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华少将 开国少将谢振华:与上将军衔失之交臂33岁任军长

2017-10-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全面抗战爆发后,谢振华从抗日军政大学提前毕业,经组织安排到山西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部担任组织科长.不久,又奉命前往晋西地区进行扩

全面抗战爆发后,谢振华从抗日军政大学提前毕业,经组织安排到山西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人民武装部担任组织科长。不久,又奉命前往晋西地区进行扩军。至1937年底,谢振华把征来的1000余新兵从晋西带到八路军总部驻地洪洞县,与原先的总部警卫营合编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谢振华担任团政治委员。

当时的八路军刚整编完毕不久,最初仅有15个左右的正规团,大部分干部都降数级使用,多数开国上将此时都在担任团级干部。而谢振华也担任团政治委员,这体现了八路军总部对他工作的充分肯定。

1938年1月,由于工作需要,谢振华调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4月,八路军总部再次决定让谢振华到延安马列学院深造。在马列学院,他与徐海东、阎红彦、宋平、江青等是同学。通过马列学院的系统学习,谢振华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都有了很大进步。

1940年6月,中央决定由谢振华带领100多名干部到山东敌后根据地开展工作。他在到达皖北涡阳县新兴集后,意外地遇见老首长黄克诚。应老首长要求,经中央同意,谢振华一行留在八路军第五纵队工作。谢振华被任命为第五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敌工部部长。

10月,他奉命去江苏阜宁县建立根据地,组建地方武装。到达阜宁后,他招兵1000余人组建了阜宁县大队,担任县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谢振华担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四团团长,后兼任政治委员。从抗战初期的团政治委员到抗战结束时的团政治委员,在开国将帅中几乎绝无仅有。这也是谢振华1955年没有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最主要原因。

1945年9月,黄克诚率新四军第三师主力开赴东北。谢振华留守华中,任淮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后任华中军区第六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新十旅副政治委员、第六军分区政治委员兼新十旅政治委员,率部在华中坚持斗争。

1948年3月,华东野战军以第二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第十二纵队组成苏北兵团。谢振华历任第十二纵队副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0月,他率部积极投入淮海战役,和兄弟部队一道完成分割黄伯韬兵团的任务,并取得围歼杜聿明集团的最后胜利。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奉命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谢振华任第三十军军长。33岁的谢振华也是当时全军整编后最年轻的军长之一。随后,谢振华率第三十军部队参加渡江、上海等战役。5月28日上海解放后,谢振华奉命率第三十军担任淞沪警备任务。7月,他调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政治委员。

1951年1月,中共中央以华东军政大学为基础,在南京组建解放军军事学院,谢振华调任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1954年8月,谢振华进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在学习期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7月毕业后,谢振华入朝担任志愿军第二十一军军长。

1958年7月回国,谢振华继续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军长,率部进驻山西。1962年5月,谢振华改任解放军第六十九军副军长主持工作,当时的军长由起义将领董其武担任,董因年事已高,常驻北京。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廖汉生找谢振华谈话时,曾风趣地对他说:“你这是吃驴子的料,干骡子的活。”

从1949年初的人民解放军军长,直到“文化大革命”初期,谢振华仍然在解放军第六十九军主持军事工作,这在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整编后的首批军长中又是绝无仅有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