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再传弟子杨震麟 花鸟书法抒闲情 张大千"再传弟子"的丹青路

2017-09-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8月16日,"芳香·根植民间的学院派艺术"张志武书画展在成都诗婢家美术馆开幕,展出德阳书画家张志武花鸟.书法作品共74幅.儿时便迷上书画艺术的张志武,先后就读于原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经受业于包括张大千女婿肖建初在内的众多国画名家.他在几十年耕耘不懈的丹青生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创作风格.花鸟书法抒闲情展厅中央,悬挂着此次展览尺幅最大的作品<紫气东来>,一枝虬曲的紫藤从左至右贯穿画面,几只飞燕将画面点缀得生机勃勃.展厅两侧,<花开富贵&g

8月16日,“芳香·根植民间的学院派艺术”张志武书画展在成都诗婢家美术馆开幕,展出德阳书画家张志武花鸟、书法作品共74幅。

儿时便迷上书画艺术的张志武,先后就读于原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经受业于包括张大千女婿肖建初在内的众多国画名家。他在几十年耕耘不懈的丹青生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兼收并蓄的创作风格。

花鸟书法抒闲情

展厅中央,悬挂着此次展览尺幅最大的作品《紫气东来》,一枝虬曲的紫藤从左至右贯穿画面,几只飞燕将画面点缀得生机勃勃。展厅两侧,《花开富贵》《香从纸上来》《晨起西窗》《云烟入画》等花鸟、书法作品错落有致,引领观者探索张志武的艺术世界。

批评家陈荣认为,张志武作品,既有雄强大气的鸿篇巨制,也有柔情浪漫的精美小品,打破了刻画物象时传统技法对渐变和体积、光感的追求,而强调装饰性平面化式的挥笔点写,使画面语言更为简洁和质朴,充满个性。

中国画强调诗书画印相结合,除了绘画,张志武对其余三者也下足了功夫。“几十年的时间,把东汉西汉的隶书临摹遍了,平常时不时拿出来翻读。”1983年,张志武邀请画家方凤富先生办讲座。后者因走得匆忙未带印章,张志武便现场为其治白文印“方凤富印”,钤在画作之上。

张志武还经常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在诗、词、曲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几年前的新春,张志武画了一张大尺幅的葡萄花鸟图,并题诗“五十载前下渝州,缙云山下习诗书。废画三千皆往事,闲来圈点玛瑙珠”,回顾了青年时期学艺的往事,表达自己对艺术的追求。

转益多师开新意

张志武1941年出生于泸州,父亲早年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热爱文学和书画。耳濡目染之下,他自小就对书画产生了浓厚兴趣,读初中时就经常办墙报、创作连环画。

大学期间,苏葆桢、冯建吴、肖建初等著名画家对张志武产生了很大影响。苏葆桢的作品造型严谨,既有中国画的笔墨,也有西洋画中丰富的色彩,给了张志武很大的学习空间。肖建初是张大千的女婿,将民国时期在敦煌莫高窟临摹的百余张线描人物交给张志武学习借鉴。

“从这层关系来讲,我算得上张大千的‘再传弟子’。”张志武笑道,“中国画用线条来造型,临摹这批作品对我的国画创作,还有后来一段时间的插图、连环画创作,帮助都很大。”

毕业后,张志武被分配到射洪,担任了15年中学美术教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杨涪林、德阳市美协主席范小平等画家都曾是他的学生。

在射洪,张志武与擅长大写意的著名画家孙竹篱成为忘年交,拓展了原有的工笔、工兼写风格。转益多师,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多样的特色。陈荣分析道,张志武笔下的葡萄沿袭了苏葆桢的方法,在画叶和勾写藤蔓时,又借鉴了徐渭的点叶法。再用篆法画枝干,生动而充满力量,用石色勾叶筋,彰显人文精神,使画面别具新意。(记者 余如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