质洗净后,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捞出放入盘中,加入精盐、味精、酱油、蒜泥、香油拌匀即可。民间有用于治疗热黄、蛔虫、蛲虫等疾病。

萹蓄炒肉:准备200克萹蓄的嫩叶以及150克的猪肉。将萹蓄去杂质后洗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切成小段,将猪肉洗净后切丝,锅内油烧热,放入猪肉煸炒,加酱油、姜葱、水、料酒、精盐炒至猪肉熟烂后,放入萹蓄继续炒至入味,出锅前加味精即可。民间有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体倦、乏力、阴虚干咳、便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