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大收官却越来越没有“喜感”
贾玲的《你好,李焕英》带起了一股小品催泪的风潮。 电影界金马奖余音绕梁,综艺界《喜剧总动员》落幕收官。
极具意味的一幕是,搞喜剧出身的“范厨师”夺得了影帝,演员出身的“华妃”夺得了“喜剧人”。极具讽刺意味的一幕是,无论范伟怎么在红毯上西装领结,总是“憨态可掬”,无论蒋欣怎么在台上搞笑,却总是“看上去想哭”。厨师不做饭,当影帝了;喜剧不喜感,玩催泪了。
喜剧大变样
从讽刺到催泪
一万人眼中有一万种喜剧,但对大多数稍微有点岁数的中国人来讲,是由王景愚、马季、陈佩斯等人带领着认识了喜剧,当然更包括了之前在电台播出的几位相声大师的经典段子。侯宝林、刘宝瑞几位大师自不必提,王景愚的哑剧《吃鸡》、马季的“宇宙牌香烟”、陈佩斯的《吃面条》、《主角与配角》等,绝对是当时国人喜剧的经典。后来,电视情景剧《我爱我家》,扩展了电视观众的视野。逐渐,中国喜剧在新世纪交替之际达到了顶峰。当时如果哪年春晚没有几个像样的喜剧,绝对是交不了差的。这里面以赵丽蓉、高秀敏、牛群、冯巩、范伟等为喜剧人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代的喜剧人逐渐退出了喜剧一线,而后来的开心麻花、德云社等冲上一线,并形成了“团体喜剧”公司化运作的局面,延续至今。
从相声大师开始,到开心麻花早期作品,如果梳理一下几十年的中国喜剧脉络,你会发现,很多情况都和两个概念有关——讽刺和简单。
“宇宙牌香烟”就是典型的讽刺类的单口相声,陈佩斯的“你把给我的好处都吃了回扣了吗”,范伟的“忽悠,接着忽悠”,到讽刺的最高级“我在这学会扯蛋了”……讽刺走红几十年,并不是偶然。这些年中国飞速发展,免不了会泛起一些沉渣污垢。创作人和表演者,及时抓住了生活中的切口,反映了生活中老百姓关切的问题。这既是取之于生活,演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同时,“简单”,也是经典喜剧不可缺少的因素。马季的单口、陈朱两个人、到“铁三角”,人物关系明了,背景简单,全靠剧情和包袱推着,再加上到位的表演,想不成为经典也难。而创作团队也尽心尽力,一个小品本子打磨多日、一个小品反复彩排修改的场景也十分常见。
几十年下来,中国喜剧从简单到起步再到讽刺,已经逐渐培养了观众的欣赏方向。虽然喜剧的定义宽泛,但这一方向,很多中国人就已经在内心定为“喜剧”。昨日,特别爱看小品的沈阳人高翔提出一个问题:“怎么现在从《喜剧总动员》,到《跨界喜剧人》,看不出小品的‘老味道’呢,动不动就很多人,大场面,催泪。”
喜剧不像喜剧
内容是短板
很多人通过不同渠道也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看了很多年的小品,味道变了,仿佛不哭就是没看明白。
今年,贾玲在一档喜剧节目中根据自己的记忆创作了小品《你好,李焕英》。“因为一场不幸的交通事故,母亲离世,贾玲穿越到了母亲年轻的时候……然而一段愉快而短暂的相聚后,时空转换,贾玲在现场看着父亲与母亲相处的一幕幕和自己的小时候,情到深处,几度哽咽。”当时,这个小品感动了很多人。“很好。老哭了。很完美的小品……祝福贾玲。”类似的评论铺天盖地。
仿佛是看到《你好,李焕英》一夜火爆,随后的各档喜剧节目全都得了流行病,上半场使劲搞笑,下半场刻意用人性最脆弱的亲情、爱情等因素挠人心,结果就是刻意让人哭的痕迹太明显,且比较粗糙,总之一句话,都没走心。
现在小品不像小品还有一个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撰文说:“很多小品在形式上花了大功夫。比如道具、置景。参与人员也一增再增,有的节目甚至出现了几十个群演,感觉整个舞台都快容不下了。而且,小品的难度也在增加,比如吊威亚这种在影视剧中才有的,竟然在小品中也有出现。在外包装上,各个节目组都花尽了心思,但内容却成了短板。小品原本是最应该贴近生活的。但不难发现,真正来源于生活的原创小品,少得可怜。”
形式大于内容,过场大于内涵——完全违背了喜剧的本质。打着喜剧的旗号,看上去像是音乐剧,结果更像悲剧。我不管你乐不乐,反正你哭了就行。这就是现在为何有人说,当下的喜剧不像喜剧的原因。
演员忙赶场
小品内容不免粗制滥造
讽刺与简单,老喜剧的两个传统;催泪与场面,新喜剧的两个缺憾。在号称要扛起喜剧大旗的国内各个团体中,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当年,老一代喜剧人的“出活”频率,不高,基本一年一个,每出必精品。现在,新一代喜剧人的频率,每周一个,甚至一个团队不止一个。总有新闻报道说,我们为了这个作品,大家几天几夜都没睡觉,熬出个剧本,这个效果已经不错了……但这是不是另外一个意思呢,阵容是临时拼凑的,本子是临时攒的,甚至演完就散,基本的合作精神是否每个人都具备呢?
蒋欣演喜剧,李晨说相声,还有马苏、陈赫……搭配上基本的几大喜剧团体的班底,开演!注意,这些比较火的艺人都很忙,每周一期时间不够,阵容拼凑磨合不好,一定会造成创作上“见风使舵”,怎么快怎么来,怎么更容易刷存在感怎么来。这不是真正的喜剧,而是一群喜剧人带着另一群人在“忽悠”。今年“忽悠”过了,明年还能“接着忽悠”吗?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