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我就一定要喜欢吗?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人类电影史上几乎同时涌现出了大量杰出的电影作品,直到今天它们的光辉也未因时间的冲刷而有一点点暗淡,甚至更加耀眼
它们被奉为经典,成为追忆,深受观众喜爱
可是每当我在回望这些经典的时候,我都会在想,观众会不会因为经典而经典,使之变成了伪经典?
因为大家都说这部电影好,所以观众甚至会在观影前,或者在观看的过程中就已经在心里面形成一种暗示,潜意识得告诉自己这是一部经典电影,一部伟大之作
但实际上可能并未看懂
如何才能以一种平等公正的心态去看待电影,不带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我也时常这样反思自己
不得不说,有些经典之作我看了并不十分喜欢,有时代的原因,有个人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差异,有些作品伟大,但可能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我并非在否定某些经典电影本身的价值,而是在反思人们欣赏作品的能力,人云亦云,可能会让观众遗漏电影真正的美,错失欣赏的机会
因为在我看来缺乏不同的声音,千人一面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而有的作品虽被奉为经典,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瑕疵
没有东西是完美的,除非幻想,过度崇拜经典也会变成盲从
《阿甘正传》应该没有谁不知道的吧,就算没看过那也一定听说过
今天我想说的就是这部经典之作《阿甘正传》
电影《阿甘正传》海报
这部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等几大奖项的电影,也成为了美国电影史上一部重量级的电影
的确电影本身有它的独特性,以及突出的地方,但就我个人而言对它并无好感
电影开头的镜头十分经典,一片白色羽毛伴随那首配乐《Forrest Gump Suite》缓缓飘落,舒缓悠美
大多数观众在单纯得看完电影之后表示很欣赏阿甘的人生态度,简单积极向上,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对生活充满热爱
而事实上这并不是电影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内涵,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表,却未看到里
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图片来自:电影《阿甘正传》
这样一部看似鸡汤式的电影能够获得奥斯卡的青睐,导演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当然不会是表面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而美国人一看就懂,他们能够获得强烈的共鸣,这部电影几乎讲出了美国人的心声
导演十分用心,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来准备筹备电影,又十分巧妙得把阿甘的个人经历与美国的历史结合起来,同时又不失笑果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晓松奇谈》的那期《大电影·看历史 阿甘正传》,当你试图去了解美国,了解了与电影相关的历史背景之后,我相信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我也是看了这期节目才真正理解这部电影为何深受美国人的喜爱
图片来自:电影《阿甘正传》
也正如高晓松所说,如果把这部电影仅仅当作个人传记片来看的话的确算不上一部好电影,阿甘这个人代表的就是美国,电影看似讲的是阿甘的成长史,但实际上就是美国的历史。一部真正好的电影它会有人物与环境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物与自己的矛盾,而阿甘自始自终都不曾怀疑过自己,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而这也是《阿甘正传》离“伟大”还差了一步的原因
之前好多人都会把《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与同时期的《肖申克的救赎》作比较,说虽然奥斯卡评委会当时并未把奖颁给《肖申克的救赎》但是历史会证明到底哪部电影更好,诸如此类的话
其实不难理解当时评委会的选择,我想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依然会把奖项颁给《阿甘正传》的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获奖的优势在于它符合了美国主流价值观,符合政治正确,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正能量
而同时期的《肖申克的救赎》就没那么幸运了
不管《阿甘正传》还是《肖申克的救赎》,我觉得这两部电影其实有着相似的地方,只不过恰好站在了对立面
先说男主,阿甘一个智商偏低耿直大条的男孩,肖申克一个才智过人精明隐忍的银行家
阿甘虽然先天有一些缺陷,但一直都很幸运,一路开挂,走上人生巅峰
肖申克虽然事业有成,有个漂亮妻子,在外人看来俨然人生赢家,但却特别倒霉,先是妻子出轨,再是被陷害判了无期徒刑
如果说阿甘能取得那样的成就除了个人的信仰,很大程度上他只是比较幸运
而肖申克靠的那完全就是自己了,在一个极其艰苦和不利的条件下为自己争取自由
所以《阿甘正传》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励志片,它讲的也不仅仅是个人,而是隐喻了一个国家
说完国外,再说说国内
国内有一部电影也很经典,陈可辛的《甜蜜蜜》
有人说故事浪漫,特别是那个经典镜头,两人骑着单车,听着甜蜜蜜,徜徉香港街头
图片来自:电影《甜蜜蜜》
可电影终是电影,这要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就叫苦涩涩了吧
黎明在电影中扮演的男主已经结婚了,这段甜蜜蜜实质就是一段婚外情
在现实生活中会有如何下场,我不说你们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