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许宁生院士:培养创新人才国际视野很重要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大副校长许宁生院士多年来一直分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此次接受本报专访,一向远离媒体.甚至当选院士后也不愿露脸的许宁生院士向记者讲述了他对中外

中大副校长许宁生院士多年来一直分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此次接受本报专访,一向远离媒体、甚至当选院士后也不愿露脸的许宁生院士向记者讲述了他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些思考。

为何选择中外合作办学作突破口?

南方日报:广东正在创建高等教育改革试验区,中大率先选择中外办学作为突破口是出于什么因素考虑?

许宁生:近年来,中大与海外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世界很多一流大学对中大办学实力的认同度越来越高,这给我们中外合作办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珠三角纲要》提出要“努力建成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中大意识到,要达到这个目标,中外合作是必经之路。当时拍板决定时,我们明白这条路肯定很艰辛很难走,但不管有多艰难,咬牙也要上。

创造条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南方日报:中大的中外合作项目都是精英教育,意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许宁生:是的,在过去,中外合作办学被视为可有可无之物。但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大学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不能没有国际视野,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很重要。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就是要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让学生拔尖。这就好比我们带着学生去登山,把学生往上推一点,学生就看得广一些,看得远一些。另外,学生在往上爬的过程中突破创新的胆量会更大,意志也会得到锤炼。因此,我们培养拔尖人才需要让学生具有国际视野,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海外优质教育资源,还有把他们送出去。

南方日报:中外合作办学和学生交换项目往往费用不低,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有何安排?

许宁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集中很多优质教学资源,有些项目往往需要交高额学费,让不少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优秀学生望而却步。学校一方面通过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直接在中大办学,降低学生负担,如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就是例子,一方面学校考虑采取措施,希望每年将一定的名额留给学业优秀的贫困生,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学费、路费等方面的资助。学校努力给每位学生创造获得越来越好的优质教育的机会。

强化自身特色

南方日报:中大希望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强化什么特色?

许宁生:学校认为,中外合作办学首先要办出特色,与其他学校的要能够容易分辨出来。学校强调不能牺牲质量追求数量,否则我们将失去自身的竞争力。

中大中外合作办学追求合作学科的多元发展,除了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产生联系的应用性学科,还要覆盖基础性学科。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扩大参加海外交流项目学生的规模。中大现在每年招生规模在8000人左右,我们希望在2013年前,能够送10%的学生到海外参加能够获得学分、一个学期以上的修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