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匠心》皮影戏走进博鳌论坛“文化之夜”
近日,全亚洲乃至全世界进入一年一度的“博鳌时间”。于4月9日晚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文化之夜”,以审视当下、展望未来的视角,展开了一场深邃的文化之旅。
论坛现场,演员张国立将五位来自陕西渭南地区的皮影艺人带上舞台,一出精彩的传统皮影戏上演,并获得中外观众的喝彩。几位皮影艺人,正是北京卫视《非凡匠心》节目极力促成合作的陕西华州皮影戏“五人忙”非遗传承人班底。这档节目已由张国立担任了两季“匠心传播大使”,他在博鳌现场再度发出呼吁,要保护好我们文化自信的根。
《非凡匠心》第二季由北京电视台和华传文化联合出品、春田影视制作。华传文化总裁、《非凡匠心》节目出品人之一刘兵曾谈起节目的创作初衷:“我们既然讲匠人,就要把匠人讲透;既然要表现匠人的技艺,就要把技艺完整地呈现出来。然要传播各地的风土人情,就要将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予以展现。”
《非凡匠心》第二季更新升级后,节目开播以来收视和口碑一路走高,循序渐进探寻民族文化根脉,体验极致匠人精神,本周六20:30也将迎来收官之作。无数观众被节目中呈现的匠人、匠艺、匠物、匠心震撼着。致力于带动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档节目关于“传统”和“文化”的思考还在继续。
《非凡匠心》对于张国立而言,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作为节目的匠心传播大使,张国立每期邀请不同的艺人作为体验者,寻访中国瑰宝级文化与技艺,拜师学艺完成体验和考核。
北京卫视《非凡匠心》第二季节目把镜头对准龙泉宝剑、宣纸、木叶盏、定坤丹、皮影戏、马头琴、铜雕、扎染、骑射文化、泥人张十项民族顶级工艺及其背后的传人,揭开这些传统技艺的神秘面纱。被张国立带上博鳌亚洲论坛的皮影戏表演者,就是他参加《非凡匠心》前往陕西华县学艺的老艺人们。张国立说,老艺人们对这样一次特别的展示机会很珍惜,“他们觉得皮影戏能走向博鳌文化之夜,是他们一生的荣耀。”
一盏灯、布围框、五人忙吹拉弹唱;皮刻人、半边脸、一席地挥舞千军。回忆起在《非凡匠心》中首次接触他们的情形,张国立表示,“皮影戏是一个人又唱男又唱女,在节目里我听一位前辈唱一个女腔,一开口就把我给唱流泪了。那种苍凉、悠远,就在一个74岁老人的嘴里唱出来了,而且他已经从事皮影戏50多年了。”
“现在能演皮影戏的人不到20人,因为岁数太大,有的人已经唱不了,有的人拉弦子都拉不了。”张国立带着“匠心体验者”李玉刚一同探访“非遗”传承人魏金全,在学习皮影戏的同时,帮助魏金全召齐了“五人忙”班底中其余四位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皮影艺人,共同上演了一出创新皮影戏,为传承了数千年的传奇技艺注入全新活力。
面对濒临失传的皮影表演技艺,张国立很感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老家,我们要以自己的能力保护属于你那一方水土的传统文化,不能让它消失。这些传承方式消失了,我们就失去了精神文脉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产生的艺术形式,也是这一方人的精神风貌,张国立从中悟出的道理是:传统文化的基层性、地域性和教化性,是现在任何传播形式都替代不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人文精神也可以一直存在我们生活里,不止是一个展示项目,可以像一粥一饭那样日常,却一直焕发着生机。”
也有人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形态依然存在,以皮影为例,旅游产品同样在当地卖得依然红火。
对此,张国立有不同的思考:“皮影是一个一个的形象,所以实际上是一个一个的人物。在表演中,人物才会有神采,在价值观和信仰的传承中,这些皮影才有了生命,很遗憾的是这些形象变成了单纯的旅游符号,卖给城里游客,或者送给外国友人,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皮影戏的形式还在,但是内核已经被抽空了。”
艺术的生命力,终究在于人和其脚下的土地。这种对传统技艺进行更为纵深的发掘、整理和保存的迫切欲望,也是《非凡匠心》制片人毛嘉所秉持的:“我们希望节目播出后,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一样手艺、一片河山,乃至一个人的美;继而对中国自己的河山、工艺文化和人文情怀,能够产生更热切的爱。”
“你,就是你的故乡”是《非凡匠心》第二季的总主题。“每一个匠人和他所在地的人文地域,都揭示着一方水养一方人。所以我们选择的匠物和土地是连在一起的,是生根发芽的。而且所选之地一定要让大家心向往之,跟现代社会有节奏落差。”
毛嘉表示,第二季《非凡匠心》从节目策划、寻访、匠人前采、实地踩点,到内容架构、联系艺人,再到与各地政府沟通、走访当地村民,负责制作的春田影视节目组花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用一年做一档季播节目,《非凡匠心》显得有点“奢侈”。
铸造龙泉宝剑,需要找到含铁量高的铁英沙、能磨出寒光的品亮石以及当地独有的溪水;一张薄薄的宣纸,需要历经一千多个日夜,108道复杂的制作工序,最后一关的成品检验严苛到近乎不近人情;木叶盏要经历一窑“生”一窑“死”的烧制考验,稍有瑕疵,就要面临被砸破的残酷命运……
“择一事,终一生”“术到极致,几近于道”“斋三日,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节目里的匠人,各具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们心无旁骛地热爱着自己所从事的技艺,这种和时间对抗的韧劲,也是让人动容之处。
在文化节目火热发展的当下,不少制作团队都将目光锁定在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主题上。以电视语言为非遗文化“著书立传”是第一步,能够基于有感染力、有传播力的内容,带动全社会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才是体现这类节目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而在结束《非凡匠心》的录制之后,能够让张国立念念不忘,并将一群皮影戏老匠人带上举世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或许便是节目“回响声声”的一个具体缩影。在荧屏内外,这档以“体验”为核心的匠心综艺,在守护中华文化的积极实践方面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节目之内,《非凡匠心》潜心学艺、诚心传承的态度,感动了这些恪守家族传统的匠人们,他们逐步打破“传内不传外”的祖训,愿意以节目为媒,敞开心扉将日渐式微的珍藏手艺交付出去,让之得以薪火相传。这一季节目中,“龙泉宝剑”传人陈阿金首次对外公开了“指姆纹”的独家锻造工艺,“朱府铜艺”传人朱炳仁也选择将独创的熔铜制作手法公诸于众……
节目之外,《非凡匠心》从线上走到线下——推动传统文化进课堂。如华县皮影戏一期,被浙江衢州的一名老师引入了课堂教学;伍映山复现木叶盏古法的一期,也作为课程素材,在江西吉安市的部分校园中播出,当地小学因此在每周五下午开设了陶艺课程,邀请匠人指导。同时,跨越十省的拍摄,将匠人匠艺与各地的历史风物、自然景观融在一起,也让所到之处受到更多关注。此外,通过与互联网渠道的合作,木叶天目盏等器物凭借网络众筹的方式,让非遗文化走进了大众日常生活。
刘兵透露,《非凡匠心》第三季会更为注重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体验与利用。“我们会进一步挖掘各地的特色文化产业,让匠人作坊获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同时也会把匠艺传承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探寻对当地的经济和旅游起到正向助推作用的方式。”
“体验”让文化传承更鲜活。把优秀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将古老艺术和年轻审美嫁接,前人用心血浇灌的文化绿洲便不会荒芜。即将于本周六收官的北京卫视《非凡匠心》第二季,还在让更多人关注“传统”、延续“传统”,这一条“文化”之路仍在继续往前拓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