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审计厅马青山 山东省审计厅厅长马青山:把握审计“新常态” 打造审计“升级版”

2017-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工作作出重大部署.这在审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表明审计工作步入新时代,审计发展面临新机遇,审计机关承担新使命.我们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勇于担当.不负重望,用全新思维把握审计发展规律,用创新举措推动审计转型升级.    科学审视审计"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工作作出重大部署。

这在审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也表明审计工作步入新时代,审计发展面临新机遇,审计机关承担新使命。我们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勇于担当、不负重望,用全新思维把握审计发展规律,用创新举措推动审计转型升级。

    科学审视审计“新常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治国理政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实践和探索,国家治理任务愈加繁重,审计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相适应,审计工作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即审计“新常态”,其实质是审计监督的全方位“升级”,包括审计功能定位、目标任务、技术方法等各方面的升级。

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高定位”。四中全会《决定》把审计监督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把审计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国务院《意见》从七个方面对审计工作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功能作出六个形象定位,并强调审计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刘家义审计长多次阐述,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

审计监督职责不断强化,审计的功能定位不断提升。二是“全覆盖”。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国务院《意见》进一步强调,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实践的广度已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具体审计项目如政府性债务审计、社保资金审计等也实现审计深度的全覆盖。

三是“一盘棋”。实现审计全覆盖,必须强化“一盘棋”意识和“大格局”思维,改革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科学谋划工作,合理配置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审计成效。目前全国、全省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逐渐增多,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更加集中统一,各级审计机关上下联动趋势明显,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资源加快整合,“大审计”格局基本形成。

四是“智慧化”。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审计”将成为审计工作新模式,审计项目管理趋向实时化、远程化,审计成果开发趋向智能化、可视化,机关行政管理趋向信息化、综合化。

五是“多挑战”。要适应新要求、新使命,审计工作还亟需解决很多问题,如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审计对象违纪违法手段更加隐蔽复杂,绩效审计和环境审计尚未全面铺开,审计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审计作风和廉政风险时刻都不能忽视,等等。

    准确把握审计“新使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对审计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国家治理对审计监督的新需求,这种需求决定审计的重点和方向,也赋予审计新的责任和使命。

一是更加注重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以及国务院《意见》,都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审计在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表明审计作为依法以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制度安排,正由经济制度体系逐步融入以国家治理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正由曾经的经济监督“审计风暴”嬗变为推动国家良治的常态工具,将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主法治、推进深化改革、推动反腐倡廉等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是更加注重发挥宏观调控工具作用,促进和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国务院《意见》要求,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密切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

审计从最初查错纠弊,到保障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监督视角由微观转向宏观,将更加贴近国家调控宏观经济、深化各领域改革的需要,更加注重在宏观层面摸清情况,查找问题,提出建议,保证宏观调控和深化改革的精准发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更加注重监督依法行政、廉政建设和履职尽责,推进依法治国。国务院《意见》明确要求,强化审计对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推动履职尽责的监督作用,加大对依法行政情况的审计力度,注意发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依法依纪反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

审计使命由经济监督延伸至法治监督,将更加注重经济问题表象下的法纪执行、职责履行等情况,推动健全法律规范体系和法治实施、监督、保障体系,促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四是更加注重广泛参与社会事务,维护民生和公共利益。

国务院《意见》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层面,强调加强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自然资源和能源、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审计。审计在守护国家财政资金的同时,将更加注重维护民生、捍卫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积极谋划审计“新策略”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审计机关要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意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纲领和指南,切实转变观念,突出重点,创新举措。

一是打开思想“总开关”。思想一通,一通百通。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强审计工作的战略意图,从国家治理和依法治国的高度来深化对审计职能作用的认识,做到思想上同频共振、认识上踏点跟拍,与中央要求保持高度一致。

要有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不等不靠,大胆探索,积极作为,一条一条研究落实,赢得工作主动。

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勇担使命,自我加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实际行动让每一项要求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切忌叶公好龙、坐而论道。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务实创新,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敲下去,为审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提升队伍“战斗力”。把政治素质教育摆在队伍建设的首位,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保证能够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始终保持对宪法法律和审计事业的敬畏,始终保持审计责任感和使命感,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坚持审计能力标准,认真对照刘家义审计长关于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一般干部提升工作能力的要求,查找差距不足,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提升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严把队伍“入口关”,拓宽渠道,严格标准,改善结构,形成专业融合、优势互补的“多兵种”审计队伍。加大骨干培养力度,注重实践锻炼,深挖队伍潜力,特别是狠抓主审培养和计算机技能培训,建立一支中坚力量,储备一批战备资源。

三是系紧队伍“风纪扣”。坚持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保持审计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狠抓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四风”,力戒“庸懒散、娇骄暮”,落实“实高新严细”作风要求,巩固和提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坚持文明审计,注重工作方式,把握沟通技巧,树立良好审计形象;坚持以文化人,弘扬审计精神,增强审计事业吸引力和审计人员荣誉感、归属感。

从严推进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审计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审计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抓早抓小,坚持“零容忍”态度,加大廉政纪律、审计纪律巡查和回访力度,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警示,及时作出处理。

四是深化审计“大格局”。强化对下级审计机关的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积极稳妥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统一管理,真正拧成一股绳、织紧一张网、布好一盘棋。改进审计项目和计划管理,增强审计预期,增强上下级计划的协同性。

推行大项目审计模式,统筹调配全省审计力量,重视利用内部审计资源,购买社会专业审计服务,加大交叉审计力度,实行统一组织、集中审计,实现审计规模效益。建立健全工作报告等制度,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和重大案件线索向同级政府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工作中遇到重大事项,必须逐级上报。

强化审计队伍管理,建立干部队伍信息库、骨干人才库,实行干部动态管理、工作记实管理,为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搭建平台。

加强审计财物管理,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将资源重点向基层和经济困难地区倾斜。五是提升发展“战略性”。着眼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建设,增强审计工作后劲。

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推进全省审计数据中心建设,创新电子审计技术,用高科技武装审计、提升能力。推进组织方式变革,加强项目融合,推进审计工作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将部署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到底,提高执行力。

注重规范化建设,落实四中全会《决定》和国务院《意见》及审计署部署,制定修订有关规章制度和业务规程,建立健全资料数据提供和共享、部门配合协作、审计整改联动等工作机制,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山东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  马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