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第十二 关于《论语》笫十二篇《颜渊》的读后感
论语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本值得去细细品味的书,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去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思想儒家思想,而且通过这本书我们也能对孔子的这个人的思想有所了解。 我们常从一些课本中得知孔子的教育方案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这关于这个我们可以从论语中找到证据,在他的不同的学生问他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对于他们个人的情况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会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优点、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他们不同的回答。从而可以体现出他对于弟子的责任心,孔子弟子数量上百,他能记住每个人的优缺点,给出不同的回答,可见这位导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
论语这本书对于每个人的细节描写十分到位,把每个人的性格气质都体现了出来,从而能让读者也了解这个人的性格等。
在《论语》第十二篇《颜渊》中,有这么一段,孔子的几位学生分别去问孔子“仁”是什么。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 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以上这段话就是孔子在不同的弟子提问时给出的回答。
在论语中还体现出了孔子对于做人的观点,孔子的观点是做人必须要正直、有仁德、以及进行全面发展。论语中还有提到一些治国方略,注重人伦纲常,君主要学会严于律己。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讲小人和君子进行了区分以及比较,体现了君子的伟大,以及小人的渺小。 我还从这句中读出,对于君子的赞美,以及对于小人的讽刺。孔子对于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就像两小儿辩日一样,他勇于向他人学习。
从这句话中也能体现的出来,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可见孔子对于知识的渴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也能体现孔子的谦虚好学。 论语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前任的经验,当然其中也有错误与正确之分。 1520LK梵音401 201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