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批贾康 北大教授回应贾康:问题出在哪儿
拙文《正确认识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见报后,贾康教授在微博上做出了“愤怒的”反应。这让我感到意外,同时又觉得没有必要作答。先哲有言,愤怒出诗人;也许可以补充道,愤怒出不了理论家,或者至少难以做出冷静的理性的反应,因而不必认真对待之。
几天后看到了贾教授作出的所谓“柔性回应”,然而拜读之余,他的这个正式回应没有超出先前愤怒反应的范围,没有针对我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论点做出反驳或讨论;反而说他现在作此“柔性回应”,是出于对“其他因素”以及“社会上无可否认存在的‘吃瓜群众’羊群效应式的非理性推波助澜”的考虑。
“其他因素”是什么,“推波助澜”之类说法有何根据和深意,贾教授没有明说,但他这些话却分明渗透着某种轻蔑和傲气,这使得对其作出回答变得必要了。
几点回答
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何况贾教授的著作和我的文章都摆在那里,是非曲直不难弄清。贾教授指出,我在引用他们的书名时多出“经济”二字,这是明显的大意和失误,我应向作者道歉,不过,贾教授回应中提到的其余各点则只能另当别论了。
首先,关于贾教授《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下称《读本》)的定位和意义,他说我不该说那是作者“声称”,还说那不过是“出版公司宣传用语”。可是,“权威解读‘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和核心内涵”,“深度阐释‘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和政策主张”,“着力创构‘十三五’及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升级版”,白纸黑字,与书名和作者名字一同赫然印在该书封面之上;套在书上的折纸还逐个介绍作者在一些省委学习会上作报告的情况以及向社会各界隆重推荐该书的语句,这让人不能不相信它的确表达了作者的心声,至少得到了作者的首肯。
却不料作者现在说那是出版公司的宣传用语,不是作者自己说的。这也许是实情;实情若如此,作者为什么不早说?广而告之大半年了,现在却推诿于出版公司,这合适吗?
其次,我认为中国目前尚未建成完整统一的市场经济体系,因而不具备(如作者所做的)对之进行单一市场供求关系分析的前提条件;我还认为,只有基于存在市场经济和统制经济,以及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两种市场的现实,分别对它们做出市场供求关系分析才是合适的,可是,作者却说我的这些观点是反对对当前中国经济进行供求分析,这不是明显的误解和曲解吗?
再次,我关于作者不适当地过分强调供给管理,而忽视需求管理甚至认为需求管理已经过时的看法,是依据作者的核心和基本论述得出来的,现在作者说我没有注意到他在该书前言和后面关于需求管理的论述,还说他们一直秉持的理论是供求均衡论,一直认为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等等,意在说明我曲解了他们的观点。
可是,假定作者所说属实,那么何来作者所声称的独创性?要知道,供求均衡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早就提出来了。假定作者所说属实,又何来他们反复强调的注重“供给管理”的“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