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的三个身份
原标题:周梅森的三个身份
周梅森
周梅森
当下哪部电视剧最火,毫无疑问,《人民的名义》。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人民的名义》播出到45集时,实时收视峰值破7,该记录创造了近十年国内电视剧的最高纪录。
在《人民的名义》热播背后,有一个重要的名字——周梅森。他是《人民的名义》的原著和编剧,可以说,没有周梅森,就没有这么一个万人空巷的热播剧集。其实,在《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播映之前,由周梅森打造的同名话剧也已经上演,并且获得了热烈的好评,《人民的名义》这本书也连续登上畅销书排行榜,那么这个周梅森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是怎么创作出的《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又为什么一经播出,就受到热烈的好评呢?
作家周梅森
1956年,周梅森出生在江苏徐州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小学三年级时,适逢“文化大革命”,学校关门,他因家境贫寒,这三年中在采石厂砸过石子,在建筑队做过小工。上中学期间,勤工俭学半工半读,中学四年中,几乎干遍了煤矿井下各个工种,每月仅得生活费九元。周梅森从小就喜欢写作,课余时间总喜欢读书读报,写写画画。
高中毕业后,周梅森分配在徐州矿务局韩桥煤矿工作。谁也没想到,这段煤矿工作的经历,竟然促成了周梅森第一部小说的诞生。1983年,周梅森发表《沉沦的土地》,主要就是围绕着煤矿行业构建的故事。这部《沉沦的土地》的成功用周梅森自己的话说就是奇迹。“整个中学时代都没好好读书,埋头制造了第一部号称长篇小说的文字垃圾,现在想想真是奇迹。边翻字典边写,错字连篇,竟然一写就是30多万字,斗胆寄到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稿子是在几年以后我参加工作了才退回来的。我现在和‘人文社’已成为合作的好伙伴,那段历史自然也成了我们之间的一段笑谈。”
1994年,周梅森回家乡,家乡正热火朝天地集资建三环路。当时家乡还比较闭塞,老百姓对修路的意义不大了解,因此怨声载道,还有人告主要领导的状。偶然的机会,周梅森和那位领导谈了话,认识到改革的艰辛,并受领导邀请当了一段时间的挂职秘书。家乡修路事件深刻地触动了周梅森,一个想法悄悄在他心中形成。
正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中,观众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各个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模式,并且深信不疑。可以说,这种纤毫毕现的描写,是与周梅森的政府工作经历密不可分的。做了一年挂职秘书之后,周梅森说,这段经历,使我认识到改革的艰难,不仅改变了我对官员的看法,也改变了我的文学道路。不久之后,政治小说《人间正道》问世,这是周梅森的第一部政治小说。
也正是有这样的历练,使得周梅森的政治小说写得愈加纯熟,2017年2月,小说《人民的名义》一面世便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电视剧更是引起了万人空巷。
股民周梅森
曾经有一段时间,周梅森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看股市。2005年11月份,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非流通股改革,网络上出现了三封言辞犀利的公开信。这三封信在短短100多天内不但引发了千千万万中小股民维权的共鸣,也将公众对这轮讨论推向了极致。这三封公开信的作者正是周梅森,一向以作家示人的周梅森,此时展现了他的另一个身份——“股民”。
1990年,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意味着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卖股票的时代到来,许多人一跃而入这片“股海”,周梅森就是其中一个。作家沈乔生回忆说:“1992年,我和周梅森就投入了股市。他、苏童的太太魏红和我合开一个账号,在水西门的银河证券公司,闹哄哄的大厅里挤满了人。说不客气的话,我们也是新时期股市的元老了。”
那时没有网上操作和电话委托,周梅森身兼多职,无法到证券公司亲自操作,就打电话给沈乔生,委托他进行买卖。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视野宽阔,再加上当时市场行情好,买的许多股票都涨了。周梅森不光自己炒股,还号召大家炒股。1997年,他写《天下财富》,采访中国证监会、香港联交所等,热情讴歌使融资者和投资者双赢的资本市场。
当时人们刚刚开始炒股,周梅森就已经展现出了他超前的投资理念。他重视上市公司的质地,重视基本面。他会认真搜集多方面资料,进行深入仔细的研究,确定是优质股,就果断地买入。这个习惯坚持至今,他的价值投资理念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就像他的小说中塑造的人物“侯亮平”,面对不公正、不公平的事情,总要仗义执言,身先士卒。生活中的周梅森也是一个敢作敢当的人,2005年,周梅森发表三封公开信,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网民奔走相告,有个作家站出来为我们讲话了!他成了股改大戏中的风云人物,被形容为“一个名人杀掉一家上市公司”,“发动了一场股民起义”,“我愤怒”的吼声代表了众多中小股民的心声。他以文学化的语言写道:“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您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站出来,对所有侵权方案投反对票!”
商人周梅森
在作家、股民等诸多身份之外,周梅森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商人。1989年,他下海经商,一度搞起了房地产。有人曾说,周梅森下海是为了了解、掌握时代的发展脉络,周梅森则直言不讳地说:“我下海是为了赚钱”。
但是,显然,这段经商的经历对周梅森后来的创作影响也非常大。周梅森说,如果没有商场上的失败以及股市上割肉的惨痛,我不会对经济问题如此熟悉,也不敢写这类题材的作品。
后来,周梅森的作品一次又一次搬上银屏,周梅森也不甘于仅提供作品,而是投身到影视制作的方方面面。在影视界,周梅森也是个很有名的人物。他除了是编剧,还是成功的投资者和制片人,这在作家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他是很智慧的,不单纯出卖自己的影视改编权,而是参加投资,一些大剧甚至亲自制作,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像一个农民,不单纯卖田地中的收获,而是把收获加工成食品,送到市场上,最大限度地扩大产业链。能有这种思维,并将其成功实践的,在国内作家中还是凤毛麟角。
从煤矿起步,下过海经过商,如今成为作品最畅销、拿着高额版税的作家,周梅森的经历不可谓不传奇,而这也是他能够写出好作品的原因。
他曾用“荒原里长出的一棵树”、“极其现实的乐观主义者”来形容自己。也正是这种乐观和现实,让他可以冷静地观察时代和社会,创作出如此引人关注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