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季羡林生平资料背景及遗产纠纷起底
近日季羡林之子季承因与北大关于季羡林老先生生前的文学作品归属问题没有达成一致而走上司法程序,顿时引起社会的关注,而国学大师季羡林的资料也再一次的被人们所搜索,那么季羡林老先生的生平资料、家庭婚姻状况如何呢?下面来看详细内容。
中 文 名:季羡林
别名:希逋、齐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 生 地:山东省聊城市
出生日期:1911年8月6日(辛亥年)
逝世日期:2009年7月11日(己丑年)
职业: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语言学家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代表作品:《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牛棚杂忆》等
1929年,季羡林与彭德华结为夫妻。彭德华她自幼丧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发过脾气。上对公婆,她真正尽了孝道。下对子女,她真正做到了慈母。中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
季羡林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1929年,季羡林在经济濒于破产时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他离开的十一年当中,季羡林的婶母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季羡林他婶母出身中医世家,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老姑娘”。年近四十才嫁给季羡林的叔父做续弦。
据悉季羡林老先生的老家清平有早婚的习俗,1929年,季羡林18岁,受叔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季羡林结了婚。季羡林老先生与妻子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婚后生活还是很幸福,并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名季承,女儿名季婉如。在季羡林眼中彭德华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季羡林曾经这样描绘过他家的幸福生活:“有时候家人朋友团聚。烹饪都由婶母和德华主厨。饭菜上桌,众人狼吞虎咽,她们俩却往往是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吃,脸上流露出极为怡悦的表情。”
季承,季羡林之子,1935年生,毕业之后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高级工程师,曾任李政道先生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与李政道有着长达三十年的紧密合作。现在位于中关村的李政道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兼职,2009年12月10日出版《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一书。2010年5月中旬、出版了《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
季婉如,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女,55岁退休,59岁得癌症不幸去世。季婉如1933年出生,后毕业天津大学,成为核工业部的高级工程师,已病故。 季婉如有一子,名叫何巍。
著名学者、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11号上午9点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10年4月5日,清明,季羡林的骨灰在他的家乡—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官庄村安葬。至此,季羡林先生实现了生前遗愿—回到“母亲身边”。季羡林先生生前遗愿将骨灰分为三部分安放:一部分在北京;还有一部分骨灰安放在河北,因为季老生前跟好友约好要安葬在一起,“谈一谈生前不能谈的问题”;而另外一部分,则由季承和家人一同带回老家山东临清,与季老的父母以及妻子合葬在一起。
著名学者、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于2009年7月19日上午9点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东礼堂举行。据悉9点开始之后人们佩戴好白花,缓步走到了告别仪式向季羡林先生的遗体三鞠躬。一位北京的女士一大早就从郊区定了一大盆荷花,里面有60支绽放的荷花,她说这60支荷花代表季老圆满的一生,莲蓬则代表季老播下的知识种子,那些含苞待放的荷花代表季老一生当中培养的遍布天下的学生。来到现场的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先生,他是季老的学生,回忆起往事他老泪纵横,称季老前不久还给他们出的书作序题词,但是没想到先生走得这么快。北京市志愿者协会也有人前来吊唁,季羡林先生是他们的名誉会长。他们说季羡林先生告诉他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志愿者精神他们需要好好挖掘。
2009年,季羡林去世后,其财产归属纷争风波乍起。季羡林独子季承曾表示,季老身后财产都是季家的。季羡林的秘书李玉洁及王如都认为,季老生前立遗嘱表示,他的财产都全部捐给北大。
据季承介绍,季老的遗产只有两个继承人,如何处置这些遗产,将在他和另一继承人商议后做最后决定。季承声称,除这些书籍外,北京大学还保管着季老的一些书籍,他已经多次向北大索要,目前仍在交涉中。如果顺利要回遗产,季承打算成立一个基金会,并准备把部分遗物捐献、借用给季羡林纪念馆。
2009年12月16日,季羡林在北京大学朗润园的故居遭到盗窃,室内物品被洗劫一空。当晚,季羡林之子季承向警方报案。同年12月20日,北京警方将嫌疑人王如和方咸如抓获,被盗物品全部返还。
王如不承认是盗窃,她说,季老基金会成立的宗旨,就是纵有家财万贯,也不留给家人,而是回报社会。王如说,她之所以在2009年12月15日20时破窗而入,是因为季老也破过窗。“季老是个与众不同的大师,他的许多行为是常人难以揣测的”。王如还说,北京大学的木工都知道,季老家每个月都要换次门窗。而对于搬走季老书籍一事,王如辩解说,当时只是进去搬自己的东西,但发现满屋狼藉,季老上亿元的资产不翼而飞,于是,她怀疑是季老的儿子季承拿走了遗产。
“为了遵从季老遗愿,保护季老的遗产,我让方咸如和一名校工花两天时间,把书籍等物从季老的故居搬到了其他地方。”王如情绪激动地说:“我没想到季承会报案,因为我认为季承偷了季老上亿元的东西,我才转移了两百万的东西,他报案的话不是把自己先暴露了吗?”
王如的辩护律师表示,王如的行为属于擅自转移暂存在季羡林住所的北大财产的行为,而非盗窃犯罪,应按民事法律关系处理,不应按刑事法律关系追究王如的刑事责任。历时3年多的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故居盗窃案有了结果。该案被告、曾是季羡林秘书李玉洁的干女儿王如,经法院审理认定无罪,已获释。法院认为,王如确是为了“抢救”季羡林故居财产而为,并不符合盗窃罪的条件。
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贺剑城称自己“为老搭档的逝世感到悲痛”,贺剑城道:“季先生对待学术、工作非常严谨,对自己和别人要求都非常严格。他精力过人,每天到单位非常早,有时竟然会提前三个小时到。”贺老称,季先生一生对待学问十分刻苦,提及他在德国同时学三门语言的情况,笑称“简直是自我折磨”。(贺剑城评)
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他称:“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温家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