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黄禹锡 一个韩国学者眼中的黄禹锡事件

2017-08-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李旻泰说:"黄禹锡事件暴露了韩国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这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           事件进展到今天,韩国的科学家和媒体都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而目前,最伤心的是韩国的老百姓,在这个事件中,他们受到极大的伤害.           李旻泰是一位韩国社会学者,他在北京生活了10年.去年12月下旬到今年1月初,黄禹锡事件进展得最热烈的这段时间,他恰好在韩国,目睹了韩国上下对这一事件的反响和态度.1月9日,在黄禹锡事件的结论即将公布的前夕,他回到了北

        李旻泰说:“黄禹锡事件暴露了韩国一个根深蒂固的问题,这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           事件进展到今天,韩国的科学家和媒体都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而目前,最伤心的是韩国的老百姓,在这个事件中,他们受到极大的伤害。

           李旻泰是一位韩国社会学者,他在北京生活了10年。

去年12月下旬到今年1月初,黄禹锡事件进展得最热烈的这段时间,他恰好在韩国,目睹了韩国上下对这一事件的反响和态度。1月9日,在黄禹锡事件的结论即将公布的前夕,他回到了北京,也带来了作为一个韩国公民,作为一名社会学者对整个事件的认识与思考。

           非科学的理由,爱上了黄禹锡           李旻泰:说起黄禹锡,不能不说到韩国的国情。

黄禹锡之所以被众多的韩国公众支持和拥护,是因为他满足了公众心中的某种期待。

韩国是一个小国,这些年发展很快,然而普通百姓在精神上、物质上都有些“苦”。他们期待某种奇迹出现,特别是与地域规模形成反差的巨大奇迹,而黄禹锡符合这种奇迹的条件。他毕业于著名的高中,与很多科学家不同,他善于社交,在韩国上上下下交游广阔,是一个符合“偶像”条件的人。

           和大多数韩国人一样,在事件发生前,李旻泰对黄禹锡的成功感到骄傲,这种骄傲体现了爱国主义热情。

但被这种热情左右,公众和媒体都犯了错。           李旻泰:最早把黄禹锡塑造成明星的,是韩国三家最大的报社,这三家报社在韩国的影响力占到了70%左右。

然而,这些报社在报道科学家的成功时,却违反了科学和新闻原则。

他们并没有派出懂专业的科学记者,也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报道和作出判断,而是片面地肯定和拥护黄禹锡的成就,讲述有关黄禹锡的经历和故事。这种报道方式,更像是一种偶像的塑造。于是,怀着爱国主义热情和期待奇迹的百姓很情愿地接受了这个偶像。

尽管有少数报社提出了疑问,却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可。           其实,李旻泰也和很多韩国公众一样,对黄禹锡的支持有一些非科学的理由。

李旻泰在说起原先支持黄禹锡的理由时说:“我支持黄禹锡,是因为他和我一样,支持和拥护现在的总统。”           非舆论的手段,说不清黄禹锡           科学与非科学、新闻与非新闻、爱国与非爱国,是李旻泰在对事件进行反思时提出的“三非”问题——           李旻泰:我认为,在整个事件的揭露过程中,韩国科学家,特别是和黄禹锡身份相似的同辈科学家没有尽到同行监督的责任。

对黄禹锡的成就,科学界最先提出质疑的不是和他同辈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年轻科学家的团体。

他们最先在网站上揭露了黄禹锡论文的问题,而他们的质疑一开始就受到公众的批评。           较早揭示真相的媒体是韩国MBC电视台的《PD手册》栏目,这个栏目相当于中国的《焦点访谈》。

他们用暗访的方式制作了一个系列节目,在去年12月,只播出一期就遇到了“麻烦”。

暗访在韩国是违反新闻法律的,在专制时代,很多新闻媒体不得不采用这种手段,公众对此也是支持的。到了民主时代,暗访已经不再得到公众的支持。因此,尽管《PD手册》栏目在立场和事实层面都是正确的,却因“非法”这一致命的错误而无法坚持。

           韩国公众的爱国热情远远超出了科学家和新闻记者的想象,他们对《PD手册》栏目的抵制非常强烈——他们自发抵制随片广告介绍的所有产品,迫使广告商给节目“断粮”;他们的抵制也很有效——陷入法律和经济双重困境的节目曾一度中断。

           爱国主义,仅有热情就足够了?           去年12月中旬,也就是黄禹锡事件刚刚暴露的时候,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些专家和学者,其中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曾说,韩国媒体在事件得出最终结论前,对黄禹锡的谨慎态度是科学的。

而李旻泰对此却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李旻泰:在事件刚刚被揭露时,很多媒体对黄禹锡的态度是矛盾的。

在事件进行的过程中,韩国的记者们曾亲口说他们是记者,但也是韩国人,爱国主义热情在他们身上也是存在的。因此,在真相刚刚被揭露的时候,他们在报道真相的同时也有一种希望,即希望自己的报道是错误的,希望黄禹锡是无辜的。

           事件进展到今天,韩国的科学家和媒体都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

我的一个从事医学研究的哥哥说,现在大多数韩国科学家都认为黄禹锡是一个骗子。而目前,最伤心的是韩国的老百姓,他们在这个事件中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我在韩国期间的观察和了解,目前韩国百姓普遍回避这个事件,大多闭口不谈。

           公众爱上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是一件好事,这种爱一旦盲目、一旦失去理性,却往往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通过这个事件,我认为,韩国百姓从伤心中走出来以后,应该重新反思爱国主义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正当方式。像现在这样拥护和爱上了一个“骗子”的结局,对整个国家、对每个个人,都是一种伤害。

           记者手记           采访李旻泰前,记者曾有一种莫名的担忧,因为据他在中国的好友说,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

见到李旻泰后,记者发现自己多虑了——他既没有因“忌讳”而拒绝采访,也没有寻找种种借口为本民族“开脱”。

他和所有韩国公众一样,有一种伤心的感觉,然而事情已经发生了,在生活中难得有“值得思考的事,不能让它白白过去”。科学、媒体、公众、爱国主义,这件事情值得思考的太多了。

           从积极的方面看,他认为从这个事件中也能看到韩国的进步:           “我常常想,这件事如果发生在全斗焕、卢泰愚时代,会怎么样?大概是政府出面替黄禹锡遮遮掩掩——直到公众都丧失了对黄禹锡的信任,却始终无法确认真相。

”           公开的丑闻,或许更多地发生在民主的时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