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咏流传》让经典喜闻乐见
我平时是个不太关注电视的人,但是在看过《经典咏流传》之后,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内心十分感动。据我了解,从节目里走出来的《明日歌》已经成了很多校园的班歌,《苔》《墨梅》《木兰辞》《定风波》等等歌曲都有很高的传唱度,看起来和年轻人距离稍远的《枉凝眉》甚至还登上了音乐App的榜单首位,连新疆公务员考试都出现了这样一道考题:《经典咏流传》为何霸屏?
支教老师梁俊与山村孩子梁越群
用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经典,这是值得肯定的尝试。客观来说,传统经典与当代读者存在隔膜,尤其对于尚有理解障碍的孩子们来说,许多经典需要“导读”才能辅助他们进入阅读状态,否则容易形成他们对经典的抵触情绪。从这个层面来说,《经典咏流传》不是一档简单的音乐节目,它创造性地嫁接当下的语言、吻合当下的语境,对古典诗词进行谱曲、传唱,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传承,让年轻一代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是很有意义的“导读”工作。
现在,整个社会、整个生活都太闹了,许多人完全没有办法静下来,15分钟阅读的耐性都没有。实话实说,电视节目不能解决教育问题,音乐也替代不了文学,《经典咏流传》的创新普及只是第一步,现代流行音乐的改编有助于他们去接触和感知,但不能仅仅依赖于此,真正的阅读需要更进一步,抛开这种形式自己沉浸到书籍中去。《经典咏流传》现在的传播影响力很大,大量作品被许多孩子哼唱,他们之中或许有5%、10%乃至更多会因为音乐的牵引去自发寻找原著拜读,而这些孩子未来又会长成我们未来极具阅读素养的国民。我想,这就是节目最大的意义所在。
经典传唱人 王俊凯 演唱《明日歌》
传统经典文化的学习,越来越重要了,这不只是学习语文的需要,也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的需要。全新的“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传统文化篇目大幅增加。可以说,新编语文教材在激发阅读兴趣和拓展课外阅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专治“不读书”和“少读书”,以前的课文都是一篇一篇讲,但是到了高中阶段我们设计了很多整本书的阅读,以后都是一组一组来讲,还不光是读,更要求学生参与一些创造性的活动。
年轻一代的书香之气,需要整个社会的氛围营造。如果我们有20%的家庭有些读书的氛围,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可能大大好转。去年以来,央视在经典文化的创新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很久以前,一些学者对于电视手法的文学转化颇有微词,我当时就提出过不同的看法,普及工作总得有人去做,要求所有的国民去读很深、很难的东西,这不现实。只要不庸俗化,那就是应该被鼓励和提倡的。在我看来,《经典咏流传》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了一种普及渠道,也让中国音乐多了一份文学底蕴,值得继续做下去。
经典传唱人龚琳娜 演唱《离骚》
这些年来,我由衷希望带动大家回到教育的本义上去理解语文教学,把学生被应试式教育“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如果仅仅限于语文教材,不做课外阅读,无论怎么操练都无法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就是培养读书兴趣。我多次表达过,要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在阅读兴趣的培养上,我提倡语文教学采取“1加X”的思路,教一篇古文连带让学生读四五篇古文,所增加的“X”部分不一定读那么精,有了足够的阅读量,语感才能出来。
为了能让学生亲近文化,领悟经典,只要不恶搞,各种方式都可以尝试。举个例子,选入高中语文必修的《离骚》,被很多人称为“最难背的古文”,我注意到《经典咏流传》也将这首古典诗词和编钟之音一起呈现于舞台之上,创作了一首大气磅礴的《上下求索》。有网友就说,“因为编曲工整,旋律简单,所以让《离骚》的接受度反而高了起来”。通过这样的改编,哪怕多一个人愿意去亲近和了解屈原的心声,它就是积极而有效的。
读经典是“磨性子”,也是思想爬坡,虽然有些难和累,但每上一个高度,都能有所收获。年轻人总是比较喜欢流行文化,这可以理解。但有一条,人不能光是消费,要有积累,要多去获取那些经过时间筛选的精美的东西。读书养性,写作练脑。现在这个社会太浮躁,应该有一个空间让自己沉下来,抚慰自己的心灵,读书就是一种好的方法。
(作者温儒敏,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聘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