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鹅口疮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能否自愈
鹅口疮又名“白口糊”或”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以婴幼儿最多见,好发部位有颊、舌、软腭及口唇部,损害区黏膜充血、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样、针尖大小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班片,并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
鹅口疮主要发生于长期腹泻、营养不良、长期或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婴幼儿,也可经消毒不严被污染的食具如奶瓶、奶头感染而得病。鹅口疮表现为口腔粘膜附着一片片白色乳凝状物,可见于颊粘膜、舌面及上腭等处。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炎,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白色念珠菌在健康人皮肤上、肠道、阴道寄生。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菌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宝宝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
如果不及时治疗,酵母菌还可能波及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弥漫性酵母菌感染十分罕见。宝宝长到嗓子的时候就会发烧、影响吃奶、有疼痛感,一般是病毒感染。新手爸爸妈妈如果不懂不能乱用药及时就医。
1.口腔黏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黏膜上。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黏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3.在感染轻微时,白斑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在进食时有痛苦表情。
4.受损的黏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严重者可蔓延至食管、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小儿得了鹅口疮要及时治疗.一,局部用药口腔内的局部用药是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先用弱碱性溶液,如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然后用盐水棉球洗干净,最后涂上1%龙胆紫,每天2次,一般2~4天就可治愈。
局部也可用制霉菌素,先将制霉菌素50万单位(片)碾成细末,平均分成4份,每次用1份,直接撒入患儿的口腔内,不喂水,让宝宝自己用舌头搅拌,使药物与口腔黏膜充分地接触.一般每天2次,几天后鹅口疮就会荡然无存.二,全身用药鹅口疮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霉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
反复发作是鹅口疮的特点,一般要使用药3-4天口腔的白斑基本就能消失,但还要继续使用3天左右,同时衣物也要清晰后暴晒,接下来的3个月,每个月要使用5天左右的要,4个月后可以保证不会复发。
鼓励宝宝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蛋羹、麦片、面片等;宝宝因为疼痛不愿吃东西、不肯吸吮,这时应耐心用小匙慢慢喂奶,以保证营养;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
鹅口疮是因为婴幼儿抵抗力差,易通过食具、奶头等途径受霉菌感染。鹅口疮多发生在口腔内舌、颊和软腭处。初起时常在舌面上出现白色斑膜,继而蔓延到牙龈和颊外。发病处有斑片白膜,周围粘膜充血。发病时口腔有灼热刺疼和干燥感。 症状严重时斑膜可波及咽喉、气管或肠道粘膜,有时可引起发热、呼吸困难或腹泻。
1乳母讲究卫生,喂奶前用温开水洗乳头,必要时喂奶前后用2%的苏打水涂抹乳头。
2婴儿食具奶瓶必须要清洁卫生,定期煮沸消毒或热开水浸泡。
3做好婴幼儿和体弱久病者的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或2%苏打水清洗口腔,使霉菌不易生长和繁殖。
4发病后,可用消毒棉签沾2%苏打水清洗患处后再涂2%龙胆紫,每日3次-5次。轻症者2次-3次即愈。同时给患儿口服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
5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服制霉素或外涂制霉菌素液。
鹅口疮不能吃发物和刺激性的食物。鹅口疮不能吃发物和刺激性的食物,鹅口疮, 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瓣膜的疾病. 不疼,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
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于每次喂奶前后清洁口腔,或局部涂制霉菌素片,每日2—3次.预防应注意卫生,加强营养,适当增加维生素B2和C。母亲在每次喂奶前,应先洗手,并清洗乳头,然后哺喂。患鹅口疮的孩子尤应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这些均有助于预防鹅口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