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集维生素 郑集教授服用那些维生素中央领导吃什么
维生素C的好处是尽人皆知的。那些经常食用不新鲜蔬菜、暴腌菜和加工肉制品的人,食物中形成致癌物亚硝胺的危险较大,如果能经常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能预防亚硝酸盐在胃里合成致癌物亚硝胺。特别是那些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每餐用餐时配合几粒富含Vc的鲜枣,有利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对贫血的康复是有好处的。
由于维生素C为胶原蛋白的合成所必需,每天吃几粒鲜枣对皮肤的健康也有好处。维生素B6,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B6缺乏症。
也可用于减轻妊娠呕吐。 为什么药物维生素那么便宜又的才几块钱,而保健维生素却上百元了,他们道理有什么不同啊,维生素保健品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因而价格高并且几乎没有毒副作用,药品维生素是合成的,可能含有杂质,吃多有一定毒副作用。
指导意见: 药用的维生素,说明书剂量推荐的主要是治疗量,而保健用的维生素则主要是针对部分人群额外补充的而已。
维生素为人体必须,对方方面面的生理功能有不小的作用顾名思义,维生素就是指那些对维持生命有作用且必需的微量元素。
从保护视力的维生素A到维持血红细胞健康的维生素B12再到能保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维生素D,可以说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方方面面都有维生素的参与。很多种类的维生素人体并不能合成,缺乏可引发严重后果很多种类的维生素类似必须氨基酸,很多情况下人体不能自主生成。
而一旦严重缺乏某种维生素,往往还会产生疾病。举个例子:在19世纪中叶,人们开始使用蒸汽动力磨坊机加工稻谷,褪去其富含维生素的外壳。白米饭变得越来越普及,一种叫做“脚气病”的疾病也因此盛行。
脚气病使人的双腿失去知觉,行走出现困难。而后,在机缘巧合下,克里斯蒂安·艾克曼(Christiaan Eijkman)发现麸皮中含有生命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并对脚气病有效。
他还因这项研究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1912年,波兰出生的化学家Casimir Funk将这种化合物称为“重要胺”(vital amine),维生素(vitamin)就是由此而来,而其对健康的作用也渐渐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缺乏维生素与疾病的关系也被发现,如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败血症,而缺乏维生素A会引发夜盲症等等。《维生素与矿物质》章节便比较详细的罗列了各种维生素及其所富含的食物:维生素A往往存在于绿、黄色蔬菜和乳制品中, B族维生素多存在于肉类和鸡蛋中,维生素C更多存在于水果之中,而维生素E则需要从坚果以及种子中获取。
总结来看,维生素是人体必需却难以自身合成,想从食物中均衡摄取需要保持食物的丰富性,也并不轻松,而这些也成了维生素补充剂能被视为保健品的基础。
鲍林的书还是十分畅销。平装版印于1971年与1973年。三年后发行名为《维生素C、普通感冒和流感》的增补版、承诺可以预防正被预警的流感疫情。
而且鲍林并未善罢甘休。紧接着、他声称如果将维生素C 和大剂量维生素A(25000国际单位)、维生素E(400~1,600国际单位)以及硒和β-胡萝卜素一起服用、则不仅可以预防感冒和治疗癌症、还可以治疗几乎所有已知人类疾病。
当艾滋病病毒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美国时,鲍林也声称维生素对其有效。1992年4月6日,《时代》发表封面文章,封面画面上满是五颜六色的药片和胶囊,文章宣布:“维生素的真正威力:新的研究表明维生素可能有助于对抗癌症、心脏疾病以及衰老的侵袭。
”这篇由阿纳斯塔西娅·托菲克西斯撰写的文章与鲍林缺乏根据的、被证实为错误的“大剂量维生素奇迹”观点遥相呼应。
托菲克西斯在文中写道:“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怀疑、传统医学对于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作用的看法太过局限。远超通常推荐量的大剂量维生素可以预防诸多疾病、包括先天性缺陷、白内障、心脏疾病和癌症。
更加激动人心的是、维生素可以延缓衰老的侵袭、这无异于一道曙光。”在全球看,除少数贫困国家,人们摄取的食物其实或多或少都存在“热量过剩,营养不足”的现象。以中国来看,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12年发表于《营养学报》的《中国成年居民营养素摄入状况的评价》,目前仍有50%左右的国人硒摄入不足,40%左右镁摄入不足,80%左右维生素B1、B2摄入不足。
早在194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就根据当时国内患脚气病和贫血症者较多的情况,作出在小麦粉中添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铁质等的规定。
现在美国一般的小麦粉和面包粉都添加强化剂。因此,中国的情况还和欧美有些微的不同。
过量服用某类维生素会增加健康隐患。对于这类营养不均衡的人来说,咨询医生后,有针对性的补充某一类营养素和食物相较于服用维生素保健品、特别是复合维生素保健品,是更划算且科学的选择。(比如孕妇针对性的补充叶酸,骨质疏松患者针对性的补充维生素D等等) 维生素C虽然是水溶性的,但也是适合在用餐后服用的维生素之一。
因为大量服用维生素(维生素食品)C会造成腹泻等现象,因此适合在刚用餐后、胃肠负担较小的时段进行服用。
水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B)族、泛酸、叶酸(叶酸食品)等。 脂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类及脂肪溶剂,随脂类吸收而吸收。水溶性的维生素,如果过量摄取的话,就只会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还容易对肾脏造成负担。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一天的所需量分成3次。 而脂溶性维生素,由于不会随着尿液而排出体外,所以一天内可一次将所需量服用完毕。饭前?饭后? 由于维生素的溶解性不同,所以导致它们的最佳服用时间不同。
一般而言,脂溶性的维生素要在饭后服用。 人体在用餐后,胃肠的消化(消化食品)活动会趋于活跃,这十分有利于维生素的吸收,特别是脂溶性的维生素,通过餐后所摄取到的脂肪会协助肠胃,以达到对维生素最高的吸收率。
含脂肪量越高的饮食,越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如果平时饮食非常清淡,则可以以喝牛奶来协助吸收。而水溶性维生素对饮食没有很高的要求。 但需要说明的是,维生素C虽然是水溶性的,但也是适合在用餐后服用的维生素之一。
因为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造成腹泻等现象,因此适合在刚用餐后、胃肠负担较小的时段进行服用。1、头皮屑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维生素B12 需要的食物: 动物肝脏、牛肉、猪肉、动物内脏、蛋、牛奶、奶制品 维生素F 需要的食物:植物油、花生、葵花子、胡桃 维生素B6 需要的食物:营养干酵母、动物肝脏、豆类、未精制加工的谷类制品、鱼硒糠类、谷物胚芽、绿菜花、洋葱、蕃茄、鲔鱼 2、干燥易断的头发(无光泽、白发)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复合维生素B 需要的食物:酵母、啤酒酵母、白花豆 对氨基苯甲酸 需要的食物:葡萄干、甜瓜 维生素F 需要的食物:植物油、花生葵花子、胡桃、碘鱼贝类、加碘 碘 需要的食物:盐、奶制品 3、脱发 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维生素H 需要的食物:啤酒酵母、坚果类、牛肝、动物肾脏、糙米 肌醇 需要的食物:未精制加工的糖蜜、动物肝脏、卵磷脂、未精制加工的谷类制品、柑橘类、啤酒酵母 氯 需要的食物:一般食盐 复合维生素B 需要的食物:酵母、啤酒酵母、干白花豆、葡萄干、甜瓜 和维生素C、叶酸 需要的食物:柑橘类、青胡椒、蕃茄、甘蓝菜、马铃薯、新鲜绿色叶菜、水果、动物肝脏、营养干酵母。
老师维生素H和F是什么 维生素H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也属于维生素B族,B7。
它是合成维生素C的必要物质,是脂肪和蛋白质正常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是一种维持人体自然生长、发育和正常人体机能健康必要的营养素。
生物素(Biotin)为B族维生素之一,又称维生素H、维生素B7、辅酶R(Coenzyme R)等。是20世纪30年代在研究酵母生长因子和根瘤菌的生长与呼吸促进因子时,从肝中发现的一种可以防治由于喂食生鸡蛋蛋白诱导的大鼠脱毛和皮肤损伤的因子。
生物素是水溶性维生素B群成员。在肝、肾、酵母、牛乳中含量较多,是生物体固定二氧化碳的重要因素。容易同鸡蛋白中一种蛋白质结合,大量食用生蛋白可阻碍生物素的吸收导致生物素缺乏,如脱毛、体重减轻、皮炎等。
生物素在脂肪合成、糖质新生等生化反应途径中扮演重要角色。 生物素是秃头一族的救星,不但防止落发及头顶见光颇见功效,还能预防现代人常见的少年白发。
它在维护皮肤健康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至于安定神经系统方面的功效至今尚未获得证实,但对忧郁、失眠确有一定助益。 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生物素缺乏时,生殖功能衰退,骨骼生长不良,胚胎和幼儿生长发育受阻。
用于治疗动脉硬化、中风、脂类代谢失常、高血压、冠心病和血液循环障碍性的疾病。 维生素F(不饱和脂肪酸——亚麻油酸,花生油酸) 维生素F也叫亚麻油酸、花生油酸,属于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富含维生素F的食物 维生素F是从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中提炼出来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饱和脂肪酸进行转化,两者的摄取量在2:l时比较合理。 植物性油(由麦芽、亚麻种子、向日葵、红花、大豆、花生等榨取的油)、花生、葵花子、核桃、鳄梨、胡桃、美洲胡桃等。
中央领导吃什么,曾煦媛告诉记者,正是由于少食多餐、多吃粗粮等科学的饮食方式,才使得我国领导人平均寿命一直居世界前列。
她介绍了首长们的一系列饮食方法,其中绝大部分是普通老百姓可以轻易操作的。首长们的食谱并非一般人想象得那样山珍海味具备,恰恰相反,他们甚至吃着更多的粗粮、更少的肉类。
“这里所说的是食物的种类,而非25道菜。”曾煦媛强调,为老首长们配餐,讲究的是少食多餐的原则,只有当食物种类够“杂”,才能使营养均衡。 曾煦媛则列举了为首长们制订的食谱: 早上:半杯牛奶、一盘小菜(凉拌海带丝、胡萝卜丝、青椒丝)、一个小麻酱咸花卷、一小碗小米粥或莲子羹。
中午:什锦砂锅(里面放十种以上的食物)、一两左右的红豆焖饭或薏米饭。 晚上:汆萝卜丝鲫鱼丸子、小米粥。 此外,还会额外加些水果或酸奶等零食。
“他们吃的每样菜都很少,但种类多,摄入的营养自然比较全面。25种食物听上去挺玄乎,其实很容易做到。” 秋冬季而言,适合吃些牛羊肉进行“热补”,或鸡肉、兔肉等低脂高蛋白质的食物;在蔬菜中,根茎类蔬菜如白萝卜、百合、芋头等则适合冬天食用。
此外,还要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紫菜、木耳等。 两餐之间要加零食 少食多餐一直是被人们推崇的健康饮食理念,老首长们也不例外。
曾煦媛介绍说,他们除一顿正餐吃到七成饱外,还会在上午十点左右和下午三点左右补充一些零食。 “比如上午吃一小碗银耳莲子羹或麦麸,下午则喝半杯酸奶,吃上几粒坚果。坚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癌症、心脑血管病都有不错的预防作用。
” 据了解,享寿91岁的陈云每天都要吃13粒花生、散步13分钟,会客3分钟。而其妻子——著名营养专家若木,则坚持“五果为助”的原则,要陈云饭后吃两根香蕉或其他水果。
多吃健脑、养心食物 由于脑力消耗较大,老首长的食谱中有不少健脑、养心的食物。如豆类、杏仁、芝麻、核桃、葡萄酒等。“尤其是杏仁,它富含维生素E、镁等元素和有益于心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喝酒前吃些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用粗粮、杂粮、瘦肉、花生等“打底”。锻炼“比如一位今年102岁高龄的将军,他从年轻时便开始打网球,直到88岁时,每周还能坚持打四五场,每次一两个小时。” 周有光,生于1906年,今年1月份刚刚过完111岁生日。
更精彩的是他的人生经历,可以说,他的一辈子活了别人几辈子! 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我从不吃补品!
我从不吃补品,人家送来的补品,我也不吃。我以前在银行工作,很多人请客,一些人拼命吃,而我就不乱吃东西。我记得以前我在上海有一个顾问医生,他告诉我大多数人不是饿死而是吃死的,乱吃东西不利于健康,宴会上很多东西吃了就应该吐掉。
俗话说“病从口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哪个不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身体不需要,还拼命吃,反而损健康。吃要健康,没有饿死的人,只有撑出来的病。
饮食上,很多荤菜不能吃,不吃油煎肉类,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样。但是牛奶和鸡蛋都不能多吃,鸡蛋一天一个,上下午各喝一杯红茶。 心宽寿长,遇到什么事情我都不生气!
生活越简单越好! 我现在的生活简单:睡觉、吃饭、看书、写文章。我每个月发表一篇文章在报刊上,是杂文。 饮食上,我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样。穿衣服也简单,别人送的漂亮衣服没有机会穿,因为不怎么会出门,穿出来也觉得不自由。
我也不怎么旅游,在家里写作、喝茶、看书,修身养性。 以前认为我们不可能长寿,因为青年时身体都不是挺好。
我年轻时生过肺结核,患过忧郁症。结婚时,家里的老妈妈偷偷找了算命先生给我们算命,说这对夫妇只能活三十五岁,我们就笑笑。
我觉得算命先生没有算错,是我们自己改变了我们的寿命。 人到老年,我一直坚持“三不主义”!
人到老年,我一直坚持“三不主义”:一不立遗嘱,二不过生日,三不过年节。 不立遗嘱家庭和睦,不过生日忘记年龄,不过年节生活平淡。
日常生活越来越简单越好,生活需要也越来越少越好。夫妻生活要做到“举杯齐眉”。 喝茶喝咖啡时大家举杯,这个小动作,我们坚持了一辈子。
虽然是一个小事情,很有用处,增加家庭生活的趣味,增加家庭生活的稳定。夫妻之间彼此尊重敬重,这是古代传下来的,很有道理。夫妻两个人是生活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只有天天开心,才会身心都健康。反之,三天吵一架,五天打一架,不仅谁都不开心,还伤身体损健康。
补充满满维生素就靠它 材料: 芒果泥 200克 牛奶 50克 淡奶油 120克 细砂糖 45克 水 200克 吉利丁片 2片
郑集教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营养学专家,1900年5月出生。少年时代的郑集体弱多病,屡屡病休,以至要比其他孩子多花四五年的时间才读完小学。成年后,他仍不时受到疾病困扰。1961年到1963年,他3次接受开腹手术。
1997年,他还患了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但病痛并未阻止他活到百岁。那么,郑老的长寿秘诀又是什么呢? 郑老十分重视营养的合理调配,老人每天的早餐是一杯牛奶、两只煮熟了的鹌鹑蛋,还有用5个红枣、3个桂圆、15-20粒枸杞子一起煮的食物,还有一小块面包(有时将面包换成蛋糕或蛋黄派)。
中午是一碗稀饭,菜是韭菜花炒鸡蛋;晚饭吃一碗藕粉和一只豆沙包。另外,面条、馄饨等也是老人常吃的食物。老人主张以素食为主,荤素皆食。老人除了经常吃些水果外,每天还要服些便宜的维生素片。
这个是唯一吃维生素的教授,活到111岁,所以,吃维生素长寿应该不是天方夜谭。
郑老把自己的长寿秘诀归结为10条:1、思想开朗、乐观积极、情绪稳定;2、生活有规律;3、坚持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4、注意休息和睡眠;5、注意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6、严格忌烟,少喝酒;7、节制性欲和不良嗜好;8、不忽视小病;9、注意环境卫生,多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10、注意劳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
郑集教授的长寿秘诀提示我们,精神乐观开朗、营养搭配合理、生活起居有常、锻炼持之以恒是保持健康的法宝。
郑集教授工作到100岁。 12:02:25 新疆-快乐真珠 2016-8-24 12:02:25 作为营养学专家,郑集认为长寿的实质就是延缓衰老,首先要做到饮食调配得当。
他认为,饮食必须搭配食用,要包含人体需要的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要防止“病从口入”,注意卫生,不暴饮暴食。 拒绝做保健品广告 郑集过了百岁生日之后,就被不少保健品厂家“盯”上了。
来请郑老做广告,当代言人的,总计不下几十家。可最后,这些厂家不得不放弃了,因为老人从不吃保健品,更不看重金钱,自然不会答应厂家的要求。
老人告诉记者,他自己一直吃便宜的国产维生素,一天只花三四毛钱。他说,这样的费用,谁都负担得起。 12:11:28 新疆-快乐真珠 2016-8-24 12:11:28 照顾了老人14年的陆阿姨把老人一天的菜单告诉了记者。
早餐一杯牛奶,两只煮熟了的鹌鹑蛋,用五颗红枣、三颗桂圆、15-20颗枸杞子一起煮的食物,还有一小块面包;中午吃了一碗稀饭,菜是韭菜花炒鸡蛋;晚饭吃了一碗藕粉和一只豆沙包。
陆阿姨说,有时候面包会换成蛋糕或蛋黄派,包子、藕粉、面条、馄饨、稀饭是老人常吃的。另外,老人一天要吃三四毛钱的维生素。
郑集,男,1900年5月生于四川,现年102岁,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一生致力于生物化学、营养学和衰老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
郑集服用那些维生素 每天加服维生素A丸一粒,维生素B1:10-20毫克(10毫克/粒,两粒),B2:5-10毫克(5毫克/粒,2粒),B6:5-10毫克(5毫克/粒,2粒),维生素C300-600毫克,维生素E50-100毫克。
每天早晚分2次服用。 在饮食营养方面,他重视营养合理,荤素杂食,素食为主。多吃蔬菜,不吃动物油脂和肥肉,只吃植物油,少吃油炸、腌制食物和过辣、过咸和过甜食物。进餐定时,每餐只吃八九分饱,细嚼慢咽。
他一向生活起居有常,尤到老年,饮食有节,饮食以三低(低脂肪、低热量、低糖)、二足(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和易消化为原则。他说:除了经常吃些水果外,每天还要服些维生素片,具体服法是:每日两次,每次服用5种维生素:维生素a一万单位1粒;维生素b1,10毫克,1~2片;维生素b2,5毫克,1片;维生素c,100毫克,3片;维生素e,100毫克,1片。
我不主张多服补品,而且对当前各种各样的营养液持保留态度,我认为许多补品是为赚钱骗人的。
他是学习生物学保健的,所以,他更相信维生素的作用了。用他自己的生命活到111岁给大家证明吃维生素长寿。
他在108岁的时间,眼睛还好的,但现在的年轻人,就开始眼睛看不清楚,耳鸣了,维生素完全可以预防眼睛及身体的老化。他是中国长寿人中唯一有博客的老人,100多岁,他还在网上和大家交流。 我母亲吃维生素40年了,眼睛现在也好的,没关节炎骨头不痛。耳朵也好的,可以听到。
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摄入人体消化器官后,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是目前最安全补充维生素A的产品 (单纯补充化学合成维生素A,过量时会使人中毒)。它可以维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改善夜盲症、皮肤粗糙的状况,有助于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不宜与醋等酸性物质同时服用。 胡萝卜可谓营养宝库,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维生素A、B、C、D、E),尤其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一般橘色类型含有的β胡萝卜素可达到50~100毫克/千克。
其他类型的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作为天然的有机大分子还可以清除氧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效。此外还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纤维素、蛋白质、花青素、矿物质元素以及果胶等。目前,胡萝卜已被作为一种健康功能型食品。
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萝卜、西兰花、菠菜、空心菜、甘薯、芒果、哈密瓜、杏及甜瓜等,大体上,越是颜色强烈的水果或蔬菜,含β-胡萝卜素越丰富。
深色蔬菜可以焯着吃,也可以炖着吃。深色蔬菜因含热量、蛋白质极少,所以在做菜或食用时,最好能和肉、鱼、蛋搭配,并和米饭、面包等谷物食品一起吃 需要人群 1、长期对脂肪的吸收不良,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胃肠部分切除者,往往导胡萝卜素复合胶囊致缺乏维生素A。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5岁以下的小孩身上,主要是因为维生素A的摄取量不足导致。 2、维生素A对于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者长时间注视计算机屏幕的人来说,更是重要的营养素。
3、孕妇及哺乳妇女也很需要维生素A 作用, 1、维持皮肤粘膜层的完整性,防止皮肤干燥,粗糙; 2、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 3、促进生长发育,有效促进健康及细胞发育,预防先天不足。
促进骨骼及牙齿健康成长; 4、维护生殖功能; 5、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数据介绍,胡萝卜具有预防和抑制肺癌的作用。胡萝卜所含的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维生素A。每一个胡萝卜分子可以转化成2 个维生素A 分子。
缺乏与过量 缺乏症 1、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干眼病; 2、粘膜、上皮改变; 3、生长发育受阻; 4、味觉、嗅觉减弱,食欲下降; 5、头发枯干、皮肤粗糙、记忆力减退、心情烦躁及失眠。
奥运冠军吃什么,著名网球运动员德约科维奇(NovakDjokovic)说:“以前,我无法保持身体和自信心的平衡。我的营养师对我的膳食进行了调整,我不再吃含麸质成分的食物,这让我减轻了体重,使我的移动更加灵活了。
”在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训练之外,膳食营养是影响运动员实际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在什么时间吃、吃什么、吃多少,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发挥。 赛前:储备能量 赛前,运动员通常选用高糖低脂,以及含有充足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矿物盐的膳食。
这样的膳食可以为人体储备充足的糖原,使维生素和无机盐达到饱和状态,保持合理的体重和体脂水平。同时,适量食用一定的碱性食物,如牛奶、苹果、西瓜、黄瓜、豆腐、萝卜、海带等,可以增加碱的储备,中和运动中产生的酸性代谢产物,延缓和消除运动疲劳。
赛中:高效补充能量 赛中,要求能量补充快速起效,所以运动员通常根据自己的口感,选择不含或含微量蛋白质,富含无机盐和磷、糖、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充足水分的食物,它们的能源物质动员快,燃烧完全,又容易消化,可以满足热能和体液平衡需要。
赛后:消除疲劳、恢复体能 赛后膳食的重点在于恢复体液、能量储备和加速疲劳的消除。在赛后,仍以含高糖、低脂肪、适量蛋白质以及无机盐和丰富维生素的膳食为主,以促进各关键酶浓度的恢复,使体内酸碱达到平衡。
为加速抗氧化酶的恢复,还需要补充具有抗氧化性质的天然食物,如大量的水果和蔬菜,或含有抗氧化性质的植物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