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杨微 杨倩是谁个人资料?杨倩的贡献研究成果是什么?
杨倩给青年人的寄语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谁在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都是用不懈努力换来的。
科技日报在1个月前一篇关于杨倩教授的报道中这样写到:
"她温文尔雅,娴静如水,在男性占主导的神经生物学领域,犹如一朵洁白的玉兰,剔透玲珑却又坚韧不渝。纤弱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执着求索的心,如水的眼眸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求。"
因此,早在赴美留学时期,她就看准了老龄化社会中最受关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老年痴呆等,作为自己的研究目标。到2009年时,她已经成功在世界上首次从自噬(CMA)角度阐述了帕金森病的致病蛋白α-synuclein诱发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的机理,建立了CMA自噬-α-synuclein-MEF2D调节通路,为帕金森发病提供全新的理论基础。
据悉,该研究成果还被誉为2009年帕金森研究的两个重要发现之一,发表于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并予以重点点评!
4年前,她为优秀海归科研人才被第四军医大学引进,成为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之一。如今,经过多年的努力,她不仅已经在Science、Molecular Cell、Autophagy等国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SCI他引470余次,累计影响因子176,而且其中一篇涉及在Drosha-miRNA的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的论文,更是获得了国际顶级权威期刊Molecular Cell的祝贺,因为那篇文章在短时间内就创造了一个新的阅读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