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招华采访 央视《焦点访谈》:大毒枭刘招华落网前后
3月5日凌晨,警方经过精心部署在福建省福安市一举抓获公安部A级通缉犯——大毒枭刘招华。这一天,正是公安部在全国公开悬赏通缉刘招华的第100天,这一天,也是他40岁的生日。《焦点访谈》的记者法展和应坚闻讯后再次前往当地,采集到有关这个头号大毒枭落网前后的一些幕后新闻。
头号毒枭 三次逃脱 刘招华是中国缉毒史上制造贩卖冰毒的头号毒枭。1999年广东警方破获“7·28特大贩毒案”,曾缴获了由他一手制造的12.36吨冰毒,相当于当年全世界缴获冰毒数量的总和。这批毒品如果卖到美国,价值高达55亿美金。而且刘招华采用的是自己研制出的合成配方,他独创的这一工艺十分先进,还可用于大量生产。
实际上从1997年起,福建省警方便开始通缉刘招华。但此人行踪诡秘,曾先后三次逃脱公安机关的追捕。 去年11月24日,公安部公开悬赏38万元通缉包括刘招华在内的5名大毒枭。为此,记者法展和应坚在通缉令发布之前前往福建、广东、云南3个省份进行采访,并在11月24日的《焦点访谈》节目中对此进行了报道。
自配秘方 批量生产
通过那一次的调查采访,法展对刘招华的方方面面有了初步了解。出生于1965年的刘招华,1983年至1989年曾在武警某边防支队服役,之后在福安市人民法院任法警,1994年辞去公职。为了尽快发财,刘招华便想到了制贩冰毒。
冰毒又叫甲基苯丙胺,对人体伤害很大。长期以来制造冰毒的原料主要是麻黄素,而麻黄素的生产和销售国家有着严格的控制,刘招华于是想到了用普通化学原料合成的方法。 为此,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他在试制生产之前,研读了大量的有关书籍,还特意到一所高校去请教。不久他就研制成功了一套用普通化学原料大批量生产冰毒的工艺流程,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独一无二。
1996年5月底,在福安赛岐镇的塞江岸边,刘招华的第一家生产冰毒的工厂开工了,和很多地下黑工厂不同,刘招华的工厂各种合法手续几乎一应俱全。产品则对外宣称是化学合成品“洋葱晶”,用于出口创汇。工厂看上去极为正规,污水处理系统等配套设施也很完善。
狡兔三窟 继续制毒
在这家工厂里,首批15千克的冰毒很快就生产出来了。然而刘招华的手下的马仔刚刚贩卖毒品时,就遇到了公安机关的便衣。经过审讯,警方顺藤摸瓜,来到了赛岐镇,然而,刘招华的工厂已经是人去楼空。
1997年2月,福州市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生产制造贩卖毒品罪批捕刘招华。但刘招华却从此销声匿迹。直到1999年,在广州查获的一起毒品贩卖案中,公安机关才发现刘招华不仅没有出逃,而且还在制造冰毒。
当时,广东省公安厅缉毒警察在侦办另一起案件时发现了一处可疑的仓库。打开后发现里面堆满了藏有冰毒的箱子,缉毒警察差不多搬了一天才搬了出来,摆了满满一个篮球场,毒品数量竟有12吨之多。后经调查,这些都是刘招华生产的,原来,刘招华在被通缉的情况下,跑到了广东普宁,找到了当地的毒贩陈丙希。
由刘招华出制造冰毒的技术,陈丙希出资金开办了第二家制造冰毒的工厂。 但因为这家工厂污染严重,排出的废水毒死了鱼塘里的鱼,引起村里人的很大不满,刘招华害怕事情闹大,狡兔三窟的他又化名来到宁夏,继续以开办化工厂的名义生产冰毒,第一年就生产了14吨,其中12吨运到广州,结果被警方查获,而据统计这个数量是1999年全世界其他国家缴获冰毒的总和。
虽然无论是宁夏制造冰毒的工厂,还是后来搬运到上海和福建制造冰毒的设备和原材料,都先后被警方查获,然而刘招华却又一次逃脱了。当警方掌握了刘招华已经入住了广州一家酒店的确切线索后前往拘捕时,恰巧被没有坐电梯而是走防火通道的刘招华看见。当他从防火通道门出来到楼口的时候,看到公安人员正在搜查,然后他马上调头就走。这次逃脱看似有些偶然,但在法展看来,这也与他一贯狡猾的特征有关。
这以后的刘招华又在很长时间在警方的视线中消失了。但他既没有像人们想像得那样逃到了境外,也没有被同道人怕他会危及自己的安全而追杀。而是又换了个名字来到了广西桂林,投资兴建了一处林场,用于红豆杉种植和深加工。在当地,他的身份依然还是一位投资商。但直到此时,他仍然在研究合成冰毒的新工艺,还在期待东山再起。
非人非鬼 四处潜逃
然而,庄严的法律不会再给这个大毒枭这样的机会了。公安部公开悬赏38万元通缉包括刘招华在内的5名大毒枭,向社会公布了这5名逃犯的涉案事实和体貌特征,并公布了举报电话,这也是公安部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悬赏通缉毒品犯罪分子。
节目中,公安部禁毒局副局长陈存仪表示,这次通缉重大毒品犯罪分子,奖励的资金总共38万元。其中刘招华抓获以后,奖励20万元;罗有文、马顺苏、邱何水这三个人,抓获以后各奖励5万元;刘少通抓获以后奖励3万元。这表明,我们同毒品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坚定信心。这些毒品犯罪分子不管他逃到何处,不管他潜藏多少时间,我们千方百计一定要把他抓捕归案,一定要让他受到法律的制裁。
电视上播出这一期《焦点访谈》时,刘招华正在桂林的一家酒店里,看到自己被通缉,刘招华本能地想到了出逃,但他又无法不担心警方已经张开的天罗地网。他甚至没敢回家,利用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买了些方便面、饼干、火腿肠之类的干粮,匆匆跑到了附近的一个山洞里躲了起来。一个月后,他才结束了非人非鬼的这段生活,逃到了广州,到了那里,他的身上只剩下不到100元钱。
他不得不冒着被人认出来的危险,上街把价值18万元的劳力士手表以2万元卖掉了。
依靠卖表得到的2万元钱,刘招华在春节期间决定躲回他的老家福安,作为他的藏身之处。在他看来,最危险的地方就有可能是最安全的地方。据法展介绍,走进他租住的房子,要经过一个又长又黑的胡同。而且这间房子一旦有警方接近,他可以有3个逃出的出口。
精密部署 一举抓获
刘招华没有料到的是,福建警方并没有像他想像的那样,认定他不敢潜回老家,根据多年追捕他的经验,一张大网早就在这里张开了。看到随处可见的通缉令,刘招华根本不敢走出出租屋一步。已经山穷水尽的刘招华不得不让同时被通缉的妻子刘小清到宁德霞浦的一家酒店打工,来筹集继续出逃的费用,然而,刘小清的出现立刻落入了警方的视线。
警方根据刘小清的活动情况,很快就锁定了刘招华的藏身之处。3月5日凌晨4点,一举抓获了刘招华。这一天,正是公安部在全国公开悬赏通缉刘招华的第100天,同时也是他40岁的生日。
狡猾善变 多面人生
通过这一次的采访,法展对刘招华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他看来刘招华的聪明和狡猾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体现在他掌握的那套冰毒生产工艺上,还体现在他的一些其他事例上。比如,他当年为了离开边防部队,就利用自己司务长的职务之便,伪造了自己贪污100元钱的“罪证”,这样既可以离开部队,又不会因为贪污数额太大给自己带来太多负面影响。
还有就是无论在哪里,刘招华都有很强大的关系网络,在外人看来,刘招华不事张扬又很讲义气,使得他在哪里都能结交上一些朋友。
他有几个化名,但他在各地的身份证、户口本、驾驶照等证件都是正规办理的。此外,刘招华的迷信也给法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抓获刘招华的现场,既有《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也有《财神传》这样的书籍。算命的说他命中缺木,他的化名就是刘森、刘木清之类的,即使在桂林没有制造冰毒,他也执意要开发林场,种植红豆杉。
然而,他做的这一切都不会因为他的罪行而给他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在采访时,法展还看到了一张由刘招华手绘的工艺流程简图,显然,刘招华并没有想由于被通缉而就此住手,依然在觊觎着机会。然而,他可能并不知道,就在他落网之前,被悬赏通缉的另一名大毒枭马顺苏也已经被缉拿归案。
在警方的强大攻势下,任何犯罪份子的侥幸心理都会土崩瓦解,早日自首才是他们唯一出路。本文采访线索由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提供 《中国电视报》记者 陈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