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腿女孩”谢仁慈笑容打动观众:接受不完美,用力地活着
作者:金立维
节目中,谢仁慈说:“放下世俗偏见,撕下各种标签,我要用力地活着,活得兴高采烈,活得兴致勃勃!这,就是我。”她在告诉人们,她要的不是同情,不是成为励志典型,而是获得所有人的平等对待。
4岁时因为一场车祸,谢仁慈失去了右腿,从此变得与其他人“不一样”。《阅读·阅美》节目中,谢仁慈讲述了失去右腿带来的影响:童年玩耍时假肢飞出去,小伙伴吓得四散开来,边哭边跑;十几年里从没穿过短裤,把假肢包裹在暗处;老师出于关心不让她参加体育课、大扫除、运动会,她觉得自己像透明人,没有参与感、没有价值。听着谢仁慈的讲述,观众很是心疼,一如倾听嘉宾吴淡如所言:“有人说上天给我们关了一扇门,就会开一扇窗。但是天晓得,有时候门到窗的距离还真的暗得要命、长得要命,挣扎和痛苦我想不是别人可以体会的。”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谢仁慈用力拥抱生活,她的阳光、积极、乐观感染了无数观众。有人说,舞台上穿着裙子的谢仁慈很美,“她的笑容灿烂,她的行为很酷,她的那种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很健康、很积极。”还有人说,在她脸上丝毫看不到被生活暴击的痕迹,反而美得自信、美得淡定,对于很多人来说,残疾是一辈子的枷锁。谢仁慈却勇敢地把身上最痛的地方撕开示人,这个过程不仅仅关乎美,更是一个自我接受与认同的过程。
老师和同学的保护、售货员小心翼翼的打量、身边人同情的目光,正是这些让谢仁慈鼓起勇气撕掉自己的“包装”。她说:“既然这样藏不住,我为什么不坦坦荡荡走出来呢?我为什么不愿意去接受那个镜子里面有一条腿是钢管的自己呢?”谢仁慈美丽的笑容之下,是酷酷的个性。她说:“很多同学朋友都说我生活也会怎么样,但比起你不值一提。可我心里想不是这样的,每个人的经历都由于自己的特殊性都独一无二,因为独一无二所以珍贵。”这句话赢得观众赞叹,谢仁慈告诉我们,她要的不是同情,不是成为励志典型,而是获得所有人的平等对待。
的确,比起成为励志典型,谢仁慈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大家对残障群体的看法,她说:“我以前总想搞大新闻、做大事,让我们这个群体被看见。经过一两年沉淀,我慢慢认识到,可能我的生活就是学习、阅读、写作、运动,其实这样平常的每一天可能会影响我身边更多人,去改变对这个群体的看法。”谢仁慈给残障小朋友写信,告诉他们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谢仁慈的故事带给和她一样的人群勇气,视障男孩不再牵着朋友的手出门,而是用盲杖奔向新生活。
残疾人最渴望的其实是与健全人平等。谢仁慈说她想过普普通通的生活,这一点让我很有感触。要知道,残障人士并不特殊,只是生活稍有不便的普通人。我们在给他们提供帮助时不需要过分关心,也不用投以异样的目光,就像与普通人一样相处。谢仁慈的故事值得让更多人看到,人们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帮助残障人士平等、有尊严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