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国产综艺抄袭?这台“神仙打架”的节目第一个不同意

2019-04-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群青春逼人的高材生,站在台上,唱美声. 你能想象吗? 这样的画面,来自于豆瓣9.1分的湖南卫视原创综艺<声入人心>. 在100天时间内,来

一群青春逼人的高材生,站在台上,唱美声。

你能想象吗?

这样的画面,来自于豆瓣9.1分的湖南卫视原创综艺《声入人心》。

在100天时间内,来自国内外高校的36位演唱成员,通过训练、评选和公演等方式,角逐出“首席”和“替补”两个角色,观众可通过直播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全程追踪,了解选手动态。

而评选和指导他们的三位出品人呢?

则是曾获多明戈世界歌剧大赛一等奖、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廖昌永教授。

毕业于复旦大学法语系的全能唱作人尚雯婕。

以及曾就读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的“跨界少年”刘宪华。

节目开播首日,《声入人心》就以收视第一的成绩光荣登顶。上线至今,一路披荆斩棘,势头不减,每日的实时播放量依然能在同类型综艺里稳居TOP5。

更重要的是,这部综艺以极高的热度迎来网友一众好评,即使在如今众口难调的“百家争鸣”的年代,观众们也不吝赞美地对其抛出“神仙打架”“芳心纵火犯”“声乐教科书”等花式称赞,不断把节目中的各位选手及制作人接连送上热搜。

图片来源:知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各类综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日,怎么《声入人心》就能另辟蹊径地闯出一条王者之路呢?在它的成功背后,又是否有国内原创综艺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秘诀呢?

首先,提起美声,很多人会想起有“世界三大男高音”之称的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他曾以《今夜无人入睡》和《我的太阳》等名曲让世界见识了清畅、圆润和富有质感的男高音。

“盲人音乐家”安德列·波利切。

他曾凭借一副“被上帝吻过的嗓子”大“杀”四方,音乐感染之强,闻者伤心,听者流泪。

以及“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戴玉强。

他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并先后登上英国皇家歌剧院和奥地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舞台,让“中国声音”响彻世界各地。

当然,他们都有着精湛的演唱技巧,令人惊艳的歌喉和卓越的业界地位。

但无一例外,他们身材都并不完美。

由于美声唱法同通俗和民族唱法不同,需要有宏亮高亢的音色和丰富的共鸣,且必要时需要腹腔、胸腔、鼻腔等分别发生共鸣,因此体型健壮、肺活量大的演唱者往往比较有优势。

然而,《声入人心》就告诉你,美声并不=胖子!

大龙和嘎子告诉你,这个节目都是好看的小哥哥

第一期,作为中生代男中音绝对王者的廖昌永,就给刘宪华上了一堂美声普及课。

“能把美声唱好的并不都是胖子,而美声演唱者日常说话和平常人也是一样的。”

这群来自耶鲁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名校的少年们,白衣胜雪、玉树临风站在台上,眼里是藏不住的温润笑意,举手投足间光芒万丈。

不管你喜欢儒雅深沉、魅力十足的灵魂歌者,

还是欣赏清冷俊逸、气场爆棚的“音乐剧王子”,

抑或深情款款,花样炫技的实力唱将,

在《声入人心》的舞台上,都有。

此刻,美声和美男相结合,不管你是三次元还是二次元的观众,都将不再怀疑美声的魅力,而将屏息凝听,静静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好感受。

接着,顶着“花美男”的样貌出来的、平均年龄不过20岁出头的选手们一个个大显神通,亲身为观众普及了音乐剧、歌剧等不同题材、假声男高音、花腔等多样唱法,以及令世界著名男高音们都望而生畏的“9个High C”。

即使你不懂美声,也没有关系。

节目组不仅贴心地在每位选手演唱时贴上字幕解说,“业界大拿”廖昌永还会细心对每种唱法进行解释,讲解每首歌曲的背景知识,并给出自己的专业建议。

美声这种曾因太过“阳春白雪”和曲高和寡而被大众娱乐束之高阁的艺术形式,因此可以通俗易懂和顺畅地走进大众视野,进而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除此之外,选手们也不仅演唱了《军中女郎》《猫》等经典音乐剧中的唱段,还将令人难忘的《The Sound of Silence》等电影插曲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力,更有创造性地改编了《绒花》《故乡的云》《小河淌水》等有中国特色的歌曲。

这些有时光痕迹和岁月沉淀的音乐因此“旧貌焕新颜”,在更现代的编排方式下,以更动人的面貌呈现在年轻一代观众的视野中,继而触及到更广泛的受众范围。

就连那些曾被我们遗忘和置放在历史洪流中的旋律,都被这些追光的声音一一捕撷,绽放出别样的魅力和光芒。

看到这时,你才会感叹,“哦,原来这首歌还可以这么唱!”

于是,那些埋藏在少不经事的青涩中的美妙回忆,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不得不说,节目组在深谙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全面考虑了不同年龄受众的需求和特点,恰到好处地加入了一些契合观众心理的元素,并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对现代综艺的思考。

不同于一些曾经掀起讨论热潮、采用“孤儿剪辑”方式的国产综艺,《声入人心》尽管有竞争、有戏剧冲突,但每一期节目的存在都是为了烘托音乐主题,自始至终也都围绕了“让大家重新认识更多高雅且极具正能量的音乐作品”这个初心。

每一位选手,无论是“首席”还是“替补”席位,都给予了对方最大的支持和鼓励,突出了“成败与否,只要勇敢表达自己和勇敢追求梦想,都是赢家”的真谛。

正如廖昌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有挫折感并不见得是坏事。你不可能永远做首席,但通过努力,你有可能会成为首席,我觉得培养他们这种精神,让观众看到这种精神挺好的。”

面对白热化的竞争氛围,尽管毒舌且个性鲜明,但选手高天鹤依然发自内心地赞美每一位实力歌者,并专业地给出了“十六拍的强音,像排山倒海一样喷涌而来,就像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岩石一样”的肯定。

在最新一期中,面对6位从未有机会登台成为“首席”的选手,节目组同样安排了公演的机会,让他们面对500位观众,诚挚地唱出心中的音乐之声。

他们很多人,并非是拥有极好声音条件和丰富经验的“天之骄子”。

有的人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靠驻唱养家糊口;有的人一直默默无闻,常年在音乐剧中担任聚光灯照不到的B角;有的人则时常面对经济窘迫和生活困境无法自拔,活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看到这些背负梦想却屡屡碰壁的年轻音乐人,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初心,在善意和温暖中持续向上,无疑让屏幕前的观众们感同身受。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无人问津的小小星辰,有些甚至被暴虐的狂风和乌云剥去了色彩,遮住了光亮,但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我们每个个体都是拥有自由选择权利的。

即使风浪再大,明天暗不见底,心中那闪现的一簇火苗,就足以温暖自己,并照亮他人的眼睛。

在我看来,《声入人心》就做到了。

通俗艺术,和高雅艺术之间,或许从来都没有“墙”。

《声入人心》以现代元素和观众更乐于欣赏和接受的方式,让年轻表演者带领年轻观众重新认识美声,提高审美意识,敬畏艺术,尊重文化和艺术的多样性。

更重要的是,通过节目的播出和呈现,更多人可以摒弃原有偏见和思考方式,以更加宽容和充满善意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勇敢追梦,绝不言弃。

算起来,《声入人心》并不算唯一一台以现代手段推陈出新,创新性地传播弘扬文化艺术的综艺。

近期大热的《国风美少年》表现也不错。

鞠婧祎、霍尊、张云雷三位分别在不同领域大放异彩的年轻艺人作为导师,对有古风唱作、曲艺和舞蹈等爱好的少年表现进行品评。加以“国风侠”普及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国风美少年》是典型的用偶像力量,为传统文化发声、让国潮回归的范例。

尽管节目略有争议,但不可否认,其掀起的讨论热潮足以让年轻一代重新认识国学,并以正确的方式引导观众学习国学知识,了解国学文化,纠正谬误和错误观念,至少努力做到了“少年因国风而美,国风因少年而新”。

曾经聚集众多大咖、关注配音品类的《声临其境》也是一例。

在星光熠熠的电影行业中,配音这个曾经风光无两的职业,在时光变迁中,却逐渐黯淡了下来。

字幕和现代手段的加持,让配音似乎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配音行业的荣辱兴衰及高超技艺也很难为外人所知。

《声临其境》在邀请了诸多“流量”大咖吸引关注的同时,也让默默耕耘在行业一线的各位配音演员走向舞台中央,被观众所熟识,所了解。

果不其然,它既带动了大众对于配音的再度关注,也点燃了不少着力于配音行业人士的信心。

继续往前回溯,曾经邀请了十数位电影人及艺术家,作为国宝讲述者和历史普及者的《国家宝藏》也起了绝佳的示范作用。

以普及传播历史文化、激起民族荣誉感和认同感为目的,《国家宝藏》却没有刻意煽情,它巧妙地将舞台剧、音乐和解说等有机结合,提供给观众“沉浸式”体验的机会,让同日常生活有距离的“国宝们”逐一“活”了过来。

其实,国产综艺从来不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从来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也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优势,更给予我们产生“原创”的底气和信心。

小众与大众,从来仅有一步之遥。

与其追逐一些博眼球、无下限“流量捕手”的脚步,不如敢为人先,深耕垂直细分领域,做原创的、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以有趣和与时俱进的方式带给大众享受与思考。

毕竟,“流量”总无法持久。而有“温度”和“深度”之后,实现“广度”总不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