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专家学者研讨《同一堂课》:文化节目需要暖流
7月15日,文化教育公开课博实乐《同一堂课》发起了“同文同宗,同根同脉”的主题研讨会,节目主创团队及国内知名教育专家、节目模式专家齐齐出席,共商中国语文教育方向,探讨两岸同源文化基因。在研讨会上,《同一堂课》被评为“星素结合的示范性节目”,“在立意上体现了用文化搭建两岸沟通的恒心,是文化节目中一股暖流。”
王洛勇“交流教育法”成效显著在风景如画的5分钟概念宣传片中,《同一堂课》研讨会正式拉开了序幕。节目总导演陈涤首先用“三个最”简单概括了《同一堂课》:第一,“最辛苦的节目”。因为从去年6月份开始策划到今年7月中旬杀青,这档季播节目整整录制了一年。其中总制片人和总编剧奶猪在录制过程中,“腰也断了,腿也瘸了”,节目组吃了不少苦头;第二,“对明星要求最高的节目”。因为节目要挑选的是为人师表的语文老师,所以要求明星必须“德才兼备”,而“师德”尤其重要;第三,“后期剪辑最纠结的一个节目”。因为每位老师录一周,而两位老师才剪一期节目,到底该怎么取舍?后期为此天天吵架。不过,陈导接着透露,现在后期正在剪辑长版本的《同一堂课》,并将在网络上播放,据说整个主创团队都认为长版本比电视短版本更好看,着实令人期待。在当天的研讨会上,《同一堂课》代课老师王珮瑜和王洛勇也分享了自己的录制感受。王珮瑜直言,之前还以为在录制中要配合节目好看,需要一些表演,没想到整个过程非常真实,三天拍摄下来,特别的疲劳和无助,甚至于每天晚上都在做梦,反复梦见一个一个“熊孩子”的面孔。不过,三天的辛苦也没有白费,王珮瑜从代课经历中受到重要启发,那就是京剧艺术要培养未来,就要从给小孩子讲京剧开始。为此她着手做起了少儿京剧场,而京剧场的位置就选在了她代课学校所在地——上海宝山区。王珮瑜说:“同一堂课是一个高级节目,因为它给人思考、反省。”而另一位代课老师王洛勇则自曝参加节目前“挺忐忑”。虽然他教过大学,也教过很多外国学生,但王洛勇认为自己的古文功底还不够,参加《同一堂课》对他来说更像是一次学习经历。不过,抱着谦虚态度的王洛勇教学成果却很不错,就在不久前,他代课班级的班主任还发来反馈说:“这次期末考试是全班考的最好的一次,孩子们都喜欢上学习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洛勇认为在节目中,最重要的是传达正确的教育理念,比如他提出的“交流教育法”,即通过平等的交流,而不是命令、胁迫、惩罚等方式传授知识。他还提出“尽可能要让孩子们跟实物产生关系”,比如看到山就要让学生去爬山,在寓教于乐中树立起“知行统一观”。
“文化热”中独辟蹊径 微观课堂以小博大《同一堂课》示范最有效“星素结合”《同一堂课》开创了文化综艺的全新模式。近些年,市场上的文化综艺并不在少数,《朗读者》、《诗词大会》掀起一阵以“诵读”为主体的文化热,可喜的是,《同一堂课》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在垂直细分领域另辟蹊径,首次尝试了聚焦于小学课堂和小学课文的原创节目。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影视创新研发学者冷凇教授便称《同一堂课》为“中国首档文化场景类教育真人秀”。在冷凇看来,文化类节目并不好做,因为“一旦策划不好,就流于空泛、高冷”。而《同一堂课》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将普通语文课升级到了艺术门类的慧眼之课,编剧不是把剧本编好,而是建立在顶层设计和剧情构建基础上的预判。这使得节目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细节,也碰撞出了不少真实流露的情感。乐正传媒联合创始人、影视产业观察主编、模式专家彭侃博士也认为《同一堂课》在“星素结合”这个点上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为了响应广电总局的导向性政策,不少节目在“星素结合”上绞尽了脑汁,但由于旧方法的不适用,往往形成明星成为嘉宾,而素人成为陪衬的局面。“现在为止,大部分综艺节目仍然非常依靠明星。不少节目虽然也有素人嘉宾,但那种人物关系,不是真正的在星素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彭侃在研讨会上说道,“但这种化学反应,真实的状态,才构成节目中的重要看点。”而《同一堂课》构建了以师生和师友关系为基础的“星素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明星老师因材施教,素人学生很自然地去请教、去交流。“这是一种很巧妙很自然的人物关系,所以说《同一堂课》,找到了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它没有过分煽情,而是用比较克制的方式表达,这样节目中形成的星素关系才是有效的。”《同一堂课》将自己定义为“文化公开课”,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贾秀清教授看来,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育人模式。“现在有很多公开课都局限于课堂,局限知识本身,但是我们的课通过电视节目模式,实际上是放大了推行了20多年的支教活动。”贾秀清教授认为,《同一堂课》更像播种机、试验田,也展现了教育的理想国,向观众展示教育不仅是应试,而是育人。她说,“这个节目实际上是一个很微观的空间,搭建了以小见大的模型,虽然是一堂课,却包容了同文同宗、同根同脉的整个华语世界,释放了教育的希望。”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黄玉峰老师立足于节目,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学习要学会苦中作乐,再比如学习要有主动性。他说:“中国古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现在做数学叫“刷题”,“刷这个题”非常不好。还有“学霸”,这个词非常不好。”在他看来,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都是被动学习的“学奴”,而我们要教孩子们主动学习,要让他们做“学人”。
在过去的一年,《同一堂课》节目组一共去了24个教学点,其中6个选择在台湾,还有1个选择在香港,并邀请了两岸三地的名人交换教学。无独有偶,黄玉峰老师也在长年的一线工作中积累了类似的教学经验。他说自己去过台湾很多次,都是带着学生去的,并住在台湾学生家里。通过和台湾学生的交流,他看到了两岸文化的统一性,也看到了差异性,而台湾学生的礼貌和“讲话文绉绉的样子”,则被他认为是值得发扬的。
就此话题,冷凇教授也分享了自己前不久去台湾交流的经历,他说:“虽然两岸用词不尽相同,但文化都是共通的,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这些两岸的教材里都教了。”结合自己的实地探讨和理论基础,他最后为《同一堂课》总结了“几个心”:孩子真心、授课细心、克服教学难关的耐心、用文化搭建两岸沟通的恒心。并呼吁文化节目需要清流也需要暖流,而《同一堂课》正是文化节目中的一股“暖流”。
《同一堂课》是由浙江卫视携手南瓜视业、灿星制作和碧桂园集团联手打造的文化教育公开课,而致力于提供优质K12教育的博实乐教育集团也是节目的独家冠名商,携手特约赞助方太集团、斯巴鲁汽车共同为节目助力,节目每周日21:10登陆浙江卫视。更多精彩视频,请关注独家视频平台爱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