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张文杰 泸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文杰:抓项目 稳增长 推进泸县更好更快发展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记者 蔡惠兰)12月20日,是泸州市"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年终盘点集中采访报道深入实地采访第二站,对近五年来泸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作深入细致、全面的报道,为此,四川在线记者专访了泸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文杰。
记者:过去五年,泸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和振奋,五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市领先,综合目标绩效考核连续三年走在全市前列,2016年泸县政府工作都有哪些亮点?
张文杰:今年,是泸县上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各种形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务实重干、奋力拼搏,顶住了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主要有以下五个亮点:
一是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16年,全县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亿元,增长9.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亿元,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亿元,增长13.
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亿元,增长1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30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56元,增长11%。全年共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11个,累计完成投资150亿元。上次人代会确立的各项目标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市前列。
二是改革创新形成"泸县经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通过中期评估并在全县推广,成功争取全国农村土地征收、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机构改革稳妥进行,旅游局并入文体新广局,城管局升格为一级局,市场质量监管局、金融服务中心等机构挂牌成立;一系列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出台实施,创成泸州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三是脱贫摘帽任务率先完成。我们大力实施"八大扶贫攻坚行动""18个扶贫专项计划",贫困户易地搬迁完成882户,工作经验省市推广;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增收渠道不断拓展;贫困村公路、网络、文化室、卫生室等设施全面达标,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县贫困人口和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摘帽标准。
四是城乡建设不断优化提升。今年,县城顺利通过国卫复审验收,"四城同创"全面启动,景观绿化、街面亮化全面升级;城乡规划展览馆对外开放;玉蟾温泉国际度假区、城西商务综合体、城西农贸市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环卫基地等设施建成投运;17个贫困村幸福美丽新村项目全面建成;城乡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是民生事业快速发展。今年,全县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完成65公里,村道建设完成48.4公里。城北110KV、云龙35KV输变电工程竣工投运,299个低压台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农网改造完成22个村。一级、二级场镇新(改)建生活污水处理厂6座,新村聚居点建成污水处理设施16处。
记者:泸州市把泸县作为跨越发展第一梯队,要求"能快则快""争先进位",在前不久结束的泸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泸县县委也确立了以深度融入泸州主城区一体化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产城融合、文旅联动、富民强县"战略,建成创新新区、畅达新区、产业新区、宜居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工作目标,那么泸县围绕既定目标和战略,在即将迎来的2017年,将采取什么强有力的措施,来确保全年目标的完成?
张文杰:2017年,泸县政府的工作将紧紧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抓实: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稳定投资增长。抓项目就是稳投资,稳投资必须抓项目,我们将严格落实县级领导组团负责制,挂图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18个,完成投资246亿元以上。同时,加大上争外引力度,围绕全县产业发展,招引一批产业投资项目,紧盯国省政策导向,精心策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全力稳定经济增长。
二是狠抓产业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在工业方面,依托园区发展产业,力争入驻一批项目、建成投运一批项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在农业方面,以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为核心,整合农村各项改革,探索"三权分置""三产融合""三资管理"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打造一个集村级工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集群发展的示范区。
在服务业方面,启动大玉蟾山4A级景区创建工作,大力开发百年龙眼长廊、屈氏庄园、云锦山风景区,引导跨镇、跨区协作开发休闲度假、农耕体验旅游资源。
三是狠抓城乡建设,打造宜居家园。提升县城建设品质,升级改造港城大道,建成龙城大道、酒香大道。加快建设玉蟾温泉国际度假区、城西商务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小城镇。引入社会资本,大力完善城镇设施,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场镇形象,加快国省重点示范镇建设,推进小城镇特色发展。
四是狠抓政府自身建设,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深入实施依法行政、廉洁从政、高效勤政,强化执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形成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