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简历 雕塑家李春华:打造能被历史记住的“现代兵马俑”
雕塑家李春华:打造能被历史记住的“现代兵马俑”
李春华 雕塑 远征军 历史
科教文体
通过雕塑让更多人记住历史,是李春华的一个心愿。
人物档案
李春华,籍贯广东始兴,现居广东南海,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积极研究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民族精神等在当代雕塑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注重体现本土哲学思想和理念,表达社会现实关怀,寻求当代艺术形式创新。主要雕塑作品:《发现的雕塑》、《喀斯特景观》、《新青铜器》、《非常机器》、《透视的景观》、《中国标准》、《中国抗战》等系列。
2013年9月3日,云南省龙陵县松山。一个曾经被炮火淹没的地方,一个中国远征军将士们曾在此光荣一生的地方。
晨光熹微,雨后的松山上,子高地南面正对的山坡上,伫立着10多个大方阵:将军、士兵、娃娃兵、跪射兵、炮兵、战马、吉普车,静静地守望着中国抗战收复的第一块土地。再过一个小时,一场隆重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雕揭幕仪式将在这里举行。
这数百个整齐排列在1.75万平方米的雕塑群,是由广东佛山雕塑家李春华创作捐赠的,在历时3年的时间里,他与他们在一起。他的艺术远征也在3年前或者更早一些时候开始了。
倾心3年创作远征军群雕
3年前,李春华开始着手进行中国远征军群雕的创作。3年后的松山,看着自己历时3年制创出来的作品,李春华很感慨。无论自己的艺术之路走了多远,他最为释然的是,他已经做了一件让自己心安的事。
在李春华长达20年的雕塑创作生涯中,《中国远征军》群雕是他最大型的得意力作。他的得意之作还有很多,其中一个系列就是《发现的雕塑》。意大利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李春华便是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李春华发现的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年轻时,和所有梦想成为艺术家的年轻人一样,崇尚西方艺术,“觉得外国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其实这只是物质和科技方面的差距。文化和精神价值方面不可像物质和科学那样简单地相比,他们各有优势”,那时的李春华当然无知无觉。
在画了一段时间的油画后,李春华转做雕塑。“雕塑相比其他艺术形式与环境结合得更为紧密,流传得更久远”,这是他选择雕塑的原因,当时他还觉得“雕塑更有重量”。因为这种久远感和重量感,最初,李春华也一心想要做出流方百世的雕塑,整天琢磨的是雕塑的技艺和风格。但是,他是没有目标的,用他的话说“没有深度,当年是为艺术而艺术”。
然而,艺术也是需要积淀和思考的。当年,自己所做的雕塑很多时候是注重外在的“形似”,而当岁月像自己手中的刻刀在脸上刻上风霜,李春华对雕塑的理解开始有了变化。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更深地思考了。《发现的雕塑》系列就是他思考的开始。
鬼斧神工的“英石”雕塑
《发现的雕塑》系列之一的《舞——武》由6块“英石”组成,躯体夸张,双手张扬,特别是上面“附着”的“衣服”,恰是汉唐“水袖”,飘逸中见力量,仿佛在舞蹈,仿佛在表演武术。
中国的审美文化是从“审丑”开始的。龚自珍《病梅馆记》所叙述的是古人如何“缩龙成寸”的“病态审美”,唐代地宫出土的壁画,侍女手持微型山石盆景,也说明了我们的前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人文情怀。在李春华的眼里也是“一石成景”的,那些鬼斧神工的“英石”仿佛就是人的手足躯干,他用“英石”稍加拼接而创作出来的雕塑意境深远,形态万千,不雕不塑,反“雕塑”方式而行。
这些系列雕塑,李春华认为体现的是中国艺术的“意象”精神,作品可以让你充分拓展浪漫遐想。这组雕塑做出来了,似乎并不为许多人所理解,雕塑界也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人说缺乏“体积感”,有人说“没有加入创作劳动”,这一切,在他偶遇雕塑评论家、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孙振华后,峰回路转。
他把作品照片发送给孙振华,得到了肯定回复,孙振华还专门为作品写了评论文章。文中写道:“李春华的雕塑是一种另类的雕塑,这是一种新的雕塑方式,是发现的雕塑”。
著名雕塑家潘鹤在看了李春华的这组系列作品也感叹,“初看雕塑,先是觉得很奇特,听作者介绍才知道是用‘英石’直接拼接而成,然后转化成青铜。用石头经过‘拼凑’也能成就出优美的雕塑造型,真是‘急死老师傅’”。
因为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李春华的思考更进一步、更深一层,他开始了艺术上真正属于李春华雕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