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华葫芦丝讲座 “葫芦丝王子”李春华——坚守但并不孤独
从与葫芦丝的第一次邂逅,李春华便被这个神奇、迷人、浪漫的乐器深深吸引。在追寻葫芦丝艺术的岁月中,李春华的人生变得不同寻常:在中国云南滇池岸边长大的李春华,凭着对故土浓浓眷恋,一直坚守在那里进行音乐创作与演奏。
在以他为代表的葫芦丝艺术家的努力下,葫芦丝艺术从中国的西南边陲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听众朋友,今天的节目就为您讲述“葫芦丝王子”李春华的故事。
要说起李春华与葫芦丝的故事,就要将时间回溯到1991年。当时还在昆明师范学校读书的李春华,在一次学校汇演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陌生的乐器——小巧、古朴,以葫芦作为音箱,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下端,音色是那样轻柔细腻,圆润质朴,富有表现力。李春华一下就被这个声音所打动,他找到了演奏这件乐器的学长,才知道这就是葫芦丝,一种流行于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族乐器。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作为少数民族民间乐器的葫芦丝,它的知名度和普及度远没有如今这么高。李春华说,那时想要拥有一只制作比较精良、专业的葫芦丝,似乎都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葫芦丝和巴乌是一家,那个时候我们学校就这一只巴乌,我就说哪天我自己要拥有一只巴乌就好了。
但那时候没钱,省吃俭用,终于攒了几个月,攒了五十块钱。那个时候葫芦丝是八十块钱一只,巴乌是五十块钱一只,我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一只巴乌,我如获至宝,在学校里吃饭也带着巴乌,睡觉也带着巴乌,上课都带着巴乌,随身携带,形影不离。后来我们学校进了一批乐器,我就从学校借了一只葫芦丝,那时候很稀奇,我就天天练。”
拥有了人生第一只葫芦丝的李春华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葫芦丝的演奏中。那时候没有老师,也没有一所学校开设关于葫芦丝的课程,只要靠自学。当时主修二胡和键盘专业的李春华,对于乐理和演奏技巧有着很好地掌握,因此入门阶段并未带给他很大的障碍。更大胆的是,凭着对葫芦丝的酷爱,李春华放弃了二胡和键盘,转而全心研究葫芦丝演奏。
1998年,李春华遇到自己最重要的老师——享誉中外音乐界的葫芦丝大师哏德全。“哏德全老师那时刚从芒市来到昆明。有了一个工作室做葫芦丝,纯手工制作。一下班我就到他工作室,他把经典的独奏曲全部按他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个时候应该算是我接触到的真正、专业、地道、正宗的葫芦丝,结束了自学生涯。他给我上课的次数并不多,但这几次课可以影响我一辈子。”
随着演奏技巧的日益精进,李春华以更饱满的情感投入到了葫芦丝曲的创作当中。这首《打跳欢歌》是李春华创作的第一首葫芦丝音乐。“打跳”是中国纳西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也许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李春华要用傣族的乐器来演绎纳西族的曲调呢?其实,这正是李春华对葫芦丝传承发展的创新之处。
他的作品风格不再拘泥于狭小的地域范围,而是用葫芦丝来表现不同地域的民族风情。“2005,我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创——《打跳欢歌》。这个风格在创作上非傣族元素,非傣族题材,但是源于葫芦丝本韵,源于傣味。
我充分借用我之前学的音乐基础和音乐的感觉,比如我拉二胡,我就追求在葫芦丝中有弦乐感觉;我学过声乐,我就追求葫芦丝里面有歌唱的感觉,后来我把我自己的风格个性结合傣族葫芦丝的本韵,糅合成了自己的风格。”
正是如此,李春华的音乐并没有摈除葫芦丝原有的民族特点,又对其他地域性的民族风格进行了探索、糅合,因此才有了西藏音乐风格的《蓝色的香巴拉》、新疆音乐特点的《雪莲花开》,江南小调般的《断桥残月》等。
进入到21世纪后,小小的葫芦丝从傣族的寨子走上了全国的舞台,并展现在了全世界音乐爱好者眼前。中国各地相继成立了葫芦丝、巴乌专业学会,作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的李春华几乎见证了每一个学会的成立。
“感受就是四个字——雨后春笋。短短的几年内,从2005年5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紧接着浙江、河南、广东、云南,还有地市级的都组织起了专业学会。组织以后就可以做活动,每年搞一次比赛,搞一次学生的汇报演出。通过演出比赛、各种活动,葫芦丝的演奏水平、人数的扩张、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断提高”。
李春华说,在葫芦丝艺术的道路上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现在他还会为突破一个音的演奏而苦练三年。所幸的是,今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发展葫芦丝艺术的队伍中,他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