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夫妇淡泊名利献身科学的故事
王选,被誉为“当代毕?”、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发明人已于2006年2月13日驾鹤西去。当年,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青年女教师陈??宣布自己即将与王选结婚的喜讯时,得到的却是许多老同学直言不讳的发问:“你怎么会找那么一个半死不活的人?”的确,在有200多人的数学系,好小伙子可以大把大把地抓,何况她聪明、开朗,歌又唱得好。
这个幸运的“病鬼”便是王选。当他荣任准新郎之际,也正是他“岌岌可危”之日,“动一动都要大口喘气”。青年女教师陈??说:“结婚,就是为了名正言顺地照顾你!”说起来,王选和陈??还有一段师生情谊呢。陈??比王选高一班,1957年毕业留校,曾辅导王选他们班的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课。陈??,这个娇小的上海姑娘,有着坎坷的经历。她七岁丧母,父亲长年在外奔波,只得把她寄养在亲戚家,使她养成一种不服输的顽强个性。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高中毕业后,一举考入北大数学系,学成后又留校任教。她天生一副好嗓子,喜欢唱歌,从不端老师的架子,和同学们相处很融洽。由于年龄小个子也小,同学们亲切地叫她“小先生”。陈??清楚地知道,王选是怎样被病魔缠身的。
1958年,王选毕业留校了。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北京大学也以“会战”的形式研制中型计算机———红旗机。年轻的王选狂热地投入到了计算机的设计、调试工作之中。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坦言:“当时都玩命了,经常是连续工作一天一夜,最紧张的时候40个小时都不睡觉。熬完通宵回到宿舍,还没解开衣扣就睡着了。”高负荷的紧张工作,长时间的体力透支,再加上随后而至的三年自然灾害,王选又饱尝了饥饿的滋味……很快,王选全身浮肿,得了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病。低烧不退,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到医院一查,肺部有很重的阴影,医院最初怀疑是“红斑狼疮”,治了一阵不见好转。转了几次院,又被推断是“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这两种病在当时都是很难医治的重病。万般无奈之际,王选回上海养病,这一去就是三年……
“如果不是她,我扛不过来,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一切”
1966年,***开始了。“***”中,北大是重灾区,王选因为出身“***”,还因为他经常收听外语广播,被定为了修正主义的苗子。被关到北京郊区昌平分校,强迫劳动。
王选的旧病复发了,而且这一次病得更加厉害。
有一天,陈??来看他,语气坚定地对王选说:“跟我回北大,我们结婚吧……”
1967年2月1日,而立之年的王选与陈??在北大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举行了婚礼,没有热闹的仪式,没有鞭炮和酒宴,连结婚照都是后来补照的。除了陈??娘家人寄来的一条床单、一对被面和一身衣料外,他们没有接受任何贺礼。
作为新娘,她每天要在椅子上铺一床棉被,让棉被搭在椅子的靠背上,然后把重病中的王选安置在椅子上,王选就靠在椅背上对着阳光喘息。新娘甚至不知道这个生命能坚持多久,只知道应该爱惜这个生命,要非常地爱惜这个生命。
三楼没有自来水和下水道,每天上下楼打水倒水成了新娘沉重的劳役。身体瘦弱的陈??,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加之学校没完没了的运动,使陈??身心俱疲。幸亏有热心的同事和邻居常来帮忙,送病人上医院,才使她没有累垮下来。
王选的身体稍稍好点,就进了学习班,成天写检查,挨批判。当时他发着低烧,心情十分苦闷。只有在每星期六下午回到家,见到妻子,一吐心中的郁闷和委屈,才觉得稍为轻松一些。
到了每星期日傍晚,王选又要“住监狱”去了,妻子总是夹着被子跟在他后面,一直把他送到“学习班”,放好被子后才转身回家。很多年以后,王选回忆这段痛苦的日子说:“如果不是她,我扛不过来,也不可能会有今天的一切。”
“一个人献身于学术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一些乐趣,也会得到常人所不能享受到的一些乐趣”
1975年春天,北大有了一台计算机。陈??在计算机应用情况的调研中了解到,国家有个关于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重点科研项目,代号为“748工程”。
她凭着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和对国内外计算机行业信息资料的掌握,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件值得做的大事。
她把这一信息告诉了王选。将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出版印刷行业,是王选在病榻上几度做过的美梦。这一信息使王选美妙的构想有了一个可以实施的机遇,他被汉字精密照排的难度和光明的应用前景所吸引,激发起了挑战工作的天性和创造的欲望。
王选夫妇做出了一个历史性的选择,从此与汉字精密照排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共同走上的这条充满了荆棘的漫长的科学之路,也使他们部分地牺牲了家庭生活的乐趣,几乎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20多年来,他们没有寒暑假,没有礼拜天。每年春节放假,正是他们避开干扰,效率最高的工作日。作为个人爱好,王选喜欢听京剧、陈??喜欢音乐,他们都热衷饱览大自然美丽的风光,但他们没有时间去戏院、音乐厅,更没时间去旅游。王选说:“一个献身于学术的人,是无权过普通人的生活的。他要失去许多常人拥有的乐趣,得到常人得不到的幸福。”
王选何其有幸,他同时有了两个聪慧的、高速运转的大脑;中国的激光照排事业何其有幸,有这样两个为之忘我奉献的人!他们的家,几乎成了汉字精密照排项目的工作间。没有白天和夜晚,没有上班和下班的界限,调研、查阅资料,论证方案,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
夫妻二人,朝朝暮暮,殚精竭虑,全部生活的中心,就是项目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一切喜怒哀乐,无不与这些困难、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作为科学家,他们勇于向困难挑战,而从攻克难关中所获得的乐趣,也是常人所体会不到的。
那些日子,夫妻俩常常是早上一睁开眼,就开始讨论科研方案,时而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不谋而合,夫唱妇随。大部分技术上的难题,不是在办公室,而恰恰是在清晨的讨论,或半夜的突发奇想中得到解决的。就这样,不知经过了多少个节假日和不眠之夜的奋力拼搏,终于在1976年年初,设计出了一个两人都比较满意的“轮廓加参数”汉字高倍压缩方案。
这里,王选天才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而作为我国最早的软件专家之一,北大方正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师陈??则构筑起了整个排版软件的总体框架。她设计的软件开发实施方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亲手编制了无数大大小小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