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回响范迪安 穿越敦煌: 太庙艺术馆唱响“文明的回响”

2018-01-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0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重现世间,敦煌艺术以其超越时空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美术家前往朝拜.敦煌,成为现当代艺术家们寻求自我本源与文化根基旅程中极

10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重现世间,敦煌艺术以其超越时空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美术家前往朝拜。敦煌,成为现当代艺术家们寻求自我本源与文化根基旅程中极为重要的站点。1月12日至3月16日,由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术学院、敦煌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文明的回响(第一部):穿越敦煌”艺术展在北京太庙艺术馆举办,展出了常书鸿、吴作人、董希文、孙宗慰、叶浅予等艺术家临摹的170余件壁画作品和受敦煌艺术启发而创作的100余件当代作品。

“展览的第一部分是敦煌研究院所藏的精美莫高窟壁画临摹本,因为原作不能移动,也可以说是莫高窟壁画副本。第二部分是藏于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名家名师临摹作品,这些作品既是美院为了教学,研究古代遗产,一代又一代老师、学子们前往敦煌所做的努力,也带有他们自己的研究和创作印记。

第三部分邀约了一批不同种类、媒材的艺术家的创作,有中国水墨画、油画、雕塑、装置、影像等,这些作品古今并置在一起,使我们更清晰地感觉到敦煌艺术本身就是穿越了古今中西文明和文化的结晶,是20世纪以来几代中国艺术家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展览总策展人范迪安说。

四篇章串起文明“穿越”之旅

此次展览汇聚了300多件(组)作品,分为“凿空”“飞天”“司乐”“供养”4个主题篇章,串联起了魏晋南北朝至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敦煌艺术及现当代名家名作。

“凿空”意指两个时空的交汇和融通。展厅内,由敦煌研究院提供的古代壁画临本,董希文、叶浅予等现代艺术大家的意临、写生作品,真实再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经贸与文化交流的场景。而当代艺术家徐龙森、丁方、展望等人以不同的艺术手法对洪荒开辟和山形地貌的“再造”,谢振瓯、邱志杰、于凡等对莫高窟当代景象的描绘,以及武艺、邬建安、向京等对佛本生故事等不同母题的演绎,贯通古今的设置,引发了观者对于“凿空”的思考。

“飞天”无疑是敦煌文明最经典的艺术形象。在这一章中,飞天壁画、藻井临本展现了飞天形象传入中国后的演变。除了老一辈艺术家戴泽、陆鸿年、邓白等人临摹飞天的作品,更有徐冰、陈鸿志、李天元、喻红、胡明哲等当代艺术家对“飞天”造型的多重利用与阐释。

“司乐”一章再现了大量以音乐、舞蹈为题材的古今创作。众所周知,莫高窟壁画中大量乐舞伎的形象堪称古代乐器、舞蹈史的“博物馆”。史金淞、王雷等人对经卷书帛和经变故事的表现,王冬龄、李洪波等人对乐舞姿态进行提炼,作曲家谭盾也以其音乐作品,诠释了一幅“千年声音地图”。

“供养”是一幅壁画供养人的中国古代肖像史。以供养人为主题的壁画中描绘了生动的信众群像,也令人一窥古人的物质生活场景。孙宗慰、吴为等解读古代肖像造型方式的同时,不自觉流露出新时代的审美特征;吕越、楚燕等艺术家通过服饰、饰品等不同媒介将传统图式引入当代设计;而陈志光、李一等则从材料装置入手表达供养主题。

“古今对照”调动观众视觉

由展览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对敦煌壁画的研摹,不仅沿袭了敦煌艺术的宏阔气度和精美造型,在形式风格上再现了敦煌壁画的神采真身,也以艺术的慧眼和感觉,在意韵上感受和展现了敦煌壁画的精彩手笔。尤其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形态和个性的语言为古老的艺术瑰宝注入新的生机。

“从敦煌开始,进而延展到对整个丝绸之路的文化探索,是贯穿20世纪始末的重要文化现象。丝绸之路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的创新、发展与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更促成了中国传统文脉向现代文化形态的延伸与拓展。

” 范迪安强调,此次展览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市总工会联合打造的“文明的回响”系列展览的第一部,选择以敦煌为起始,旨在通过传统艺术经典和当代艺术创新的对照,展开有关本土传统文化资源与现当代艺术创造之间关系的讨论。

在具体的展陈方式上,充分可见“古今对照”的“穿越”思路,与艺术作品、展览主题形成了呼应关系。在展厅中,作品并没有严格按照来源、艺术家或者时间的顺序分类排布,而是依照作品的题材和主题、视觉语言的承接关系等,进行不同时期作品的交汇并置,构成了内容与视觉形态上的双重融通。

在作品的排布上,高低错落、疏密聚合的排列关系充满了视觉上的韵律和动感,悬挂的莫高窟藻井装置,以创造性的方式“重构”洞窟艺术的观看情境,使得观者的视线和情绪得到了充分调动。

塑造太庙艺术馆的文化品牌

“在恢弘的紫禁城太庙举办‘穿越敦煌’艺术展,这将使敦煌历史文化真正为人民大众所了解,让人们从中感受到我们祖先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人们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让敦煌历史文化在新世纪开花、结果。” 北京市总工会主席梁伟说。

据了解,太庙艺术馆由北京市总工会于2012年投资建设,历时3年设计、规划、改造,于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该馆依托具有古代中国最高建筑等级和极高文物与艺术价值的太庙享殿、寝殿、祧庙及6座配殿等明代建筑为基础空间,邀请了建筑师朱锫设计,在充分保持古建风貌和保护历史文物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展览设施,同时兼顾国学讲堂、职工文化服务等功能。

目前,太庙艺术馆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中央美术学院共同管理运营。自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知古鉴今——《资治通鉴》”展、“为劳模造像”展和10余期“太庙国学讲坛”,辐射全市艺术爱好者、文物工作者、职工和市民数百万人次。(记者 高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