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彬彬活态文化 被忽视的活态文化

2018-01-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上世纪初,美国学者洛克在中国云南丽江生活了二十多年.当他在美国夏威夷临终时,仍在念念不忘丽江玉湖村那鲜花遍野.民风纯朴的生活.洛克的启示不仅仅是丽江古城,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刚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世界已开始把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日程上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

上世纪初,美国学者洛克在中国云南丽江生活了二十多年。当他在美国夏威夷临终时,仍在念念不忘丽江玉湖村那鲜花遍野、民风纯朴的生活。洛克的启示不仅仅是丽江古城,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古纳西王国,一个由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共同构筑成的美丽的家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刚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许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世界已开始把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日程上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文明之国,八千年的文化绵延不断,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果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首先反映在活态的民间文化传统上。

实际上在我们辽阔的疆土上,许多偏远的乡村仍然是靠着口头文化的传统维系生存着,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现实。 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刚进入WTO的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陌生的课题,在大学的学生与教授中间同样是这样。

一方面我们在告别古老的农耕传统,另一方面我们在追赶着西方的科技与工业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分离对立的思维定式。发展的欲望似乎并没有提供一个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情感逻辑。

我们无意去把传统钉死在时间的柱头上,传统像一条流动的河,但传统的概念与内涵是多元的。我们有一个文字历史的传统,一个文人精英的传统,一个王朝更迭的传统。但我们长期忽略了生活中还有一个民间活态的传统,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

民间是非文字的,是一代代口头承传的多民族活态文化传统,这是一部用人民的生存行为和生存情感构筑成的文化史,这部生活之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被长期的冷落了,没有得到应有的文化尊重,这部文化史在自生自灭着。

人民承载文化是不自觉的,这是其文化在生存精神上最真实的一面。人民性不是抽象的,人民是由具体的族群构成,不同信仰的族群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丰富性。而不同的族群是由具体的、活生生的、不同的习俗方式、宗教方式、语言方式、生产方式、歌舞艺术方式形成的。

人民是一个活着的、传承着的、运动着的、完成并发展着的文化族群。 人类自古以来有两大生产,一种是物质生产,一种是精神生产,两方面都是必需的。

中国的乡村没有按文人的方式“生产”文化,乡村依照自己的需求,用自己口传的方式生产自己的文化。乡村有乡村的哲学,这就是最通俗最普及的生存与繁衍的哲学,民间艺术正是这一哲学观念最鲜明的隐喻和象征。乡村一年365天,习俗节日成为生活中比时间还准确的时间,习俗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成为循环运行准时的文化时钟,它使万物有了节律,使生活有了呼吸,使道德有了刻度。

习俗成为中国文化的活态编年史,习俗沟通了时间的循环。

可以说我们的文化时空观是建立在习俗的经纬线上。 围绕着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我们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转九曲、燎火塔、皮影戏、面花等等都蕴含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

还有南方的傩戏,少数民族地区的苗族刺绣———一部穿在身上的神话史书,藏族的口传史诗《格萨尔》,纳西族的《东巴经》,彝族的民间漆器,土家族的西兰卡普,蒙古族的史诗《江格尔》,蒙古长调,还有遍布全国的诸多民间木版年画产地,以及多姿多彩的民间玩具产地,民间陶瓷产地,民间印染产地。

可以说民间的习俗生活有多丰富,民间艺术就有多丰富。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化时空含量的传统。

民间文化的积淀是超越时空的。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第一,中国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遗产的丰富性与消失的迅速,为抢救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第二,整个社会(政府与公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非常不够,缺乏法规措施,缺乏智能资源,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第三,传承渠道不畅,原生态传承缺乏自觉,民俗流变冲击大。教育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

大学中非物质遗产相关学科极度缺乏,教育不能培养提供文化遗产所需社会人才。第四,政府文化部门缺乏对民族文化资源整体价值的评估,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滞后,资金技术贫乏,正面主导参与乏力。

第五,民俗旅游对民间原生态文化价值认知肤浅,缺乏文化规划。旅游市场对民间艺术遗产庸俗化、廉价开发,对社会造成文化误导和原生态破坏。但从近期发展趋势来看,形势已有所改观,首先文化部已经启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其中包括申请国家重大投资,进行文化抢救、普查记录、保护,以及相关法规制定。

同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由冯骥才先生倡导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已经启动。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也都在积极准备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普查抢救工作。中央美术学院在国内高校率先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民间艺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系统引入高等教育,并积极筹备文化遗产规划管理本科专业的建立,同时和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合作,着手进行中国民间剪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并启动在陕北延川进行民间剪纸原生态传承保护,在陇东环县启动民间皮影原生态传承保护。

中国作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应当有自己的国家文化遗产学院,应当全面整体地对国家文化资源进行考察评估、统计规划,应当在法规制定、遗产管理、人才培训、信息输送、社区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强有力的作用,建立起国家文化遗产信息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提供更多的智能与技术信息支持。

像大西北开发,不能忽略封闭空间中的文化遗产价值。 作为文化遗产大国,中国从物质遗产到非物质遗产,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这是用漫长古老的农耕文化生活换来的。

在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只不过我们还没去从容地认读,便面临着消失。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阂,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

中国开放的心怀,不仅仅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沟通,同时也是本民族多元文化的整合。一个民族的发展,基因是不能丢掉的。[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