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暑期音乐综艺扎堆,垂直、极致、跨界多玩法再续传奇?
文丨梁湘梓
倘若回到2005年的夏天,也许啃着西瓜、守住电视机,疯狂的用短信投票支持自己心仪的“超女”莫过于当时暑假学生党们最幸福的事情了,也正是在那时,似乎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群体就已经习惯了在暑假有音乐综艺陪伴左右。
后来,《中国好声音》也是在暑假再次掀起了收视狂潮。是的,音乐综艺与暑期档就是有种莫名的契合度,而这样的习惯,已经坚守了十几年。
当时光来到2018年,除了电视端对音乐综艺的补给,网综也加入了乱战,这使得2018年暑期档有一种音乐综艺扎堆之势。
只不过好像这一年上热搜的,并非是某选手的某首歌唱得有多么惊艳,取而代之的是“播出事故”“延播”以及关于明星导师、体验官的热门话题。这不禁让人疑惑,对于音乐综艺而言,到底是音乐性更为重要还是所谓的“真人秀”的娱乐部分更加吸睛?
扎堆2018暑期档,音乐综艺让人眼花缭乱
爬梳中国音乐综艺的进阶之路,如果说十几年前还是草根选秀时代,而后来到了专业歌手竞演时代,那么现在显然已是音乐与真人秀融合的时代。这样的变迁,一方面是各种政策的持续收紧,另一方面则是观众对各种音乐综艺的审美疲劳。对于音乐综艺而言,创新是难题,或许更难的是在于找寻到刺激观众持续观看的新鲜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会发现2018暑期档的音乐综艺不仅数量多,并且种类也更加丰富,既有个人偶像养成的《明日之子2》,也有素人竞技的《中国好声音2018》《中国新说唱》《潮音战纪》,甚至还有极具开创性的《幻乐之城》等等。
根据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到,随着音乐市场的分众化趋势,这使得音乐综艺出现了显著的垂直细分的转向,如果说去年的《中国有嘻哈》让更多人了解了小众嘻哈音乐,那么今年市场则给予了“潮流音乐”“电音”更多的空间。
其次,从上表还可以窥见,似乎这个时代的音乐综艺不再局限于“素人+音乐”的音乐梦想了,而偏向了“玩法>音乐”的真人秀逻辑。于是,《幻乐之城》出现了。这档结合了音乐电影、现场直播的节目,也走向了口碑的两端,喜欢的很喜欢,不喜欢的也很不喜欢,可是以前所有的“爆款”都是如此,那么《幻乐之城》会成为又一个现象级吗?
还有已开播的《这!就是歌唱·对唱季》,节目将重点放置在了综艺的故事性上,通过CP组队再对战的方式,让选手们在情歌对唱中碰撞出感情,并与观众产生情歌共鸣。
因此,可以说音乐综艺面对着以往单一的节目模式以及不断被唱响的老歌给观众带来的审美疲劳,节目制作者一直在主动寻求创新、突破,这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笔者认为整体上中国的音乐综艺已经从单纯的音乐对抗走向了音乐的娱乐性表达,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更易被市场接受的一种路径。只不过,当市场被各种音乐电影、音乐故事、音乐偶像填满,却也没能留下几首耐人寻味的作品的时候;当音乐沦为了一种载体,而不再是音乐综艺的核心的时候,音乐综艺还能称为音乐综艺吗?或许,这是一道值得思考的议题。
面对大浪淘沙的市场环境,做到极致最重要
倘若暂且抛开对于音乐综艺到底是音乐性重要还是娱乐性重要的议题的讨论,仅仅对现有的节目做一个文本分析,会发现无论市场如何变,无论节目的包装如何更新,唯有真正好的音乐作品是“永恒”的,这或许是音乐综艺以不变应万变的关键。
而这里的音乐作品,或许也不再局限在某一首歌曲广泛的流传度上,而是在于节目的精致程度以及给用户留下的深刻的音乐体验,这很重要。
所以,就2018年暑期档已经播出的音乐综艺而言,对于“综N代”来说,首先应该做的是在抓牢固有的观众基数的基础上,去挖掘更多新的用户,甚至能够深耕老用户就很好了,这其实对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老用户感受到新意?
目前来看《中国好声音2018》在开播之初就因为“播出事故”而延播,虽现已复播,但这对于一档曾经的现象级综艺,经历了各种风波的综艺后,犯这样的错误是让人匪夷所思的,当然节目中涉及到的“未成年人”参赛也是节目整改的原因之一,只是想说一句:都是“老油条”了,还不知熟读政策的重要性吗?
而《中国新说唱》目前豆瓣得分5.2,远不及《中国有嘻哈》的7.1,虽然节目一上来便开始了精彩的60秒演唱,但没有了“freestyle”梗,邓紫棋的“我可以帮你唱hook”也没能激起多大的水花,加上选手中太多的“回锅肉”,少有的令人惊艳的作品,这使得《中国新说唱》虽有着满满的正能量中国嘻哈梦,也颇有难以复制去年的辉煌的征兆。
笔者认为,对于此类“综N代”而言,做到极致就是要在赛制、模式都已经基本固化的基础上,做好导师、选手、歌曲、互动四大方面的内容,例如导师要有风格,但好像有时候《中国新说唱》有些导师的严苛又稍显刻意;选手要真的会唱,有特点,这也是看了《中国好声音2018》的三期节目后,没能形成印象的主要原因——选手资源也面临着枯竭。
而在选歌上,小众的歌曲并非不好,但是也起码应该选择一些虽然小众却仍具大众品相的歌曲,否则也会陷入人歌两失的尴尬。
最后在互动上,其实《中国好声音2018》导师间的互动倒是还挺好,或许是几位导师有着鲜明的个人特点,李健的“学霸”形象容易产生某种奇妙化学反应。但是《中国新说唱》的导师在互动上,或者与选手的互动上,也好像也差点火候,缺少了某些“态度”的表达,《中国新说唱》好像确实也变了味。
而与“综N代”共同战斗的,还有许多首次出现在市场的新类型、新品种音乐综艺。对于这类音乐综艺而言,做到极致或许是真正架构出一套全新的音乐综艺模式,这个模式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且应该具备挑战自我的勇气特点。
就这点而言,《幻乐之城》和《这!就是歌唱·对唱季》都值得期待,而看了《幻乐之城》首期节目后,客观来说,节目有槽点,例如节目的形式有种大于内容的感觉,大家都将注意力放置在节目的表达形式,甚至放置在了节目的幻乐体验官身上的时候,节目的音乐性也打了折扣。
但从创新性上来说,《幻乐之城》确实算得上是良心之作。结合音乐电影、现场直播的形式,从观众角度而言就是看这8分钟的音乐MV够不够精彩,这也是部分观众不爱这个节目的原因,毕竟观众不可能喜欢所有的音乐作品,可从行业的角度来说,这档节目确实需要导演、布景、摄像、唱演者等多个环节的精密配合,这是一种真正的创新尝试,是值得点赞的。
所以,总结2018暑期档的音乐综艺,可以说是节目类型多样,有惊喜也会有些许的失望。惊喜的是,音乐综艺真的有了突破素人竞技、明星竞技等固有模式的新形式出现,而失望的自然也有仍然缺少经典的音乐作品、缺少对固有模式的微创新。
但不管怎样,在大浪淘沙的环境中,对每一档音乐综艺而言,更加凸显了节目内核——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惟愿今年暑假过完后,大家会记得几个音乐作品,或许这才是音乐综艺真正成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