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衣显产业集聚区 徐衣显出席全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工作座谈会
徐衣显出席全市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工作座谈会 太康县马头镇土地管理所长候明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
贯彻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对接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战略 昨日下午,我市召开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听取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情况汇报,研究下一步工作措施。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高标意识,持续加压推动,推动产业集聚区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持续提升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早日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更出彩提供坚强保障。
市领导杨青玖、乔学达、牛炎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陈湘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徐衣显认真听取了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和商务中心区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同志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互动交流。
就进一步做好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工作,徐衣显在讲话中强调,一要持续深化认识。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破解新常态下的发展难题、打造新常态下的竞争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级各部门要持续深化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战略举措,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培育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作为考验干部党性与能力、检验工作作风与实效的重要标尺,强化高标意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认真审视,进一步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凝聚合力,推动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带动动力转换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要明确发展定位。 贯彻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对接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战略,进一步明晰各类载体内涵和功能定位,做大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推进产城一体,着力构建功能互补、各有侧重的科学发展载体体系,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布局、城乡统筹等问题。
三要大力开放招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产业转移面临诸多挑战。
要始终把开放招商作为焦作发展的生命线,把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建设与重大招商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办好第十一届豫商大会作为今年招商工作的主线和重要平台,与“双创”工作相结合,综合运用节会招商、以商招商、集群招商、驻地招商、定向招商等形式,抓好跟踪落实,务求招商实效,确保新引进一批重大项目。
四要促进产城融合。深度把握产业演进和城镇化发展规律,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延伸,加快生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尽快补齐短板,促进城市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发展有效对接,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五要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走好产、学、研、用相结合路子。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主导产业结合,加快建设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产业集聚区区镇管理套合,建立协调联动的部门沟通合作机制,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活力。 六要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融资保障,建立常态化的银企对接机制,加强政府担保平台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资本市场运作水平,扩大PPP模式应用,有效破解发展资金瓶颈问题。
强化用地保障,以“五规合一”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加大土地挖潜力度,全面开展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切实解决项目落地难问题。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大力开展职教攻坚和农民技能素质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组织各类用工对接活动,研究制定人才柔性引进等政策,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
强化可持续发展保障,严格产业和环保准入门槛,强力实施环保十大专项治理,加快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七要优化发展环境。优化审批服务,坚持“简”字当头、“优”字为重,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审批限时制,完善网上申报、并联审批、全程代理等机制,探索开展模拟审批等方式,进一步精简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优化企业服务,牢固树立“企业是政府的上帝、政府是企业之家”的理念,落实精准服务要求,认真开展上门服务、分类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类矛盾难题。
优化发展环境,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干扰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秩序的违法行为,为产业集聚区等科学发展载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