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委常委刘树生 人民网记者专访阜阳市颍上县委书记刘树生
【主持人】看亮点听民声,今天我们人民网安徽万里行来到了阜阳市颍上县。颍上县是中华第一相管仲的家乡,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了。悠久的历史造就了颍上特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发展中的颍上正集聚力量,赶超先进、跨越发展。
作为一座拥有170多万人口的皖北大县,颍上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什么?未来如何打造一座宜居宜游的文明都市?下面我们有请颍上县委书记刘树生向广大网友介绍管仲之乡——颍上。
刘书记,您好!
【刘树生】:主持人好,各位人民网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进入颍上县城,给我们的感觉是:这座县城的城市建设很“大气”,感觉它不像一座县城,更像是一座中等城市。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深受鸿篇巨著《管子》的影响,而《管子》主要是记录管仲的言行事迹。颍上是管仲的故乡,颍上的城市建设是不是也受管仲思想的影响?
【刘树生】:颍上是管子故里,管子“因天才,就地利”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上海世博会向管子致敬道:“许多世纪以来,管子的学说教会了我们许多建筑艺术”。
颍上的城乡规划充分体现了管子理念,早在“十一五”初期,我县就明确了城镇化进程的方向,大力开展“五城同创”活动,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管子文化城、新型能源城、生态旅游城、滨水园林城、文明宜居城。我们先后聘请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多家高水平规划部门,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完成颍城(2010—2030)建设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以及道路、给排水、供电照明、园林绿化等专项规划,规划并形成城北煤电基地、城南滨湖新区、城西现代农业示范区、城东工业园区、中有文明新城区的五大城市板块。
我县投资14亿元,建成集防洪、交通、景观于一体的“五路四桥”,拉开了100平方公里颍城规划区整体框架,用五年时间从一个面积仅7平方公里的皖北小城建设成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0万人的国家园林县城,一座功能完备、环境良好、“人、水、绿”和谐交融的生态文明新城已初具雏形。
城北新区正在成为最具活力的城市景观功能区,东部工业园则源源不断为颍上发展输入不竭动力,城南滨湖新区将建设一个集文化教育、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区。
城市建设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为广大群众创造一个舒适便捷、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提高幸福指数。近三年先后开工建设1 5个公益项目,实施路、水、电、气综合配套。老城区投资3.7亿元,修路、改巷、增绿、装灯、建厕,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称赞。
在城北新区建设过程中,坚持把最好的地段、最好的环境留给公益设施,先后建成颍上一中、县医院、疾控中心、图书馆、群众剧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群众文化广场等30项公共设施,其中一中新校区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可容纳150个教学班近万名学生。
同时我们妥善安置了4000多户群众,每个3口之家就拥有一套住房和一间门面房,市场价值60万元,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居住难题,使农民真正变成市民。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颍上目前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和省级文明县城。行走在颍上的大街小巷,仿佛置身花园、森林,空气十分清新。颍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哪些探索?
【刘树生】:河网众多是颍上的天然优势,水是城市的血脉,有了水,就有了灵性。利用颍河水位与新老城区的自然落差,引水入城,改造3.3公里老城河、6.9公里外城河、疏浚5.9公里城北水系,沟通五里湖、八里河、老颍河,在县城规划区内形成了30公里的水系。
有人说栽树是颍上一绝,春夏秋冬,四季栽树,独木成荫、众树成林,即既有珍稀名木、花草果树,更有普通树种、经济林木,几年下来,不仅绿化美化了环境,更成为“绿色银行”,经济价值成倍增长。
颍城的绿化,不仅是沿路植绿、见缝插绿、小区点绿,更是利用荒废滩地、废弃河道大面积植树造林,打造绿色长廊。2011年,重点建设“四路四景”工程,对八里河东西大道、迎宾大道等重点项目实施高标准绿化亮化美化。
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总投资5.1亿元,分为北段城市森林、中段生态水乡、南段湿地天堂三大部分,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竣工,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沿五里湖湿地徐徐展开,和尤氏庄园风景区融为一体。通过绿地系统建设,形成了公共园林绿地为面、道路绿地为网、单位小区绿地为点的城市绿化格局,城区绿地率达到35.
3%,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拥有公共绿地10.9平方米。现在的颍城,水在城中、城在林中,花开四季、绿满全城,住建部评价我县是一个 “城中水、水绕城,城中绿、绿绕城”的滨水园林城市。
【主持人】:颍上堪称皖北的“塞上江南”,境内的八里河风景区和小张庄村也获生态环保全球“500佳”称号,另外像迪沟也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可以说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十分的富集。颍上要想成为安徽旅游皖北新版块的中心,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打好生态牌?
【刘树生】:颍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这个朝阳产业,成立了颍上县旅游发展指导委员会,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发展旅游事业。我县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生态、文化、体验”主题,树立“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理念,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管子文化游、生态湿地游、淮河风情游、休闲观光游,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衔接,达到了“农业园区景观化、农业设施生态化、生产过程体验化、农民从业导游化、耕读休闲大众化”五化标准,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是打好生态牌。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体味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促进“全球500佳”小张庄村和八里河镇充分尊重自然,有效保护环境,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加快迪沟湿地公园建设,争取早日建成全国第一个矿山塌陷型湿地公园,探索矿山塌陷区生态整治、综合利用的新路子。
完善总投资5.1亿元的五里湖湿地公园暨八里河西路工程,在已有4A级景区标准上,联通尤家花园与尤氏庄园,完善休闲农业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集防洪、交通、旅游景区为一体的综合工程。
二是打好文化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花鼓灯、曲艺、杂技等民间艺术,传承淮河文化,举办高水平管子文化旅游节,重新规划、改造管鲍祠、甘罗公园等一批核心人文旅游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生态旅游的多方共赢。
三是打好特色牌。依托小张庄、三王村等美好乡村先进村、八里河农家乐一条街,大力发展庄园经济,建设一批集休闲、娱乐、餐饮、垂钓、采摘等于一体的农家乐景点。大力弘扬双集古井“香茗留七贤”的传说,依托千年古井建设以江南风格的茶文化主题园区,成为集古井观光、茶风茶俗体验、养生休闲于一体的特色休闲旅游区。
下一步要把这些品牌进一步打响、做活。我县始终把旅游与城市建设、美好乡村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建设生态旅游城。
目前,八里河东路、西路直通八里河景区,从高速出口到景区只需要15分钟,城市规划面积扩至100平方公里。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力度,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重点建设和完善旅游发展的“一心、一带和三区”,打造享誉海内外的“管子故里、休闲天堂皖北水乡、生态颍上”,将颍上建设成为宜居宜游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主持人】:近年来,颍上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皖北一颗耀眼的“明珠”。颍上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什么?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又是什么?
【刘树生】:近年来,我县虽然取得较大发展,但发展不快、发展不优、发展不均衡仍是当前我县面临的主要问题。今后几年是颍上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是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强工业。我们将继续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依托煤炭、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建设县工业园、循环经济园、乡镇工业集聚区,延长煤电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全年力争新增规模企业60家以上,工业投资增长50%以上,奋力实现工业经济大跨越。
二是做美城乡。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目标,建设规划面积达100平方公里的管仲文化城、煤电能源城、生态旅游城、滨水园林城、文明宜居城。同时,坚持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强化产业支撑,建设三王村、渔民村等一批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型美好乡村。
三是做实农业。实施投资3亿元的沿淮四大低湖洼地治理工程,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快建设小麦单产千斤乡(镇),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110万吨。重点扶持汇阳食品、管子酒业、鑫泉米业等龙头企业发展,打造全国、全省著名品牌。
四是做活商贸旅游。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现代服务业、旅游文化产业。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继续举办管子文化旅游节、双集茶文化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做大做强管仲文化游、生态湿地游、生态农业游、皖北水乡游,旅游综合收入提高20%以上。
五是做好民生。我们将把民生作为发展的最终追求,继续扎实做好省、市实施的各项民生工程,加快建立覆盖城乡、惠及群众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构建平安颍上、和谐颍上。同时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为颍上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在这里,我代表颍上县委、县政府感谢人民网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对颍上近年来发展的关注与支持,也欢迎广大网友和海内外客商前来颍上休闲观光、投资兴业。
【主持人】:感谢刘书记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对颍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我们也祝愿颍上早日实现发展目标,百姓生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