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幼青死亡日记给女儿 《死亡日记》作者陆幼青辞世

2017-05-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面对死神他笔耕不戳进行人生最后思考 新快报综合消息 以<死亡日记>而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上海癌症患者陆幼青,昨晨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 在上海

面对死神他笔耕不戳进行人生最后思考 新快报综合消息 以《死亡日记》而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上海癌症患者陆幼青,昨晨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 在上海普陀中心医院的病床上,《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还留着墨香。

这是陆幼青在生命最后阶段对人生进行的平静而真实的思考。在这本由其本人命名、并结集而成的书中,陆幼青以其37岁的人生,思考爱情、亲情、生活,抒写直面死亡的感受,希望他的经历能对“苦苦地跟癌症作战的人”有用。

今年8月3日,面对癌症和日益逼近的死神,陆幼青选择用公布日记的方式来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并在上海“榕树下”网站挂出了第一篇“死亡日记”。陆幼青在日记里不讳言癌症带给人的脆弱,“它坚定不移、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地对着你侵削剥蚀,从肉体到精神”。

他思考爱情、亲情、生活,他说“慢慢走,欣赏啊”,他说“这是一次生病与生命的对话,像一场优美的午茶”……正是这样的文字,这样不寻常的思考,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以及媒体的争相报道。

许多上海市民通过报章、电视、网络关心着陆幼青和他的日记的进展。上海、北京还为此展开了有关“生存和死亡”的各种讨论。 今年10月23日,陆幼青以一篇《谢幕》结束了他的“绝境中的歌唱”。

11月11日,结集成书的《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问世。与此同时,社会上的不理解扑面而来,网上不断出现文章说陆幼青“沽名钓誉”;社会上甚至还有人闲言说他是“自残还给人看”,说出版社“没良心赚黑钱”、“拿一个人的生命进行炒作”。

现在,陆幼青走了,把是非褒贬丢在了身后。正如他在今年8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别人看起来很重要的事,对我而言已经毫无意义了。” 相关报道——“最后的礼物” 今年7月31日下午,上海“榕树下”网站的瘦马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华师大出版社的,她有一个朋友是肿瘤患者,医生说他大限已到。

他希望在离开人世前能给家人留点什么,能够想到的最后礼物就是将自己临行前的所有感受写成文章,在一家网站上连载,每天刊登一篇日记,允许读者和网民跟帖、议论。

他想到了“榕树下”。 瘦马接到这个电话后,第二天下午与同事AVA前往上海西郊某公寓去采访这位特殊人物。这位癌症患者就是陆幼青,他当时仍担任着上海市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的副总经理,管理着上海最大和最具前景的区域房地产市场和60名员工。

以下是他的自叙: 我是华师大中文系85届的毕业生。我第一次因癌症开刀是在五年前,知道这件事后要心平如水是不可能的。

当时我们一家三口住在一个非常简陋的房子里,孩子还非常小。我想我不能倒下去,不管这个疾病多么可怕。 1998年7月我第二次开刀。那种病终于复发了。我剩下的日子不会超过两年,这已是最长的了。

经过长考之后,我终于有了如下的决定: A、我将以日记的形式记载这100天(天定,或短或长直至END)的经历和生理、心理的变化; B、以我的行动呼吁这个社会对数百万的肿瘤患者给予更多的关爱,以自我的经历鼓励他们生存的勇气。

C、以一个即将辞世的人的公正和冷静,以及尊严,借此谈一些我悟出的人生之道和讲一些个人的经历。 D、给家人的安慰和给孩子的一份礼物。 事后,瘦马表示:“陆先生给我们网站传真过来的一份信函上提出搞一个类似“死亡直播”的栏目。

我们觉得过于沉重,也非常残酷。我们表示愿意将他的全部日记以连载的方式在网上登出,并联系有关出版社出版。陆先生说他可以一天写三四千字。日记我们看了,写得非常真实,文笔也很棒。

” 8月3日起,这些日记开始在“榕树下”连载,直到10月23日。11月11日,结集成书的《生命的留言———〈死亡日记〉》问世。 (“榕树下”网站供稿) 陆幼青简历 1963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后在上海某局职工大学任教4年。

1992年起下海,在上海宝久广告公司任职至总经理助理。1993年与朋友合作开上海青苹广告公司任总经理。 1994年,被确诊为胃癌并开刀。1997年起任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心副总经理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