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玉梅最新成果 生命科学新成果:SARS疫苗研发取得最新进展
海南新闻网8月9日消息:7月19日至23日,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主题为“科学———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生物科学家,就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学术交流。
本刊现将这次大会涉及人类健康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集纳如下。 SARS疫苗研发新进展, “非典假病毒”保证实验室安全 2003年春天SARS(非典)暴发以来,各国科学家加紧研制非典疫苗。
美国科学家今年6月底研制出一种能够快速抑制SARS的新型鼻喷剂疫苗。
这种新型疫苗由SARS病毒和一种人类呼吸系统疾病病毒混合而成,能够防止SARS在实验室的猴子之间传播。与其他疫苗不同,它可以直接注入呼吸道,并且立即见效。科学家表示,将很快研制出可用于人体试验的鼻喷剂疫苗。
美籍华人科学家何大一披露,其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经构建出一种非典假病毒,该假病毒外面是非典病毒蛋白,里面是艾滋病病毒蛋白。
假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和非典冠状病毒一样,但进入后会自行死掉,因而没有危害。这种办法能帮助科学家测定病毒抗体的数量,对疫苗开发至关重要。此外,与活病毒相比,利用假病毒进行试验安全性较高,这有助于防止非典病毒从实验室泄露传播出来。
蛋白质指纹图谱“破译”癌症,可提前几年发出肿瘤预警 癌症发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早在人体某部位发生癌变的数年前,人体内的多种蛋白质构成就已经发生改变。
但在目前国内临床肿瘤检测中,大都只采取某一种蛋白质标记物,所以导致检测的阳性率较低。 而蛋白质指纹图谱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可以针对人体多种蛋白质进行测定,绘制出专属蛋白质的“指纹”图谱,大大提高了癌症的诊断率。
比如10个有可能发生卵巢癌的人中,一般只有3个会被目前临床采用的方法检测出来,阳性率为30%。
而通过蛋白质指纹图谱,这个准确率可达98%。蛋白质指纹图谱检测的敏感性可达90%以上,可以提前3~5年发现一些变异的基因,从而为患者发出肿瘤预警,为早发现、早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目前,这种“蛋白质指纹图谱测定技术”已在北京306医院亮相。 快速确诊病毒感染技术问世,15分钟可确认非典 人和动物在感染病毒后,体内会出现妨碍病毒增殖的抗体,通过检查有无抗体存在就可以确认是否感染了病毒。
日本科研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检测试剂,其中含有待检测病毒的特有蛋白质。将这种试剂与血液混合,如果待检测血液中存在抗体,就会发生沉淀现象,研究人员用肉眼就可以判断人和动物是否已感染了待检测的病毒。
过去检查非典和禽流感病毒需用昂贵的检测装置,而且要花费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用该技术检测只需15分钟。
利用这一技术可尽快确认人体是否感染非典和禽流感病毒,有助于人们及早采取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科学家发现致瘾蛋白质,有望找到戒断毒瘾新方 吸毒是困扰当代各国的一个重大问题,戒毒者经常由于复吸而前功尽弃。
美国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一种特定的蛋白质能使实验鼠对可卡因不断产生“渴望”,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找到彻底戒断可卡因毒瘾的新方法。
毒品对人脑产生刺激的过程中,与愉悦感有关的化学物质──多巴胺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一种称为AGS3的蛋白质能协助多巴胺传递神经信号。研究人员连续一周为实验鼠注射可卡因,使其成瘾后停止注射。在随后8周内,产生毒瘾的实验鼠脑内AGS3的水平比普通老鼠高出30%~100%。
这种蛋白质主要集中在鼠脑的额前叶皮质区及伏隔核区,这两个区域都与毒瘾的产生有关。 研究人员认为,AGS3蛋白质水平过高,是导致可卡因成瘾者在戒断过程中复吸欲望高涨的主要原因。
目前,研究人员正对此做进一步研究。 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临床试验,试验效果即将公布 我国是乙肝(乙型肝炎)高流行区。
2003年,我国报告乙肝病例71万人,占当年全部法定报告传染病总人数的28%。我国每年死于与乙肝相关的肝病患者达28万例。为有效阻断乙肝传播,我国科学家加强了对乙肝疫苗的研发。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医学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学委会主任闻玉梅透露,她领导的研究小组已研制出一种复合型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该疫苗通过提高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降低甚至清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
该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于去年底开始,试验效果不错,结果将于今年8月底向外界公布。 抗艾滋病新药物出现,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现有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主要都是针对逆转录酶和蛋白酶的抑制剂,由于这些药品的长期使用,近年检测到的抗药性HIV越来越多。
因此,各国科学家都试图研制整合酶的抑制剂。
美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新型抗艾滋病药物。在猴子身上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整合酶抑制剂新药能够阻止艾滋病病毒(HIV)插入正常细胞的染色体,这是艾滋病药物研制领域的一大突破,它将为越来越多的抗药性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带来希望。
利用航天高科技为医院创无菌环境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存在着微生物,其中的绝大部分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对于那些自身免疫能力降低的人,有些微生物能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
如今,一项航天技术已在法国的5所医院应用,成为创造无污染空气环境的新方法。
该项特殊等离子体技术设备,可以达到消除超过99%微生物的空气净化功能,原本用于确保宇航员在空间站里能呼吸到洁净空气的航天高科技方法,现在被用来在医院中“捕杀”和“清除”微生物真菌、细菌、孢子以及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
利用该技术还能祛除空气中与SARS、埃博拉、天花、结核病等恶性传染疾病相关的微生物,从而满足医院里那些身患免疫系统疾病的病人的特殊需求。
生物芯片技术将成为医生的“好帮手” 近年来,以基因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技术发展迅速,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广泛应用到了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研发、环境污染监测等诸多领域。
生物芯片是指通过微加工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
生物芯片上集成了成千上万密集排列的分子微阵列,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分析大量的生物分子,保证人们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样品中的生物信息,其检测效率是传统检测手段的上千倍。在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重症传染病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不久的未来,记录在一个小小生物芯片上的个体遗传信息,将帮助医生确定个体的疾病易感性和最佳的治疗手段,生物芯片将成为医生离不开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