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3》话题“蹭娱乐热点”,文化综艺向娱乐流量低头?

2017-10-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年伊始,各大视频网综平台在网综层面上又开始新一轮的排兵布阵,优酷多个头部内容还在筹备当中,文化综艺<圆桌派3><晓说2018><一千零一夜出走季>率先开播,这几个"综N代"的文化IP经过多年打磨,优酷的"泛文化"节目矩阵初具雏形. 作为优酷"泛文化"节目的老大哥--<圆桌派>新一季节目口碑还不错,豆瓣评分9.1分.<圆桌派3>这一季节目的标语是"言值就是生产力",强

新年伊始,各大视频网综平台在网综层面上又开始新一轮的排兵布阵,优酷多个头部内容还在筹备当中,文化综艺《圆桌派3》《晓说2018》《一千零一夜出走季》率先开播,这几个“综N代”的文化IP经过多年打磨,优酷的“泛文化”节目矩阵初具雏形。

作为优酷“泛文化”节目的老大哥——《圆桌派》新一季节目口碑还不错,豆瓣评分9.1分。《圆桌派3》这一季节目的标语是“言值就是生产力”,强调言论价值,放大“聊天”的功能属性,帮助年轻人解决生活职场乃至人生当中遇到的瓶颈。播出两期后,也有网友对于节目话题取材有些许质疑,接下来笔者就网友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

话题取材源自娱乐圈,并非走下“神坛”

稍作盘点,《圆桌派》前两季节目从“谁的青春不迷茫”到“要不要跨出舒适区”,从“你被星座绑架了吗”到“所有的喵都是戏精”,从“女人为何作”到“男色”……不难发现,《圆桌派》与明星娱乐综艺有很大的区分,它涉及到的话题像极了一个生活家,从家长里短聊到出世入世,包罗万象。

但从播出的两期话题来看,《圆桌派3》似乎与往季节目有很大区分。新一季节目所谈论的话题都与娱乐圈的热门事件相关,第一期话题是人设,从“2017年娱乐圈人设崩塌元年”这一事件切入,来讨论“粉丝时代,人设属于谁”这一话题;第二期是基于“李小璐事件”,来讨论“社交时代有没有男女之防”。单从话题选择来看,这一季的圆桌派似乎在“蹭娱乐圈的话题热点”,被部分网友质疑走下“神坛”。

在笔者看来,其实不然。暂且先不讨论娱乐文化是否属于文化链条下的细分品类,先从娱乐圈热搜话题对公众影响来探讨。这些热搜话题往往像一颗泡腾片,蓦地投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娱乐事件面前,公众被微博大号牵着鼻子走,凭借着有限的信息,成为“上蹿下跳”的键盘侠,或愤怒或嘲讽,多样的情绪表达胜过对事实本身的独立思考,更像是无私奉献流量的吃瓜群众。

这样事实的现状正如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所说:“群体能够消灭个人的独立意识、独立的思考能力。事实上,早在他们的独立意识丧失之前,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就已被群体所同化。”

在众多的信息面前,群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就譬如如今“被平反”的潘粤明、凌潇肃,当年公众“齐心协力”大骂他们“渣男”之时,大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而《圆桌派3》尽管是从娱乐事实出发,仅为“破题”之用,点到即可,但将话题延展到了新的维度,最终上升到了大众化的高度,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多维思考的参考价值。比如,第二期话题从“李小璐事件”开始,他们并不是就此事件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当事人进行道德批判和社会影响分析,而是就此讨论的一个普遍话题——社交时代,到底有没有男女之防,聊的是我们每个人恋爱中可能碰到的问题。

正如窦文涛所说,今天我们所有的人生问题,都可以拿明星的名字和故事来聊,就如同聊武侠小说,从金庸的武侠小说来聊是一样的,给了一个聊天的话题,仅此而已。文化类综艺涉足明星文化、娱乐文化,用大众所熟知的人、事、物引入,浅入深出,相互影响。

无关乎艺能感,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别人的疯癫,就是我的笑点。”这是网友总结爱看综艺的原因。网友所提及的“别人的疯癫”,是指节目嘉宾的艺能感带来的综艺效果。而《圆桌派3》并不是靠这种“艺能感”吸引观众,而是以思想观念取胜。这一季照旧是四个人,围坐在一张木桌旁,一壶茶,一炷香,在燃香的时间内完成嘉宾之间的高谈阔论。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圆桌派》系列节目就是靠着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完成了节目的中心诉求。第三季头两期节目的四位嘉宾聊天时各具风格,被网友评论为“插科打诨窦文涛,闷骚毒舌马家辉,爱掉书袋蒋方舟,经验老头马未都”。

他们各自的人生阅历、学科知识背景均不同,面对同一话题总能多维度提供满满干货,给到观众思考新的角度。更难得的是,他们能够形成一个和谐的聊天氛围,比如当马家辉提到“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时,他就能很自然地提供“民间素材”加以论证,让观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的确,正如这一季节目强调“言值就是生产力”,嘉宾言论的含金量决定了节目最终呈现的精彩度,无关乎艺能感,靠着万里挑一有趣的灵魂为节目立意撑起了门面。

作为“国产综艺少数派”,《圆桌派》正成为一股重塑价值观念的新生力量

尽管如今文化综艺如疾风劲草般生长,但在优酷2018年的战略布局中,希望用“泛文化战略”通过互联网的创新表达来为文化内容助力。《圆桌派3》《晓说2018》《一千零一夜出走季》作为“泛文化”布局中的“老口子”来打头阵,已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同时,在市场需求进一步细分的现实情境下,节目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时也意味着阶级的分层从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层面。

就拿《圆桌派3》来说,节目名称中的“π(派)”本身的含义就是由圆生发,无穷无尽,意味着节目内容充满想象的空间,发掘无限未知的可能,畅游文化与跨界的奇妙旅程。观众在这段旅程中,结合嘉宾多元的思想观念去尽可能的填补自身对世界认知层面的空缺,满足精神层面的追求。

比如,谈及异性相处界限,窦文涛认为,如今要维护一夫一妻制的稳定衍生出来的种种道德,各种条件提供的诱惑动摇稳定的力量又很大;马家辉用广东俗语表明观点,“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马未都认为,“男女之界,犹如瓜田李下,最重要是避嫌”;蒋方舟自曝能够接受一、两次出轨,但也表示这种“出轨”是有底线的,不能把底线当指标。

在社会主流道德与当下动摇的道德诱惑力交锋时,嘉宾们的话让如何自处、如何与异性相处的问题变得更加通透明了。

尽管“泛文化”综艺发展势头正盛,但是相对而言仍属于“国产综艺少数派”,大多节目在嘉宾身上立人设凸显艺能感博观众一笑之时,以《圆桌派3》《晓说2018》《一千零一夜出走季》等为首的“泛文化”综艺潜移默化地丰富、并完善着观众的世界观,成为一剂丰富内心的精神食粮。值得强调的是,尽管话题取材于娱乐圈事件,并非走下“神坛”,更不是向娱乐流量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