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悲剧代表作) 弦乐四重奏-《死亡与少女》

2017-08-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死与少女--有感舒伯特弦乐四重奏作品舒伯特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位作曲家.种种言语无法尽述的极度微妙的情感上的变化,在他的音乐中都能够得到非常细致入微的体现.在运用音乐语言的灵敏度上,我个人以为无人能及舒伯特.除了艺术歌曲,舒伯特的室内乐也是堪称极品的."死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是与"未完成","冬之旅"齐名的,舒伯特的代表作品;这部弦乐四重奏的慢乐章,则是根据舒伯特的一首同名艺术歌曲改编而来,做的一个主题变奏,旋律非常优美.每一个乐章都是引人入胜

死与少女——有感舒伯特弦乐四重奏作品舒伯特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位作曲家。种种言语无法尽述的极度微妙的情感上的变化,在他的音乐中都能够得到非常细致入微的体现。在运用音乐语言的灵敏度上,我个人以为无人能及舒伯特。

除了艺术歌曲,舒伯特的室内乐也是堪称极品的。“死神与少女”弦乐四重奏,是与“未完成”,“冬之旅”齐名的,舒伯特的代表作品;这部弦乐四重奏的慢乐章,则是根据舒伯特的一首同名艺术歌曲改编而来,做的一个主题变奏,旋律非常优美。

每一个乐章都是引人入胜的,而在舒伯特的音乐中,无论是缠绵的思绪,还是阴暗的幻想,都被诠释得出神入化。第一乐章的开头,起势感觉似乎没有爆发出来,所以影响到了后面整个乐章的走势;但随着乐章的发展,感觉在慢慢地恢复,找寻正轨。

严峻的主题,惯常的舒伯特作品中的阴沉的幻象,与甜美如歌的旋律,展现一种神秘的梦幻般的意境。
第二乐章是全曲的精华,也是最最凄婉动人的哀歌。听过艺术歌曲“死神与少女”,恒定缓慢的节奏,低沉压抑的旋律,令人难以承受。

但每每读那段歌词,心中却有一种奇特的非常温暖而安详的感觉,而并不是恐怖。甚至可以说,这样的描述,并非是一种痛苦,而是获得恒久安宁的解脱一般。在四重奏中,因后面进行了若干变奏,使得乐曲显出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凄美。由艺术歌曲主旋律延伸过来的主题过后,在大提琴均衡的拨奏和其他弦乐器所铺就的背景之上,第一小提奏出了一段异常凄婉的旋律(应该是代表少女),是典型的舒伯特的纤弱的柔美。

而最喜欢的是紧接下来的大提琴的那个变奏,平日与乐友开玩笑,称这段变奏,是叫做“死神的忧伤”;他所代表的形象,并不是可怖的,而是极端的安详,沉静与忧郁。这段我觉得演奏得实在是太美了,温暖的音色。可以这么说。

非常的宽广的气息,流畅的线条,是如此的优美而动人!当然,阴森压抑的幻象,会再次地重现。但乐章发展到最后,是趋于一个似乎是安详而幸福的结束。
情绪波动的谐谑曲与惊悸不安的急板将绝望而躁动的情绪推到了一个顶峰。舒伯特从来就不是胜者。面对痛苦与现实,他永远选择逃避,永远屈服。也许面对苦难,他不够有勇气来反抗,来打破;而是以惊人的耐心去忍受,克制,却不是斗争。

精神上的敏感,细致入微与软弱,无法战胜自身的绝望。没有理由责怪。不得不认同他的悲哀,不得不同情他的软弱,无力抗衡。而这一切终究将归结为无力的呼告,隐没在黑暗中消逝。
只有在深夜,音乐才能够走进内心的深处,才能够无所羁绊。

不想去安睡,不想停止思绪。哪怕现在的意识已经有些模糊了。现在耳边是第二乐章,听起来有些无奈,和力不从心的感觉。舒伯特的音乐应该是用无奈而绝望的感觉去演奏的,即使是目前运转已经不太灵活的大脑,也是隐隐感觉到了乐曲中的幻象,如梦魇一般的诡秘,不可捉摸。

但那却是美的,即使是在残酷主题所营造的氛围中,即使是在没有任何希望的结局中徒劳挣扎——这是无与伦比的,极致的美;因为,它是始于生命终结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