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的妻子 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童第周
童第周:引领中国克隆走向世界的先驱
1997年,一头名叫“多利”的绵羊在英国出世,它是第一例体细胞克隆成功的哺乳动物,在世界上引起巨大震动,克隆技术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词。然而殊不知此项技术早在40多年前,就已经被一位中国科学家应用于鱼类生产,这位科学家就是童第周。
《睡莲金鱼图》 资料图
这幅由著名画家吴作人创作的《睡莲金鱼图》即生动地记录了童第周所创造的生命科学奇迹。几尾小金鱼嬉戏着,穿梭在莲叶中,打头一尾却与众不同,金鱼的身子却长着鲫鱼的尾巴,这条鱼的诞生是生物遗传学说一次伟大的实证。后来国际生物学界用培育者的名字命名了这条鱼:童鱼。
童第周从1958年就开始了克隆工作,当时他们称之为“细胞核移植”,也就是今天妇孺皆知的克隆技术。40多年前,童第周在简陋的条件下以一己之力,穷毕生心血,创立了中国的克隆事业,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我是中国人,我的知识应该为中国效力!”
童第周曾说:“科学家一要有很广博的知识,二要有很奇特的想象力,没有创新不行。”小时候的童第周就是这样,喜欢想象,很多普通人看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在他脑中却是无数个为什么。“神经、眼睛和大脑究竟有什么样的联系?眼睛为什么长在头上?手臂为什么长在两边?” 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童第周的心中,他对生命奥秘的好奇,或许也成为他考上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却最终选择生物系的重要原因。
1923年,童第周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他希望通过哲学来解答生命起源之谜,但是后来他发现哲学不能满足他对生命奥秘的好奇。而此时,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郭任远一次有关“猫鼠实验”的演讲使他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懂得了实验的重要性,“一切都要通过实验,通过实验打破前人的学说”,这个观点也贯穿了童第周一生的科学活动。后来童第周又结识了生物学导师蔡堡教授,从此开始了胚胎学研究。
1930年,比利时的比京大学著名生物学家布拉舍和达克的实验室来了一个30岁上下的中国留学生,或许是法语不好,或许是身材瘦小,总之,他不被人注意,他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专心致志于每项细碎的工作。当时有一个青蛙卵的卵膜剥除手术,多年来没人能完成。蛙卵又滑又圆,捉都捉不住,一用力又破了。童第周的导师达克也没有做成功,很多研究工作因此无法展开,导师想到了平时一言不发的童第周,请他来试一试,没想到童第周一下子就剥掉了青蛙卵的卵膜。方法巧妙,动作精确,这一举动轰动了欧洲生物学界。1931年夏天,教授带着这位心爱的学生来到著名的科研中心法国海滨实验室,这次,要为直径不到十分之一毫米的海鞘卵子做外膜剥离,童第周再次顺利完成,童第周精湛的实验技术让云集此地的国际同行十分钦佩,也给当时在国际生物学界声誉极高的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童第周不仅用这双手,做了很多高难度的实验,也写出了很多漂亮的论文,当他最后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胚胎学家了。童第周的老师达克教授曾劝说他“你的国家这么困难,在这里我可以给你申请特别博士”,童第周却说:“不,我要回去,我是中国人!”在童第周看来“要搞工作,应该回祖国去搞;有成绩,为什么要给别的国家?”就这样,童第周放弃了“特别博士”学位,放弃了布鲁塞尔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毅然回到了祖国。
携手并肩 用爱照亮困顿中前进路
童第周回国后即和妻子叶毓芬来到国立山东大学任教,走上了科学报国,科学兴国的道路。可惜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像所有的同胞一样,童第周和妻儿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几经辗转,1941年,童第周夫妇来到了同济大学任教,那时的同济大学因为战乱迁到了四川宜宾的李庄,流亡的生活虽然艰苦,但童第周仍然沉浸在科学实验中,只是条件太差了,连一台显微镜都没有。显微镜是童第周工作最起码的条件,但是流亡大学的实验室只是一个破庙,几张板凳。
后来有一次到街上的时候,在一间旧货店中,童第周发现了一个德国蔡司的双筒显微镜,他对此爱不释手,可惜却被标价六万元吓住了,童第周和妻子不可能买得起。但他却牵挂着这台显微镜,茶饭不思,经常跑到那个旧货店去看,每次离开都恋恋不舍。妻子叶毓芬了解丈夫对工作的渴望。作为童第周生活上的忠实伴侣,事业上的得力助手,她知道童第周的痛苦,于是把自己所有的首饰变卖掉,又向亲戚借了部分资金,终于买下了这台双筒显微镜,家里却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直到十年后才还清。这台显微镜记录了一对风雨同心的科学家夫妇深厚的爱情,也见证了那一代知识分子为了事业甘愿牺牲的精神。他们在一起四十多年,童第周一生的科研成果,百分之六十是夫妇俩共同完成的,因而他们被赞誉为中国生物界的居里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