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毅章小蕙 从穷小子到亿万富豪 周正毅事件曝光前后
对于周正毅而言,上海静安区那块占地17.64万平方米的地产不仅是一块“鸡肋”,更是第一张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对于那些和周正毅有借贷关系的银行而言,周的麻烦越大,他们的麻烦也越大
本报特派记者 檀恒 上海报道
“上海首富”周正毅有了麻烦!
从5月28日起,一则有关“上海首富”周正毅的消息,在上海和香港两地掀起轩然大波。消息说,去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内地富豪第11位的周“因涉嫌经济案件,已经被有关方面扣留调查”。
这一消息首先导致周拥有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上海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商贸控股有限公司股价暴跌。一天之内,两家公司市值“缩水”3.6亿港币。而内地与周有借贷关系的各家银行也闻讯心惊。
更为令人关注的是,在“周正毅事件”曝光同时,曾借贷17亿港币给予周用于收购上市公司的中银香港,也发生高层换“帅”风波。
“周正毅事件”曝光前后
因为有“欧亚农业”和“华晨控股”的前车之鉴,所以无论“上海地产”、“上海商贸”如何“澄清”,外界也不敢轻信
周被扣留调查的消息传出后,5月28日当天,“上海地产”和“上海商贸”应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要求,连续发出通告。这两家公司首先声明全体董事“概不知悉任何原因导致股份价格下跌及成交量增加”。随后两家公司分别就有关的传言进行了“澄清”。
资料显示,周正毅持有“上海地产”约75%的股份和“上海商贸”约74.3%的股份。周是“上海地产”的董事会主席,而其妻毛玉萍则是“上海商贸”的董事会主席。
“上海地产”的通告指出,该公司主席兼控股股东周正毅已向该公司董事会确认,他于“2002年5月向一间财务机构取得银行贷款融资”,以收购该公司控股权益,而所取得之合共2288521317股股份(占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约75%)“其后已经抵押予财务机构”。且“于本公布日期,财务机构并无没收有关抵押”。另外,周正毅还向该公司董事会确认“其并无任何财政困难”。
“上海商贸”的通告则指出,该公司控股股东周正毅已向该公司董事会确认,他已把306986000股股份(即周正毅于该公布日期之全部持股量)中之181986000股股份(占该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44.1%)“抵押予一间证券公司以取得贷款融资”。周正毅已向该公司董事会确认,“于本公布日期,财务机构并无没收有关抵押”。
第二天,5月29日,“上海地产”和“上海商贸”再次发布通告,表示没有确切消息表明周正毅已被扣留,并再次强调,公司之营运及财务状况“仍然正常”。当晚11点50分,这两家公司在网上各发出一个语焉不详的公告。
“上海地产”称,“公司一位董事透过电话直接取得周正毅本人口头确认,公司并不知悉被指扣留一事”。“上海商贸”的公告与“上海地产”的口径几乎一致,只是此公告称“直接获得周正毅本人口头确认”的正是他的妻子、公司董事会主席毛玉萍。
尽管这两家公司振振有辞“澄清”,周正毅仍是自由之身,外界传言毫无依据,但媒体仍不轻易相信。媒体如此反应并非没有原因,早在“周正毅事件”之前,上市公司“欧亚农业”与“华晨控股”也曾有过隐瞒真相的经历。
去年,中国内地富豪榜第二名富豪杨斌被国内有关方面传讯调查后,其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欧亚农业”股价暴跌,但当时,“欧亚农业”的做法是不顾香港联交所的要求和警告,连连发布“澄清”公告,直到真相大白,才不得不承认。同样也在去年,内地富豪榜第三名富豪仰融明明已被有关方面调查,但在香港上市的“华晨控股”和它的董事仍然通过公告或者记者会的形式予以隐瞒。
有杨斌和仰融的前车之鉴,因此“周正毅事件”一出,媒体穷追不舍。
果然,两天之后,6月1日,香港廉政公署手持法庭搜查令,前往白建时道周宅调查,并将其带回廉署总部录取口供。同时,香港廉政公署还搜查了“上海地产”在中环中心六十七楼上海贸易控股有限公司的办事处。
当晚,香港廉政公署发言人表示“行动是应内地执法机构要求而提供协助,案件涉及一笔超过20亿元的资金来源”。
周正毅其人
“购销国企职工股”一役让周获利数亿。同时,贯穿其此后商业生涯的投资理念——“低价买进别人不要的东西,再等时机高价卖出”也由此而生
2002年6月份,在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即“上海地产”前身)成功之后不久,周正毅曾邀请香港各大传媒及基金经理到上海参加两天一夜的“上海首富真人秀”。
面对着众多媒体,周如此描述了自己从穷小子到亿万富豪的“传奇经历”。
1961年,周出生于上海杨浦区,家境贫困,只有小学文化,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靠在国有企业做工人的父亲养活一家七口,经常吃不饱、穿不暖。17岁时,周即离家打工,第一份工是在街道工厂做会计,月薪30多元。
1978年,周拿出自己工作后所得积蓄在杨浦区开设小馄饨店,成为个体户小老板。80年代,周和太太毛玉萍经营过一阵子小百货。其后,夫妻俩分赴香港和日本。毛前往香港打工,而周则以留学为名,暗带商品至日本销售。
“当时带的货很多,都记不清楚,好像是101生发水。”后来,面对媒体,周如此回忆。
1989年,周返回上海,开设美通饭店,并且经营桑拿和卡拉OK。
1994年,周夫妇合力开设“阿毛炖品”之后,才赚到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这家有名的饭店位于上海黄河路上,据说,当时每年可以带来1000万元的利润。直至今日,“阿毛炖品”一年依然有数百万元的利润。
在周夫妇的传奇生涯中,1995年应该是一个极具“里程碑”式意义的年头。在这一年,周夫妇完成了由“个体户”向“投资家”的“化蝶”过程。
其时正是国企职工股上市流通的高峰期,周倾囊投资,获利甚丰。
“当时很多国企排队上市,我们用个体户名义,开始收购职工股。那时国企员工通常要现金不要股票。购进的股票等到上市,就由几元升到几十元。”周事后回忆,“我记得最厉害的是格力空调,由二三元一股升到20多元。最多的‘福建九州’收了约二千万股,当时上市的国企,个个都赚大钱的。”
“购销国企职工股”一役让周获利数亿。同时,贯穿其此后商业生涯的投资理念——“低价买进别人不要的东西,再等时机高价卖出”也由此而生。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突至,香港股市一片低迷。而刚刚在当年10月成立了农凯集团的周氏夫妇则一头扎进香港股市,大量购买了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李嘉诚旗下的蓝筹股。等到股市强劲反弹,周氏夫妇获利数亿港币。
与此同时,周正毅还看中正处于低潮时期的上海房地产。他的上海农凯集团一成立,就以每平方米6000多元的价格收购了江宁路上的“烂尾工程”兴业大厦,增资一亿元完工并装修,现市价已达5亿元,比他的投资翻了一倍还不止。
另一个周经常提及的“手笔”则是以每平方米4100元的价格收购了古北新区的“烂尾楼”伦敦广场,同样追加一个亿完工并售卖。据周本人说,伦敦广场获利5亿元以上。
此时,身家过亿的周正毅开始营造自己在香港的富豪生活。1997年8月,他以6200万港币的价格购入湾仔会景阁西翼顶层复式豪宅,又购入价值200多万元港币的极品汽车“宾利”一部,从此迈入香港上流富豪圈。
1999年4月,他以8600万元购入渣甸山一幢900多平方米的豪宅,与刘銮雄等香港著名富豪为邻。为装修,周花去3000万港币。
在香港媒体眼中,在2000年之前,周更像是一个娱乐明星,传闻情史与其致富之路一样精彩。2000年6月,外界传出他与章小蕙约会的消息,但此事后为章本人否认;其后,女明星张东琳也被传媒偷拍到进出周位于香港的豪宅的照片;2002年,前任亚姐冠军——杨恭如也被传媒拍得与周宵夜的情景,后有传闻,杨因与周正毅有染而被打。
直到2000年,周位于渣甸山的豪宅被窃130万港币现金后,“上海首富”的名头才开始为外人所知晓。
“上海首富”的神秘财富
“李嘉诚如果有1000亿现金,其中也有可能有1500亿元的借贷,借钱也是需要有实力的,我们的内部财务是保密的,中银对我就很了解,如果不是怎么会借20亿给我收购建联通?”周曾经流露出和李嘉诚一比高下的心思
周正毅究竟有多少财产?这个问题除了周本人之外,恐怕无人能回答。
“英雄问世、海鸟欲飞、商贸开路、地产为王”——这是业界对周的评价,也是对其两年在内地及香港纵横股市,连取四家上市公司的一种赞言。
被周正毅收入囊中的四家公司是——英雄股份、海鸟发展、上海商贸和上海地产。前两个为内地上市公司,而后两个则在香港上市。
在2000年时,《福布斯》大陆富豪榜估算周当时资产为0.66亿美元,名列富豪榜第94位。2001年时,周正毅的排名上升至第41位,当时评估周正毅的财产是3.2亿美元。
当《福布斯》把周正毅列在第94位时,周本人就很不屑地说:“不止这么少!我家族全资拥有的上海农凯发展,在上海以发展房地产及基建为主,总资产近150亿元人民币,每年营业额达40多亿元。我投资了一些公路项目,数十亿元。
我数年前买入的伦敦广场,当时每平方米不过4100元,现在市价已值2万元一平方米,利润达5个亿……这个项目我真的赚很多钱,有一点不好意思。最新购入的静安地皮,总销售面积约6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0亿。”
有知情者证实,当时周开口闭口所谈生意,小则数亿,大则数十亿元。为《福布斯》编制富豪排名的胡润也对于自己无法估计周正毅的财产十分懊恼,他曾表示:“……第94名的农凯集团周正毅,我听说他是某个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控制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名片上有10多个头衔,但具体的资产情况几乎无从查起,我只是根据农凯集团8亿注册资金乘75%估算了他个人至少5亿资产的数据。”
据说,2002年当胡润再次编制富豪榜时,周主动找到了胡润。这一次,周排名得以名列第11。
2003年,周又被《新财富》杂志评为“中国400富人榜”第13名,当时评估的资产是25.8亿元人民币。这个数字是因为周拥有四家上市公司,同时他又是两家证券公司“大通证券”和“富友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从周正毅目前控制或参股的企业来看,周正毅至少参与了五大行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产业、金融、贸易、农业和高科技产业。
其中,他目前的主业房地产行业主要是由他全资控股的上海农凯集团操作,但又和金融板块里控制的A股公司海鸟发展与英雄股份联动。
上海农凯集团注册地在上海,注册资本8个亿,主业为贸易、房地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等。由农凯集团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就有古北伦敦广场、外滩附近的兴力浦大厦、日航龙柏饭店、兴业大厦、中山公寓、联鑫虹桥苑等,其还拥有芦潮港、佘山、泗泾、虹许路等地区的土地储备共900多万平方米。
农凯集团还投资了不少的基础产业,如洋山深水港配套项目沪芦高速公路的投资,该高速公路全长69.4公里,总投资28.5亿元,项目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有政府背景的“上海城投”为其最大股东,占30%股份,而周的上海农凯集团则投资2.5亿,占25%股份。
此外,农凯集团还拥有饮用水项目“碧纯”及其电子商务网站。
在金融行业,周则在上海证券市场控制了“海鸟发展”以及“英雄股份”,还有在2002年上半年相继在香港市场上收购的“香港盈荣”和“建联通”。
此外,他还间接参与了福建兴业银行并改组了两家券商即大通证券和富友证券,他还有不错的期货交易经历,最近还有传闻说他会收购一家期货公司。而这些金融行业互相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构成了一个严密的资金链,同时,这条资金链也为他的其他行业起到相当的辅助作用。
其他3个行业则显得相对简单和次要一些。比如高科技产业主要是农凯和复旦、交大等合作经营的“上海高校产业集团”;贸易方面主要包括他投资参股的一些进出口企业,如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上海机械进出口公司等;农业方面则相对重要一些,他成立了上海农业产业化集团和上海小城镇开发集团,这两个集团除经营农业食品如大瀛鸭外,也涉足房地产,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集团更和“英雄股份”有牵连。
据说,周曾经流露出和李嘉诚一比高下的心思。“李嘉诚如果有1000亿现金,其中也有可能有1500亿元的借贷,借钱也是需要有实力的,我们的内部财务是保密的,中银对我就很了解,如果不是怎么会借20亿给我收购建联通?”
在“周正毅事件”出来之前,周妻子毛玉萍曾向外界透露,周在上海投资地产、公寓、写字楼及酒店,涉及的投资额是以“十位数字”计算(意指10亿计),每年单在出租物业的收入,就约有2000万元。
“静安地块”之痛
“我觉得‘首富’这个称呼固然可以说明你很富,但也可以说明你很缺钱花。”
“不可否认周是财技惊人的高手,但玩得越来越大了也要小心才好。”
周正毅以地产开发成为明星,同样也因地产开发陷入困境。
从2002年开始,周加大了对上海房地产的投入。
农凯集团经过与近10家投资开发商长达一年多的激烈竞争,刚刚买下上海静安区石门二路以东地块,准备投资50亿元发展高档住宅,预计销售额将达80亿元。该旧区改造地块位于石门路以东、北京西路以北、成都北路以西、北至南苏州河路,总占地面积17.64万平方米,需动迁居民1万多户。
这也是上海市中心新一轮旧区改造项目中最大的一个项目。
预计开发规模将达63万平方米,加之周边地区联动改造,5至7年后,该地区将崛起建筑总面积达82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区。
正因周大力投资房地产项目,业界很快传来“上海首富缺钱”的消息。
为这一消息提供佐证的是周上海市市中心拥有的4个大地块——紧靠南浦大桥的董家渡地块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打浦桥地块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静安地块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和普陀长风地块的200公顷土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动工迹象。
业界估算,南京路附近静安地块仅拆迁成本估算就需要25亿。而且,地块的规划以住宅为主,和上海“新天地”一样包括一大块景观湖泊绿地,这样的规划和大投入能否赚回,业界一直持怀疑态度。
经过简单计算,该小区如果要实现80亿元的销售额,每平方米的平均售价将为10000元人民币左右,在这个地段实现这样的价格,理论上是可行的。问题是在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的房地产项目的运作中,从来以投资“接手盘”和开发中小型物业及写字楼著名的周能否把握好其中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该小区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不是“造”和“卖”,而首先是“拆”。据记者了解,该地区的居民虽然常年居住在条件并不好的石库门里,但均对居住地段表示非常满意,因为非但离市中心非常近,而且附近餐饮、医疗、学校等设施条件均相当不错,因此相当多的人都抱有非常强烈的“原拆原迁”的想法。
但按照现在上海市动拆迁工作的状况来看,由于最近一、二手房均涨势不停,大部分拆迁居民都选择要房子不要货币的办法,导致连城郊接合部的房源都不甚乐观,更毋论“原拆原迁”!(上接第7版)
如果采用高价货币补偿的办法,可以想象其中阻力之大。由于该地块需要动迁的居民达1万户以上,动迁补偿单价又高,每户25万元补偿的话,总数就达惊人的25亿元以上,占掉了开发成本的一半以上。
从实际进度来看,周拿下这块地皮已有数月,但周的动迁组至今未进入该地区,于是坊间传出“周正毅打退堂鼓了”的说法。
据记者从中国一家银行的上海分行得知,2002年8月份农凯集团和该行达成了30亿元贷款的意向,投向极有可能就是静安区该地块。
联系到此次中银香港的贷款问题,一位香港投资界的分析人士曾如此表示他对这30亿贷款的疑惑,“一连串的收购上市公司行为和如此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会不会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周先生一再表明不会用上市公司做‘抽水机’,但每收购一个公司就把风险比较高的房地产项目注入却是比较难以解释的行为。
从他目前可以证实的投资来看,总资产怎么也到不了150亿元,最多在45亿到50亿元之间,而他借中银国际的钱就有20亿元,农凯旗下那么多地产项目,也不会没有融资,如果再借建行30亿元的话,负债率未免有点惊人。”
“我觉得‘首富’这个称呼固然可以说明你很富,但也可以说明你很缺钱花。”这位人士说,“因为有钱人投资方向多,融资多,反而会觉得有水在喉咙口的感觉。”
“不可否认周是财技惊人的高手,但玩得越来越大了也要小心才好。”2002年的两次“出手”
当时有一种说法,“静安地块”迟迟不动是因周的资金出现巨大缺口,周捐款意在表白自己并不缺钱
但现在看来,周主动向政府“示好”的做法似有“一箭双雕”之意
周正毅真正成为一个财经明星,则是从2002年出手收购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开始。
进入2002年,周再次掀起香港市场上的“金融风暴”,连续收购了两家上市公司“上海地产”和“上海商贸”,一时引起轰动。
2002年1月,周在BVI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Angel Field Limited以6180万港元收购了盈荣集团74%股权。收购后,周的妻子毛玉萍走上前台担任董事局主席,股票名称也改为“上海商贸”。
新管理层2002年4月接任,2002年6月7日名称由盈荣集团有限公司更改为现名。集团是以经营布匹加工、纺织品进出口业务为主。
2002年5月初,周宣布斥资15亿港元,从李嘉诚旗下的和黄以及爱立信等公司手中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根据“建联通”公告,周斥资15亿港元购入公司的59.98%股份,其中包括爱立信所持有的16.36%股权及和记黄埔的9.88%股权,余下的股权则来自瑞典的投资公司InvestorAB。
“建联通”原是一家专注于科技业务的企业,但在周收购之后,公司将出售手中的5项科技投资项目,并把投资重点转移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外界推测,此次“周正毅事件”之所以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周收购“建联通”时从“中银香港”贷款的17亿资金有关。
另有一个无法证实的消息称,对周正毅涉嫌经济刑事案件的调查,司法机关业已操作有一年时间,而周本人一个月前已有所觉察。
正因为如此,有熟谙公司危机公关操作的人士分析,5月中旬,在SARS疫情肆虐之时,周主动向上海市科委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的举动,绝非外界当时揣测的那么简单。
当时有一种说法,“静安地块”迟迟不动是因周的资金出现巨大缺口,周捐款意在表白自己并不缺钱。这也可从周当时向外界的表态中看出端倪。“我要是没钱了,我能随便拿出2000万现金捐赠?我不愿意理会媒体对我的评价。我要埋头干事!”周说,他不愿意公开他的捐赠行为,就像不愿意公开他的投资行为一样。他认为自己是有境界的人,不愿意理会各种谣言。“而且,我的实力怎样,生意的合作方都很清楚,用不着去解释。”
但现在看来,周主动向政府“示好”的做法似有“一箭双雕”之意。
“中银香港”换帅风波
而在1989—1997年刘金宝出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行长期间,周正毅和他的上海农凯集团也正处与创业阶段
这一系列时间上的“巧合”,更让人们对两人之间的关系留下了想像空间
十分“巧合”的是,“周正毅事件”发生的同时,中银香港高层也更换主“帅”——原中银香港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总裁刘金宝辞去中银香港的职务,回中国银行总部。
由于周正毅收购“建联通”所用17亿贷款,正是刘金宝“主政”中银香港时贷出的,所以外界猜测,中银香港高层的这一变动与“周正毅事件”似有关联。
5月29日,在中银香港召开的首次股东大会上,现中国银行行长、中银香港董事长肖钢在回应记者提问时没有否认,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正在接受“稽核”。
而在1989—1997年刘金宝出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行长期间,周正毅和他的上海农凯集团也正处于创业阶段。
这一系列时间上的“巧合”,更让人们对两人之间的关系留下了想像空间。
如今,“周正毅事件”的影响已波及内地,与周正毅有借贷关系的各家银行忧心忡忡。
国内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多家与周正毅下属企业有贷款的银行近来曾召开了一次联席会议,意在相互沟通,廓清周正毅资产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