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牧之马路天使 《马路天使》:教当代导演写剧本

2018-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这部电影1937年推出,距今快要70年,昨天夜里重温,发现让当代电影人学的东西还多着哩!   剧情如下:     吹鼓手陈少平和卖报的老王.卖水果的小贩.剃头司务.失业者是结拜的兄弟,他们都住在同一个弄堂的小阁楼上.在他们对面住着寄人篱下的一对姐妹:小云和小红.小云被鸨母逼迫,做了妓女;而小红天生一副好嗓子,就跟着琴师去卖唱.小红和小陈每每对窗玩闹,日久生情.    一次,小红在茶楼里唱歌被流氓古成龙缠上了.鸨母和琴师合计将小红卖给古成龙.小红只得与小陈商量对策,他们先去找律师,想控诉古成龙霸占

这部电影1937年推出,距今快要70年,昨天夜里重温,发现让当代电影人学的东西还多着哩!   剧情如下:     吹鼓手陈少平和卖报的老王、卖水果的小贩、剃头司务、失业者是结拜的兄弟,他们都住在同一个弄堂的小阁楼上。

在他们对面住着寄人篱下的一对姐妹:小云和小红。小云被鸨母逼迫,做了妓女;而小红天生一副好嗓子,就跟着琴师去卖唱。小红和小陈每每对窗玩闹,日久生情。

    一次,小红在茶楼里唱歌被流氓古成龙缠上了。鸨母和琴师合计将小红卖给古成龙。小红只得与小陈商量对策,他们先去找律师,想控诉古成龙霸占民女的行为,但律师收费昂贵,小红和小陈无奈之中只得在小云和众弟兄的帮助之下逃往别处。

后来,小云也逃到这里,和老王过着平静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小陈为一理发店当吹鼓手被琴师发现,古成龙因此得知了小红的住处,派人来抓小红。

可这时,只有小云和小红在家中,最后,小云帮助妹妹逃走,自己却死在琴师的刀下。       故事似乎简单,却能让观众深深地爱上并同情那些混迹于社会下层的人物。

由于受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技术的影响,影片在声、道、服、画、演和剪辑诸方面,都还显得相对的稚嫩。后期对白有时候连演员的口形还对不上;音乐质量也如同夹着冰雹的细雨,时续时连;由于是黑白影片,服装上倒还勉强过得去,不过被小陈扔出窗外的那块面料却着实看不出有什么好来;演员的表演也充满了戏剧腔,动作夸张抢眼;剪辑有时还声画不同一,或者出现跳剪;电影开头特意将镜头下摇,以在表现底层寓意的意图也过于明显……然而,这部电影还是能在第一时间让你暴笑,还是能在第一时间你让感动,还是能在第一时间让你笑中含泪,还是能在第一时间让你心生悲悯情结,还是能在第一时间让你思索社会的黑暗与不平等。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那里有一个好的导演,这个导演真正理解底层百姓的生活,这个导演真正体尝了世间的不公,这个导演真正把握了社会和时代的脉搏。

于是,这位导演写下了一个堪称经典的电影剧本。         一,电影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他们都在自己的生活范围里追求着各自点滴零星的安逸和快乐,他们的愁与苦、喜与乐,完全符合他们的身份。

这里只分析其中一个人物。

    赵丹饰演的吹鼓手小陈,充满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在他的眼中,生活应该是快乐的。编剧袁牧之在他身上注入了生活的信心,通过这个人物,编剧倡导着当时苦难的百姓应该快乐的活着。

但是,编剧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完人。当误会小红时,他也有赌气和负气,还把小戏的新面料扔到了窗外;当小云来到他们躲藏时的小屋里以避开巡警时,他尽管善良地帮助她躲过了巡警的滋扰,但还是本能地表现了对小云妓女身份的鄙视;甚至到后来,小云被琴师所伤后,老王一定要去找琴师拼命时,他也极力地阻拦,还说“为这么一个女人”,直到老王的一个耳光,才让他番然悔悟,并深深地自责;最后,当小云临终时,他主动将她抱在怀里,这时,他才深深地意识到,其实小云跟自己有什么分别呢?我们都是在社会最底层挣扎着的人们。

他的乐观主义、他的积极人生态度,在他成长的这一时刻,增添了更为深刻和厚重的内涵。       二,电影中的情节无不渗透出生活的气息,无不展现出真实的社会生活印痕。

    吹鼓手和老王为帮助小红逃离古成龙的魔掌,一起来到律师事务所。

在这里,袁牧之充分调动了他的喜剧天分,既恰到好处的表现了贫富的巨大差距,又在喜剧进行中更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个场景,可以充分地证明导演兼编剧的袁牧之对当时下层百姓生活、性格的深刻观察。

小陈和老王表现得既憨厚,又风趣,处处透出一种天才的幽默,可拿捏得又极具分寸感,不让人觉得那是一种可笑的滑稽和出乖露丑。当律师问他们什么事时,小陈说是老王的家人、亲戚、邻居时,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也是神来之笔。

后来律师看出他们穷人的身份,直接不耐烦地把价钱摆了出来。他俩一下就在高额的诉讼费前蔫了下来。这与他俩刚刚上楼来到律师事务所,感觉这里在云里简直是天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时代作为遥远的背景,却时时影响着底层百姓的生活。这一点是我最为欣赏的。全片100分钟,除了片头部分字幕交待了地点和时间外,电影很少用空镜去展现当时的背景。

然而,却让观众时时处于时代的洪流之中。当小红唱四季歌时,战争的几个画面适当而又含蓄地提示了人们所生活的时代。然后,直接展现战争,展现侵略、欺压和流亡的场面几近于无。那是什么让观众深深地记住了几个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呢?编剧的高妙之处,在这里体现了出来。

那就是老王这个人物的设置。老王最喜欢的就是将看过的报纸糊在墙上。从第一个运用到墙上报纸查苦难的“难”开始,全片时不时地应照着墙上的报纸,将人物们生活的年代和时事一一展现出来。

这种应照可说已经到了“羚羊挂角,不着痕迹”的地步。       四,歌曲的安排与电影的展开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小红第一次唱《四季歌》时,对小红的身世似乎在作逶逶的倾诉,让我看到在小红这样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身上曾经历了多少悲苦和磨难。而《天涯歌》的演唱,更是对剧情、人物性格、情感的深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小陈和小红在窗台上唱《天涯歌》时,一个郎情,一个妹意,他俩一边唱,一边展现着对彼此的好感,那种由心底散发出来的笑容,正是一个人面对苦难时重新获得勇气生活下去的源泉。后来,因为误会后,小红再次在酒店里唱起这首歌,同样的旋律、同样的歌手,却将小红内心莫大的痛楚完全挖掘了出来。

小陈再忍受不住,愤然而去。这是他俩情感世界的一次展露,为更深一层地理解对方、爱对方作了很好的铺垫。       由以上粗浅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剧本,永远是电影的基石。

    一个剧本,如果对生活没有细致并包含热情的体察,连导演自己都感动不了,如何能够感动观众?一个剧本,如果对人物没有真切的认同和忠诚的喜爱,连导演自己都无法信服,如何能够让观众信服?一个剧本,是绝对需要技巧的,如果没有用心的精心设置,连导演都敷衍了事,如何能够让观众喜闻乐见?一个剧本,如果没有生动可触的生命,连导演都感到索然无味、只是在骗取观众的腰包,如何能够击中观众的神经、进入他们的记忆深处、唤起他们的感同身受呢?一个剧本……当代电影人要学的还多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