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俊周国辉 和村民一起造屋——访台湾建筑师谢英俊(转自城市中国)

2017-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和村民一起造屋--访台湾建筑师谢英俊 黄正骊 --------------------------------------------------------------------------------   采访 整理/ 黄正骊(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图片由乡村建筑工作室提供 Interview Text/ Huang Zhengli Pictures Offered By Architect Hsieh Ying-Chun & Atelier-3 谢英俊,台湾建筑师.70年代即开始在台湾从事

和村民一起造屋——访台湾建筑师谢英俊 黄正骊 --------------------------------------------------------------------------------   采访 整理/ 黄正骊(城市中国研究中心) 图片由乡村建筑工作室提供 Interview Text/ Huang Zhengli Pictures Offered By Architect Hsieh Ying-Chun & Atelier-3 谢英俊,台湾建筑师。

70年代即开始在台湾从事建筑工作,1984年成立谢英俊建筑事务所,近年来将工作重点放在大陆及台湾的农村建房项目中,并在汶川地震、台湾八八水灾等大型的灾后重建项目中作了极大的贡献。

前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谢英俊常被称作“灾难建筑师”——在台湾和大陆乡村的几个大型灾后重建项目使他变得有名。在几次演讲中,他强调自己是一个“常民的建筑师”。

与其说他认为抗震救灾只是一些临时的项目,不如说他心中揣着一个更宏大的梦想:为70\%的人类设计居所。他拒绝将设计师与农村建筑放在慈善事业的对立框架中,他所坚信和不断实践的是一种产业化的体系,在这样一种开放的体系中,设计师和村民一起造房子。

问:能简单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开始参与到大陆的抗震救灾项目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吗? 答:在来大陆以前,我们在台湾原住民部落中做相关的工作已经有些时间了。

后来碰到了温铁军老师,他正在筹办河北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学院的主要方向是要推动农民的合作组织,增加他们的生产力,解决一些农村问题。因此2004年后我们就开始参与一些项目,后来又到河南兰考以及安徽一些农村去实践。

我们的项目都是从生态和可持续的技术角度出发来考虑农村的新建构,并且都有附近的村民来参与。我们借这些机会跟村民交流,了解他们的技术和观念。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有很多人在城里就是施工队的。

我们要针对他们的观念和习惯来设计整套体系。 所谓“新农村”的项目我们也做了不少。但是项目的标题不重要,内容才更重要。如果对农村不做深入了解,贸然地用几个条条框框来进行规范,是很危险的。因为整个农村建房的体系千奇百怪,钢筋混凝土固然比较简单,但是多样化的作为同样是很重要的。

问:您在中国乡村实践多年,想必见证了我国在城市化大开发进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异化状态,农民是否始终处于开发进程的弱势?为他们造屋与在城市建房有什么不同? 答:中国的土地有两种:农村的土地是农民的,城市的土地是国家的,因此才有了城乡异化的表现。

在经济上来讲,农民的生产就业条件和收入毕竟不如城市。但是大陆的农村实际上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那么贫穷。

农活收入占的比例很小,大部分是靠在外打工、养殖和商业等其他副业来生活。相对国际上很多其他的国家,我们的农村算不上贫穷。 从建筑的角度讲,乡村居住和城市居住的空间对话本质以及建造哲学是一样的。

农民聚落的社区性比城市人强,也就更容易开展合作社式的建造。另外过去我们不觉得农村的传统工法重要,到五一二之后地震之后才开始意识到这些传统工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现在要恢复他们的合法地位。 问:我国很多城市正在尝试以农村土地整并的方式来重新调整城乡关系,就您的观察乡村的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吗? 答:耕地的浪费其实不多,农民不种田的地会承租给别人经营。

但是我们农村的建房用地在过去几十年内迅速扩充,农民孩子一结婚就付钱申请一个宅基地,这方面的浪费是很严重的。

我们去google earth上面看中国农村的聚落,农宅用地和耕地之间的面积是不成比例的。因此,农宅用地的整并规划是未来的趋势。如果我们要保有足够量的耕地,建房和建设的用地指标势必须在农村聚落的整并下完成,这在很多国家和地区情况是一致的。

农地不能自由买卖或随意变成建设用地,才能控制城市无序地扩张,而且土地利用必须达到高效,否则就不可收拾。

问:中国大陆农村地域辽阔,文化多样性也很丰富,您是怎样通过一套体系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呢?您会根据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地点呆很长时间吗? 答:我们需要一套开放性很大的系统,这样才能够因应地域性和文化的差异。

有了开放性的优势,很多细节的诠释——比如门前有一个阶梯啊,入口转一个角度等等——都是村民自己来完成的。所以我们不一定每次要在当地呆多久,整天蹲在那儿也未必就能解决问题,关键是要将农民的创造力和劳动力加入这个体系中来。

这种开放的建造方式现代主义初期就开始实践了,不过当时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降不下来,而且技术门槛高。我们的设计用很简单的工具、材料和加工方法就可以完成,可以直接交给农民来做而不需要依托专业的公司。

问:这样的开放性和“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是类似的概念吗?当系统的开放性达到一定程度后,建筑师的工作减少了很多吗? 答:这和“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我们的开放系统设计需要大量建筑师的作为。

但是作为的内容可能不同,最终的结果也许是外显的、实体的产品精简了,但是建筑师的工作量却更大了。比如我们花费很长时间做了一个乡村居住建筑原型的探讨。所谓的原型就是居住中不能再减少的内容,是生活中最核心的需要,有了原型才能保证在变化中不会走形。

这样一来,我们需要设计的屋型数量减少,但研究的工作量却增加了。首先我们必须充分研究和设计他们的结构形式、建造材料,预测可能的变化,能模拟各种状况;而且随着地域的不同,就要有不同的开放性原型,每个地方都得做调研,这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

当然开放性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可以复制、可以量化,有了量化产品才有意义。 问:量化的另一个意义也许是经济上的?您的项目中除了少数的实验性项目之外,是如何做到收支平衡的呢? 答:我们包括兰考的实验项目也是没有资助的。

到现在为止,收支平衡只能是一个想象,最终需要通过大量推广来平衡,因此产品是核心。轻钢结构在建房过程中的成本比重是很低的,农民通过购买轻钢的产品,可以大幅地降低建房的成本。

我们做过最大的项目就是去年台湾八八水灾后的重建,总体花费是市场价的六折左右。现在总共有2000多户人住进了我们设计的房屋中,以后如果经营得好,每年应该就不止这个量。

问:您的设计成品在农村的接受程度如何?是否也会有人抵触呢? 答:那当然。你看现在建房的惯习,就知道在农民的认知范围内什么叫好房子,这可能不是我们的一套设计体系能够提供的。

我们的是更质朴的、实事求是的做法,但是盖房子不是实事求是的,盖房子是有七情六欲的,再穷的地方都有人想要住在欧式古堡里面。这些都是非理性的,也是推行我们理念时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实践大多是在贫困灾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等,因为在这些地方,实事求是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