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该怎么看

2017-10-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于这次改书,议论纷纷.我们讨论争议的本身.有一种说法认为八年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功劳大,十四年抗战国民党的前期不抵抗的罪过大.这就是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政治意义.日本人一直很想上岸,所以一直侵略朝鲜半岛.但是从全局来看,中原历代皇朝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一直在支援朝鲜抗日,史上有三次,分别唐明清.清军战败,日军乘胜追击,于是有甲午海战,并割据台湾.日本在半岛站稳后,觊觎中国东北.以皇姑屯和九一八为契机军事占领,但恐根基不稳,扶植伪满.在东北建立工业基础后即发动全面侵华.日本本土并无多少资源,

对于这次改书,议论纷纷。我们讨论争议的本身。有一种说法认为八年抗战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功劳大,十四年抗战国民党的前期不抵抗的罪过大。这就是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政治意义。日本人一直很想上岸,所以一直侵略朝鲜半岛。但是从全局来看,中原历代皇朝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一直在支援朝鲜抗日,史上有三次,分别唐明清。清军战败,日军乘胜追击,于是有甲午海战,并割据台湾。日本在半岛站稳后,觊觎中国东北。以皇姑屯和九一八为契机军事占领,但恐根基不稳,扶植伪满。在东北建立工业基础后即发动全面侵华。日本本土并无多少资源,战争所耗基本来自半岛和东北。国军轻易放弃东北,真的是在找屎。旁的也就不说了,祖宗疆土不可寸土与人。这并没有更改历史,只不过是实话实说,毕竟全面抗战前我们国家已经在抗战了。

也有担心这样一改的话,泸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但在历史整体中卢沟桥依然有重要意义,卢沟桥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九一八是日本正式侵华的开始,两者代表的意义不同,在历史上的地位却同样重要。至少:我们就是这样子,一定是别人真的做了什么行动才能醒过来。如果918才是日本侵华的开始,那之前就已经进驻中国国土的日鬼是来军事交流的吗?所以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地位是相同的,九一八事变是日军从东北向全国侵华战争的开始,而七七事变后是全民族抗击侵华战争的开始,所以我个人认为八年抗战还是要提倡的,十四年的抗战应该特别提出是从东北开始的抗战。那么实际上就是在文字上把历史分成段落,有了层次感,应该属于更加细分更为细致。

我们用上帝视角切入,更加客观来看待改书。卢沟桥事变之前牺牲的东北抗联战士有个说法了。 李学忠 第二军政治部主任 1936年8月第二军一部在抚松县东岗大碱场密营与敌人发生战斗,李学忠在战斗中牺牲。 史忠恒 第二军第五师师长 1936年10月史忠恒率部在图佳铁路老松岭战斗中负重伤牺牲。 夏云杰 第六军军长 1936年11月26日率部队在汤原西北活动时,遭伏击,身受重伤,牺牲。 王德泰 第二军军长 1936年11月率军部及第四师一部在今靖宇县小汤河活动时,遭敌袭击,壮烈牺牲。 曹国安 第一军第二师师长 1936年12月21日率部在长白县七道沟附近与伪靖安军激战中壮烈牺牲。 宋铁岩 第一军政治部主任 1937年2月11日第一军第一师建立在本溪县和尚帽子的密营遭日伪军包围,突围中,宋铁岩壮烈牺牲。 陈荣久 第七军军长 1937年3月5日率部在小南河与日伪军激战中英勇牺牲。 周树东 第二军第四师政委 1937年4月24日率部在安图县大沙河附近与安图县伪治安队交战,英勇牺牲。 李福林 第三军哈东游击司令 1937年4月在通河与敌作战中牺牲。 郝贵林 第三军第四师师长 1937年7月率部在勃力青龙山一带活动时,遭到日伪军的攻击,激战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