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工方向明 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方向明:下大决心发展民用产业
前不久,在春意盎然的改革发展前沿城市深圳,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召开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民用产业工作会,明确提出把民用产业的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并最终形成军民协调发展的格局。作为主管集团公司民用产业发展的领导,副总经理方向明谈及了对民用产业未来发展的看法。
记者:尽管近几年集团公司型号任务量增长很快,形势喜人,但集团公司领导却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民用产业的重要性、迫切性,您也提出过“军品是以不变应万变,民品是以万变应不变”的指导思想,发展民用产业的深层次意义何在? 方向明:近几年,虽然集团公司型号任务量增长很快,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是我们很难控制的,所以我们是怀着强烈的危机感来看待未来发展的。
把民用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与集团公司“十一五”总体发展目标融合在一起的,事关集团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任何“重军轻民”的思想都是错误的,是不可要的。民用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只有介入这个主战场,才能保证集团公司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
现在,民用产业已成为集团公司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更是集团公司地位的象征,是集团公司协调发展的基础。 孟子说过:“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 基不如待时。
”我们必须抓住现在的发展机遇,增强自身的实力,才能应对未来的发展需要。为此,我们提出把民用产业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与此同时,还要认清军、民品的不同。军品形象比喻是以不变应万变,但搞民品则不同,虽然顾客对某产品的基本功能需求变化不大,但却需要丰富多彩的产品来供选择,我把它形象比喻为以万变应不变。
记者:集团公司在“十一五”民用产业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末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比“十五”末要翻一番,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方向明:400亿元目标是在集团公司经过一年多的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间,集团公司还专门聘请了业内外有关专家,认真分析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与各单位多次、深入的沟通,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立的。
要达到400亿元的目标,不仅要把现有的产业做精做强做大,还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具有超常的、超前的发展谋略,如通过资本运作等途径使企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十五”期间,集团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运作,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仍会通过资本运作增强自身实力。同时,资本运作不能抛开集团公司熟悉的行业,还要围绕已具有行业优势的、有发展的领域,如信息、特种车及零部件、环保、工程承包等行业,重点进行拓展。
记者:“十五”期间,集团公司通过调整脱困,在企业体制转换上迈出了一大步,企业的转制率达到58%,平稳实现了由“止血”向“造血”的转变,“十一五”期间如何进一步深化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 方向明:深化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是“十一五”期间民用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集团公司将实行股份制改造,解决目前权责不清的问题,通过外“引”内“联”等手段,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集团公司将用2年~3年的时间,使企业主业在保证控股或相对控股的前提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资本的社会化,完成以公司制为特征的股份制改造;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董事、监事不到位,到位不尽职的现象,使其各司其职,保证公司的正常规范运营,建立健全新的机制,构建上下协同、富有执行力的民用产业管理体系。
集团公司还将对各民用产业集团进行实体化改造,减少管理层次,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参与市场竞争。
同时,还要通过整合、并购、重组、转让、资产置换、内部划转等方式,提高民用产业规模,达到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
记者:发展民用产业离不开人才,但由于军、民产业在利益上的反差,集团公司内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从事民用产业的工作。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民用产业?航天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激励? 方向明:民用产业的用人机制要有别于军用产业,应以社会化配置及市场导向为选择,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理论素养好、管理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营销队伍、研发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其待遇要逐步与市场接轨。
俗话说,没有最差的企业,只有最差的经理。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首先要有事业心,钟爱自己从事的事业。其次,要有适度超前的眼光,具备长远发展的谋略。第三,要对企业所属的行业、国内外市场及市场运作有深刻的理解、认识以及相关的经验积累。
第四,具备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善于凝聚人心的能力,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第五,在逆境中不退缩,能够扭转大局,使员工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将对从事民用产业的股份公司的管理者逐步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其待遇逐步与市场接轨;还要建立业绩考核奖惩体系和信誉等级评价制度,为董事会对经营层的奖惩等提供依据。集团公司相关激励机制还在不断完善,以期更大地激发管理者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